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P100波空间频率阈值在不同眼损伤情况下预估视力的价值,以期指导相关法医临床学鉴定。方法选取诊断明确、主观视力准确,另眼矫正视力基本正常(≥4.9)的法医学鉴定案例74例,共148眼别。分为4组:屈光间质混浊组(23眼别)、视网膜病变组(31眼别)、视神经病变组(20眼别)、健眼正常对照组(74眼别)。对上述案例进行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记录P100空间频率阈值,并对空间频率阈值与视力的对数值,两者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184眼PRVEP空间频率阈值与视力的对数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84,P<0.01),说明PRVEP P100空间频率阈值是客观评定视力的良好指标。但不同部位病变或损伤对PRVEP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同,视神经病变组PRVEP空间频率阈值与主观视力两者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0.4,P>0.05)。结论PRVEP P100空间频率阈值是客观评定视力水平的良好手段,但不适用于严重的视神经病变等伴有视野显著缺损时的视力评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眼损伤后不同空间频率下阈刺激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相关指标与视敏度之间的关系,试图探讨运用视觉诱发电位推算视敏度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诊钝性眼外伤病例81眼以及正常对照眼(199眼)进行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采用不同空间频率的刺激产生视觉诱发电位波,记录各阈刺激时P100潜伏时与波幅。采用统计学方法描述检测结果,并进行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阈刺激空间频率(X)与视敏度的对数值(Y)之间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应回归方程用以推算视敏度;各组阈刺激时PRVEP P100潜伏时(X)与视敏度(Y)的对数值存在较好相关性。结论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推算视敏度是一种较客观、准确的方法,在常规眼科检查的基础上,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评定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联合应用ERG,VEP进行眼挫伤法医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旭  宋嗣荣 《法医学杂志》1996,12(1):1-3,40
本文对112例眼挫伤患者进行了ERG、VEP检查,结果证实:ERG是一种能够客观反映视网膜功能状态的方法。其回归方程可用于评定视敏度。而联合应用ERG、VEP还具有损伤的定位价值。在对视网膜挫伤眼视力与ERG、VEP结果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时,本文应用双眼的波幅差、波幅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回归方程可较准确地评定视网膜挫伤眼的客观视力。同时,本文证实:视野缺损对VEP波形的影响不容忽视。由此提出:对较严重的视神经挫伤眼鉴定时,不宜用VEP客观评定其视敏度、综合视力与视野的损伤程度。本文建议:以其健眼为对照,若其伤眼VEP波消失,其损伤程度应评定为重伤。本文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40Hz AERP)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联合应用在法医学上的意义。方法 纯音测听结果可信86耳,分为听力正常组62耳,听力障碍组24耳。40Hz AERP用短纯音,刺激频率0.5kHz、1kHz、2kHz、4kHz。20耳进行自然睡眠及清醒两种状态下反应阈测定。ABR用短声(Click)。结果 86耳40Hz AERP引出率为97.67%,ABR为95.35%。听力正常组及听力障碍组40Hz AERP反应阈均较纯音测听气导主观听阈高,在不同的频率二者差值不同,两组差值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四个频率40Hz AERP和ABR反应阈与主观听阈回归方程的r,前者分别为0.90、0.89、0.78、0.79,后者分别为0.54、0.58、0.60、0.83。自然睡眠状态Pa-Na波的波幅明显降低,反应阈值提高。用听力障碍组反应阈代入四个回归方程,预估值与实测值接近,差值小于20dB。结论 40Hz AERP可以客观反映言语频率范围(0.5~2kHz)的听觉状况,ABR可以客观评定高频范围的听阈;通过回归方程可以用40Hz AERP和ABR反应阈客观评定听力状况;联合应用40Hz AERP和ABR可以提高客观评定听阈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视敏度水平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成分特征,以期为视敏度的客观评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6名被试进行单眼刺激。要求被试眼平视前方屏幕,注意屏幕中央的视觉刺激并对朝向不同的刺激进行计数。屏幕的中央会显示3种不同视敏度水平所对应的视标刺激图片,分别记录其ERP结果。结果 (1)阈上视敏度水平一致刺激的P_1振幅高于阈值、阈下视敏度水平一致刺激的P_1振幅,阈值和阈下视敏度水平一致刺激的P_1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冲突刺激与一致刺激在3种视敏度水平的趋势类似。(2)阈上和阈值视敏度水平都出现了潜伏期在340~500 ms内的P300成分;阈下视敏度水平在相应的时间窗内无P300成分。3种视敏度水平的P_(300)振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振幅由大到小分别为阈上、阈值、阈下视敏度水平。结论 ERP技术可以成为法医学客观评定视敏度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6.
