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十三大政治报告把改革我国干部人事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指出:“活力、效率、积极性的提高,离不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这是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干部人事制度及干部队伍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教训,通过近几年来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在研究和借鉴了国外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成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进一步提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是改革和完善干部制度的一项重要实践目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与民主性、公正性、科学性等价值准则直接相关,但是现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设计上和实际操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悖于民主性、公正性、科学性的问题,由此,提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需要在制度改革中着力提高民主性、公正性、科学性程度。  相似文献   

3.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党政干部的选任和监督工作的改革,既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又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中央最近提出要从整体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并出台了一批相关性的文件,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从寿宁县近几年的改革实践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确实是一个整体联动,相互协调的过程.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基层(县、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应时代发展要求继续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并使之逐步深化:从分类问题切入,明确提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目标;采取重大举措,创新干部人事制度;全面规划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综合配套,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在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后,其未来走向逐步明晰: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开发相结合;贯彻《纲要》和条例精神,建设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方面作过许多论述,涉及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基本任务、原则和方法。对他的这些思想和实践加以认真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学习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祖言 《今日浙江》2012,(16):46-46
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改进与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等18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任务,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呈现出四个发展趋势,即从面上推进向“核心部位突破”转变、从扩大民主向民主的科学化转变、从方法创新向制度机制创新转变、从基层实践推动向上下联动转变。推进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把握“6个更加注重”。  相似文献   

7.
董妍  杨凡 《求索》2015,(3):9-13
公共部门治理改革和创新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社会公共治理过程中政策工具选择与运用所体现出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制度理性三维向度,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理解公共治理的改革思路、践行改革举措、创新治理模式的关键。当代公共治理的形成及其模式的嬗变是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制度理性之间对立、竞争、互动和融合的结果。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治理的主要实践者,其理性的治理改革举措将成为建构中国现代化治理模式的关键。因此,对社会公共治理的价值根源进行探究,分析中国社会公共治理变革的逻辑与理性认知,最后提出现代中国社会公共治理变革理性的调适与契合机制,以期达到公共治理理念和实践的有机糅合,从而寻求和设计更加精细化的治理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和核心,能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运行机制,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实现。通过深入学习“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当我们有感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时,深知它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在干部任用  相似文献   

9.
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克服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缺陷的需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搞好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是防止腐败、实现廉政和高效的重大措施。对海南来说,也是建设大特区的需要。总之,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势在必行。要搞好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需要研究的问题不少,本文就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目标及其如何实现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明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搞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只有明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目标,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没有目标也…  相似文献   

10.
吕伯军 《今日浙江》2008,(15):38-39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措施,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实践创新到制度创新、从重点突破到整体推进的过程,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站在新的起点上,需要以历史进步和改革创新的眼光来审视、规划,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虽是一个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概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本文通过对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四个方面"断裂问题"的思考,从该"二重性"中归纳出现代性的"同一性"即时代精神、理性精神、主体精神、发展精神,并尝试性地揭示现代性该四个主题精神的最初意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下发生的"演变",从而关注现代性的"同一性"与加深对现代性"二重性"的理解和认识,给予现代性本质的一种澄明。  相似文献   

12.
13.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安会”(及所属“国安局”)在台湾的政治体系里有着特殊的角色与功能。两蒋时期 ,“国安会”是“动员戡乱体制”的产物 ,而“国安局”的特务情治系统是其专制统治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 ,李登辉操控“修宪” ,保留并将其纳入“宪政体制”中去 ,首次“政党轮替”后 ,陈水扁有将“国安会”扩张为“政务会议”的意图。而由李登辉至陈水扁 ,都在建构“总统制”的“总统”权力 ,对“国安会”及“国安局”的操作是其中的一方面 ,但是由于“宪政体制”的不明晰和政局今后可能的变化 ,至今这仍不能称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田麦久1940年出生于山东青岛市.1964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1982年获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体育科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体育博士.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动训练学会主任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受聘于清华大学等21所大学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6.
从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看,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具有必然性。我国高等教育原有的“层级构造模型”课程体系形成于20世纪中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虽然经历了8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素质教育”取向的课程改革,但仍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架。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真正从专业教育模式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就必须重新改造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全新的“板块构造模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存在一种从道义上否定核武器的观点。不少学者认为核武器违背战争与伦理本质,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是绝对的恶。这种观点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实践上是有害的。核武器的善恶是人们对研制、使用核武器目的、效果的道德判断,当它被用于善的目的并取得善的效果时,它就是善的。我国研制、发展核武器是善,因为它体现了我国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入影响与渗透,社区正日益成为每一位市民生活的重要空间,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同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联。在许多居民生活小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样的标语牌随处可见,反映出人们已开始意识到社区居民同社区之间的双向依存关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游离于社区建设之外,缺乏对社区的亲近感与责任感;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存在某种偏见,激发不起工作热情;而有些确实愿意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居民,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上述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