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试论杀人案件中的捆绑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杀人案件中,捆绑是案犯实施的一种常见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是现场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说用什么物品捆绑,什么时间捆绑,怎么捆绑等),而且也是现场分析(比如作案人数、作案动机和案犯刻画等)极为重要的信息和依据来源。捆绑行为作为一种外显性很强的行为迹象,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人员理应充分利用,但这方面国内外除了零星的报道外,似乎关注不多。  相似文献   

2.
杀人案件中,威逼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常见行为,这种行为是现场重建(威逼工具,威逼方式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场分析(作案人数,作案动机和案犯刻画等)极为重要的来源依据。威逼行为有些在人体上形成了明显创伤,比较容易发现但也易误判为普通损伤,有些因痕迹较轻微甚至人体上不留痕迹仅表现在衣着等人体附着物上而难以发现,  相似文献   

3.
闵建雄 《刑事技术》2015,(3):193-195
本篇作为系列文章即被害人学在命案现场分析中的应用的第二部分,从职业、年龄和性别三个方面分析被害人个体身份与命案现场分析的关系。文章结合案例,指出出租车司机和妓女是被害风险性较大的职业,而且与作案动机判断具有良好的关系。少儿包括婴幼儿与老年人是易遭侵害的年龄人群,而性别虽难与杀人动机和案犯身份找到确定关系,但若是变性人且涉及性活动时,有助于作案动机和案犯刻画。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国内12岁以下男童单独被杀案发案特点,为此类案件的现场勘验分析与侦查提供参考。从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收集相关案例173例,选择被害人年龄、被害地点、案犯人数、案犯年龄、案犯性别、案犯职业、双方关系、犯罪动机、杀人手段、控制行为、处置行为等为观察指标,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被害人平均年龄5.8岁,室内现场占70%,一人作案占97%,案犯平均年龄32岁(其中,18~37岁约占62%,未成年人参与作案约占10%),女性作案约占36%,务农和无业人员作案各占36%和26%,熟人作案约占93%;谋人约占64%,机械性窒息约占40%;作案后未对尸体采取特殊处置行为约占75%。通过对上述案例分析后发现,12岁以下男童单独被杀案具有以下特点:案件主要发生在室内,案犯一人居多、男性为主、青年居多、职业以务农和无业为常见,女性作案比例较高,案犯与被害人双方关系以熟人居多。作案动机以谋人为主,杀人手段以机械性窒息、锐器刺切、钝器打击为主,仅少数案犯作案后对尸体采取特殊处置,0~1岁男童单独被杀基本上是直系亲属作案。  相似文献   

5.
在强奸案件中,根据受害者的客观描述,准确刻画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是缩小侦查范围,快速侦破案件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认为准确刻画犯罪嫌疑人的形象,要做好以下三点。1了解案情、勘察现场、熟悉案件的各种因素,掌握案犯的有关情况了解案情、勘察现场、熟悉案件的各种因素是做好模拟画像的基础。了解案情有助于画像技术员准备画像的前期工作。如初步估计案犯的形象,有针对性地准备人像照片,提高画像的效率;勘察现场有利于了解现场的方位、空间、光线,判断受害者描述的客观性;熟悉案件的各种因素可以掌握案犯选择的侵害对象、作…  相似文献   

