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外交都离不开话语实践,就如任何意识形态离不开语言这个"物质外壳"一样。60年多年来,中国外交从和平话语到革命话语再到和平与发展话语、合作话语的变迁,真实记载着中国外交不断成长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外交中的和平观念、革命观念、发展观念与和谐观念对中国外交实践的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和辩护功能。  相似文献   

2.
资讯·声音     
《北京观察》2011,(5):5-5
北京释放"辐射"新机遇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打造"首都经济圈"从理论层面上升到了政策层面。4月25日,北京市政协专门召开"打造首都经济圈,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随着欧盟政经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从李登辉、陈水扁到马英九各个时期,台湾当局都非常重视对欧盟的"外交",将欧盟视为继美、日之后的"重点工作对象",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推动台湾与欧盟实质关系的发展。从欧盟来看,基于经贸利益的诱因及对台湾民主化的认同,在"政经分离"的外交政策下,也有意加强与台湾的关系。本文试图勾勒冷战后台湾当局对欧盟"外交"的基本轨迹,探讨台当局对欧"外交"的主要形式,并分析推动台湾与欧盟关系发展的因素及制约。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通州区由"重点新城"到"现代化国际新城",再到打造功能完备的"首都城市副中心",其定位不断提升。这是北京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赋予了通州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声音     
《北京观察》2024,(2):12-13
<正>汇聚京港澳力量,推进首都民间外交发展,重点在中轴线申遗、中华美食、民族服饰等领域积极发力。——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李若弘建议北京和香港加强合作,北京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香港用好“背靠祖国、连接世界”的优势,为首都民间外交工作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王伟 《求索》2010,(12):230-233
1368年到1428年间,明朝对安南的政策经历了两次转变,分别是洪武时期的宗藩关系到永乐时期的郡县制管理,再到宣德三年回归到宗藩关系模式,这次政策调整基本确立了明朝与安南的外交模式。明朝士大夫群体内部对安南政策的调整存在重大分歧,特别是1428年改安南郡县制的直接管理方式为宗藩朝贡模式,终明之世,赞同与反对的两种声音一直存在。但是从嘉靖朝开始,明代士大夫对安南问题的主流观点是坚持两国之间稳定的宗藩朝贡关系,对两国疆域具有清晰的界定,放弃宣化安南的努力,对安南作为"他者"的认知固定化和清晰化,最终形成"详内略外"的外交理念。安南政策的调整印证了明代士大夫观念视域由"天下一统"的理想主义逐渐缩变到关注"国家"内部的现实主义;明代的外交政治风格也开始由"开放"走向"保守"。  相似文献   

7.
郭隆 《北京观察》2011,(6):12-14
对"首都经济圈"范围的认识,委员和专家们存在两种不同意见:其一,从区域经济联系和区域出海口来看,"首都经济圈"不能没有天津,但应以"首都"为主导。其二是采取"1+4"模式,即:北京市与河北省的保定、廊坊、承德、张家口四个地级市构建“首都经济圈”,以首都统领发展,与河北省提出的“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对接。两种意见,各有道理,是否将天津划入首都经济圈?委员、专家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8.
韦世强  韦国友 《前沿》2010,(16):129-13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动"外交革命"以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势力和影响;与"外交革命"一脉相承,毛泽东开展一系列"革命外交"行动,以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然而,"革命外交"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对它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汪杨俊 《中国保安》2012,(23):39-42
"北京市房山区坐落在北京市的西南郊,区政府所在地良乡距市中心20公里。随着首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山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由此时安全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房山分公司于1992年6月应运而生,她顺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至今已辛勤耕耘了20裁春秋"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主线。北京供热如何巩固和发展奥运成果,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首都服务,是需要供热管理部门认真研究的问题。"十二五"时期,北京供热事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始终影响着中国外交,中国千年外交也反过来影响和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天下情怀,"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理藩大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满招损、谦受益”的处事原则,至今对中国外交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从西欧到苏俄演进的政治逻辑,自马克思恩格斯以来,经历了从"同时胜利论"到跨越"卡夫丁峡谷",再到"一国胜利论",最后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嬗变和跳跃。其间既有对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夹杂着对客观规律的深度背离。但总的来说都是历史合理性的反映。这种合理性突出表现为它的历史影响对客观世界合理要求的曲折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北京的承诺在奥林匹克中心区的祥云小屋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从武当太极到脸谱绘制,从民族服饰到丝竹乐器,全国各地的文化民俗精粹都浓缩在这30个承载着展示"中国故事"这一深厚主题的"祥云小屋"里。小屋面积不  相似文献   

14.
刘长虹 《中国减灾》2010,(12):30-31
"甲流"事件经过1.萌芽。2009年3月,墨西哥多个州流感病例数量突然飙升。4月,墨西哥首都流感肆虐,造成多人死亡。墨西哥政府紧急转交到加拿大温尼伯顶级传染病实验室的血液样本显示,人类世界出现了一种新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2009年4月24日,美国报告发现7例甲型H1N1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15.
方新文  边林 《前沿》2010,(6):12-15
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其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伯姆对话"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文章首先对戴维.伯姆从物理世界到物理世界的思考脉络进行解读;其次,揭示"对话"与人的本源的密切关联;最后,通过对"伯姆对话"基本内容的解读来明确它在多元化时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的和平外交理念既源自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基因,也扎根于新中国近七十年的伟大外交实践。中国传统的和平观念始终是中国外交理念创新发展的思想之源,对当代中国外交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到和谐世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和平外交理念在不断丰富和创新。当前,我国不仅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平行动,展现大国担当,而且还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  相似文献   

17.
崔晨 《北京观察》2011,(6):8-11
"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在这份今年3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将"打造首都经济圈"的内容写进报告,标志着这已成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北京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也明确提出:"北京将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形成。"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外交独立自主的70年。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念与实践,曾经和正在经历着从谋求国家发展空间到把握国家发展机遇,再到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和贡献中国智慧的历史过程。从"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念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保持着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天下观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面对史无前例的"变局"和"强敌",李鸿章试图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赢得相对和平的环境,争取实现"自强"。他"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贯穿其外交实践的始终,其内容可分为区别对待、均势制衡、结盟对抗三个相互交织又依次深化的部分。虽然这一思想在实践中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此需要更历史、更客观地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北京市网络政治传播面临的主要挑战:多元化网络社会思潮冲击、网络政治谣言高发、虚拟社会管理复杂化等问题;提出了对开创首都网络政治传播工作新局面的若干思考与措施:不断更新网络政治传播理念,优化传播策略;加大首都官方网站和政务微博在引领主流舆论中的先导作用,积极拓展微信政务平台;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网络政治人";积极开展网络公共外交,提升世界城市形象;在"北京精神"的网络传播中引导网民有序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