6.
闵建雄 《刑事技术》2015,(2):105-107
被害人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狭义的被害人学是犯罪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被害人与犯罪、被害人与案犯的互相关系。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被害人的法律地位、被害人的赔偿、被害人预防等主题,即使研究被害人与犯罪的关系,也是以深入认识犯罪为目的。在利用被害人信息为命案现场分析提供帮助以打击犯罪方面,国内外学术界关注不多,研究文献较少,比较系统地研究更少。作者根据犯罪过程中被害人与案犯互动的基本原理,结合国内命案现场分析的实践体验,试图将被害人学作为命案现场分析的重要手段。文章作者将陆续分六部分,在概述被害人学研究的基础上,借助24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旨在比较系统地构建并探讨被害人的个体身份、生活背景、人体损伤、行为反应、生活状态五个方面与命案现场分析的关系,特别是涉及作案动机和案犯刻画方面的关联价值。文章的目的是期望被害人研究能得到同行们的关注,以便进一步提高命案现场分析的准确性,为侦查破案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医在命案侦破中的作用是为侦查提供线索,为诉讼提供证据。命案侦破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法医对命案现场的勘验和分析,主要包括对血迹的发现和提取.遗留物和附着物等生物检材的搜寻和提取,尸体以及尸体周围相关物品的勘验分析等。这些技术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法医病理学概念,即主要解决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性质以及致伤工具等关于受害人的问题,而要通过现场勘验来刻画案犯。即关于案犯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侦查员或现场勘验人员在进行现场分析时,可充分利用勘验过程中发现的人的活动痕迹,同时结合人体损伤特征,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还原,达到现场重建的目的。本文介绍了一起出租屋内的死亡案件,现场勘验人员利用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情况,成功地对现场中人的活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完成了现场重建,为判断案件性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现场勘查的好与坏、现场分析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刑侦工作的成败。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侦察人员,甚至我们一些侦察决策领导人由于缺乏对刑事技术科学性、专业性认识,不尊重现场情况,对勘查技术人员提出的现场分析意见持有疑虑(或不相信),侧重于调查访问所得的情况或线索,致使侦察工作步入迷途,贻误了战机。发生在我市某县一起特大抢劫杀人案件就很具有代表性。1994年10月15日,西安市某县安家大队十一组曹平均一家三口被杀害于家中,并被纵火焚尸,现场遭到严重破坏。市局刑侦处技术科经全面认真的勘查现场发现提取了案犯鞋印。根据现场特点、尸体位置、变动情况和痕迹物证分布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勘查技术人员在临场分析会上提出了如下几点意见(结论):①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抢劫杀人案件;②根据案犯鞋印分析,系一人作案,案犯身高170cm左右,年龄20-25岁;③从现场环境及大门关闭情况分析,案犯从大门出入,系叫门入室,案犯与死者有某种熟人关系;④案发当晚下大雨,而且适逢停电,说明案犯居住地离现场不远,排除流窜作案;⑤现场有血手套印痕反映,说明案犯带手套作案。后根据现场勘查过程中所提取的滴落血迹检验结果证明案犯受了伤。  相似文献   

10.
现场分析在命案侦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案犯刻画是现场分析内容之一,现场分析时如能刻画为熟人作案,无疑对确定侦查方向具有重要价值。以往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过如何判断犯罪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各类知识和能力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加,犯罪形式和作案手段也呈多样化改变,有些案件加害人的反侦查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经验和判断指标在现有的案件中需要加以补充和修正。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判断熟人作案进行重新梳理,以适应现场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每个命案现场都包含3大要素,案发现场环境特点、被害人信息、现场痕迹物证信息,3者均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即"谁在什么地方怎样杀害了谁",案发过程,伴随案犯和被害人的行为活动,必在现场留下相关的痕迹物证信息。  相似文献   

12.
1案件简介 某日,某镇发生一起杀人案,死者蔡某(女,57岁)被人杀死在自家卧室的地面上。经现场勘查,从案犯反撑前门的竹棍上用胺基黑现显提取潜血手掌印一枚,分析为右手指根部所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道路交通事故中需要进行涉案者交通方式鉴定的案例。探讨此类案例鉴定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方法收集28例近年本单位进行的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案例,统计涉案者一般情况、损伤程度与交通行为方式的关系,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类型、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资料共28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案人员共57人,男性50人.女性7人。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夜间为19例(67.86%),白天为9例(32.14%)。道路类型中,城市市区道路10例(35.7%),城市郊区道路1例(3.6%),省级道路10例(35.7%),高速公路7例(25%)。酒后驾车9例(32.1%)。交通事故类型中,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5例(17.8%),机动车与自行车事故1例(3.6%),机动车单方事故7例(25.0%);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11例(39.3%),机动车与行人事故4例(14.3%)。涉案人员死亡27人,损伤29人,无明显伤害1人。损伤存活者中轻微伤10例(34.5%),轻伤8例(27.6%),重伤1l例(37.9%)。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种类中,汽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6例(57.1%),摩托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例(3.6%),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5例(17.8%),自行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摩托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行人横过公路方向4例(14.3%)。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法医学尸表检验、涉案肇事车车辆痕迹检验、DNA检验鉴定、现场人体模拟实验等。结论根据人体(活体或尸体)的体表损伤形态特征、痕迹分布,分析其致伤物和致伤方式,结合车辆痕迹检验结果,得出确认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或者不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的判断,结合案件的相关情况分析重建交通事故过程.是进行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上肢锐性抵抗伤与命案现场分析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法医进行现场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00例具有上肢锐性抵抗伤的命案进行统计,分析上肢锐性抵抗伤分布、数量、主被动性、强弱程度等与死者及案犯的性别、年龄、致死部位、作案动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男性手背更容易出现抵抗伤,男性手掌损伤数量高于女性;(2)上臂损伤可与手背、前臂抵抗损伤同时出现,形成相关性抵抗伤;(3)作案动机不影响上肢锐性抵抗伤出现的部位;(4)死者为未成年人时,主动抵抗出现的比例增高;(5)案发时间白天更容易出现强抵抗;(6)涉案人关系、作案动机均不显著影响抵抗伤的强弱与主被动性。结论 在上肢出现锐性抵抗伤案件中,男性死者更能保持主动抵抗行为;主动抵抗更容易发生在未成年人;强抵抗行为更容易发生在白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钝性抵抗伤与命案现场分析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法医学现场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0例存在钝性抵抗伤的已破命案进行统计,分析钝性抵抗伤分布、数量、强弱程度等与涉案人的性别、年龄、致死部位、作案工具、作案动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手部钝性抵抗伤出现次数最多;(2)前臂与手部钝性抵抗伤存在正相关性,与大腿呈负相关;(3)锤类、棍棒类作案,手部、前臂钝性抵抗伤数量最高;徒手杀人案件,大腿钝性抵抗伤明显增高;(4)案犯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时,强抵抗出现的比例增高;(5)大腿钝性抵抗伤多出现在谋性案件;(6)涉案人关系不显著影响钝性抵抗伤的强弱。结论 致伤工具、作案动机能够影响钝性抵抗伤出现的部位及数量;钝性抵抗伤程度强指向案犯可能为未成年、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2000年8月18日夜,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大楼六楼的市政法委监管处被盗。经现场勘查,发现案犯系一人作案,翻围墙入院后至六楼,用插片或尖嘴钳撬门进入办公室,撬开办公室抽屉,盗走掌中宝手机1部,手表1块及现金1万余元。现场提取了案犯鞋印和指纹数枚。正当湖州市公安局全力侦查此案时,8月25日夜,绍兴市公安局大楼也发生办公室被撬盗财物共4000余元案。从案犯的作案手段及现场遗留的鞋印、指纹比对情况表明,上述两案是同一名案犯所为。经进一步搜集同类案件信息,发现衢州市公安局于2000年1月4日夜也发生被盗案,共损失财物达1000余元。经现场指纹比对,与湖州、绍兴两案系同一名案犯所为。  相似文献   

17.
<正> 还原现场,刻画案犯,是法医命案现场分析的主要内容,它能为侦察破案提供线索、方向和依据,甚至直接揭露犯罪。笔者报告1例,供同行参考:2000年4月28日下午5时许,某厂保卫部报称:在该厂煤渣下发现人脚裸露。刑警大队的技、侦人员立即赶赴现场。1 现场勘验中心现场位于该厂院墙外职工食堂(晚上兼作舞厅,一般营业到10时许)后面的煤渣堆放处,距厂大门约300m。厂区大门前是一个小型广场其中间有  相似文献   

18.
2001年9月2日晚,海城市某村连续发生三起放火案,根据案犯的作案方式和遗留在三处现场的汽油桶,确定三起案件系同一人所为。现场勘查发现赵某家院内的井台边泥土地上有一枚立体手掌印痕,其中一枚指纹纹线清晰完整,并且在手掌痕上方发现一处地面凹陷痕迹。经过分析,认为该枚指纹是案犯放火后逃跑时由于井台周围地面湿滑,摔倒后手掌支撑地面时所留,其上方的凹陷痕迹是案犯手中的汽油桶一角砸在地面上所形成的。结合当时的现场条件,我们对该枚泥土上的立体指纹进行了如下处理:因本地区九月份日间天气十分炎热,为防止因泥土客体干燥而发生纹线干…  相似文献   

19.
杜平 《刑事技术》1998,(1):23-23
近几年来毁坏林果树案逐年增加,因此类案件多数发生在夜间,案犯或拔,或砍或锯或剥皮,大都选择在果树无人看管之际,所以此类案件在现场附近不易找到知情人,再则毁坏林果树案犯与受害人之间存在着纠纷、忌妒等因果关系,案犯一般为家庭成员作案或父子,或兄弟或独自一人作案,所以查对案犯活动时间难度大.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总结如下经验,共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反担保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证明担保人和反担保人(主合同的债务人)订立反担保合同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