微视野“固视稳定性”与视敏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视野检查中的"固视稳定性"与视敏度的相关性及其法医学价值。方法应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对64名眼底损伤者进行视敏度检测,应用MP-1微视野仪行固视稳定性检查。将受检者按固视性质分为3组:固视稳定组、固视相对不稳定组、固视不稳定组;分别统计3组间视敏度的差异。结果①视敏度均值及标准差:稳定组为4.8±0.3;相对稳定组为4.4±0.3;不稳定组为4.0±0.16。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F值19.244,P<0.05;提示3组间的视力水平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②视敏度与2°、4°范围固视百分率之间均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31、0.732,P<0.05。③视敏度与2°、4°范围固视百分率之间均有线性关系,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3.520+1.521X1;Y=2.487+2.389X2(Y为视敏度,X1、X2分别为2°、4°范围固视百分率)。结论微视野检查中的"固视稳定性"具有客观预估视敏度区间的法医临床学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眼外伤评分(ocular trauma score,OTS)在机械性眼损伤视力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1例机械性眼外伤(449眼,其中闭合性眼损伤317眼,开放性眼损伤132眼)进行OTS(以就诊初视力分级、眼球破裂伤、眼内炎、贯通伤或穿通伤、视网膜脱离、相对传入性瞳孔阻滞为评估指标),比较本组资料实际终视力比例与OTS标准终视力概率的差异,分析OTS分级与终视力之间的相关性,并对眼损伤的不同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际终视力比例与OTS标准终视力概率分布相比,除OTS-3级有所差异外,其余各级均无明显差异。实际终视力与OTS分级、OTS总积分均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71、0.73)。开放性眼损伤往往较闭合性眼损伤评分低、预后差,其中眼球破裂伤较眼球穿通伤预后更差。结论对眼外伤伤情进行OTS,可为法医学视力评估提供较为可靠的预测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频率条件下,扫描图像视觉诱发电位(sweep pattern visual evoked response,SPVER)视力的变化。方法受试者分为低视力组(71眼)与高视力组(92眼),应用一组空间频率进行刺激,时间频率分别为8.5、10、15、20Hz,根据测得的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比较,判断不同时间频率条件下测得的SPVER视力的准确性。结果在低视力组,应用该组空间频率,其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相关性较好;在高视力组,SPVER视力出现低估。在两组中,当时间频率均为10Hz时,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相关性较好。结论应用SPVER检查时,时间频率对检查结果有影响,法医学鉴定时应当重视时间频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旭  刘会  项剑  郑拓  于丽丽 《法医学杂志》2014,30(4):264-266
目的 探讨固视性质检查在客观评估视敏度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MP-1微视野仪检查75例眼底损伤者的固视性质,将受检者分为中心固视组、不确定组、偏心固视组.分析三组间视敏度的差异,同时对视敏度与微视野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1)视敏度检测显示,中心固视组为4.80±0.16,不确定组为4.20±0.45,偏心固视组为3.40±0.57.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三组间视力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视敏度(y)与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x)之间均存在线性关系:y=-18.76+6.21x,Pearson相关系数为0.707(P<0.05).结论 视敏度与固视性质检查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固视性质检查具有客观预估视敏度区间的法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Li QQ  Liu XQ  Chen XP 《法医学杂志》2011,27(2):91-3, 101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程度视敏度障碍者模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RVEP)P100的特征,分析不同视角光刺激下与视敏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视敏度分别为0.2、0.4、0.6、0.8、1.0志愿者共100只眼,采用不同空间频率(8°到7.5'...  相似文献   

11.
刘会  王旭 《法医学杂志》2014,(3):194-196
微视野仪是一种在直视眼底的条件下,能定量、定位地测量黄斑区域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同时可以全程记录被检查眼的固视轨迹,自动分析固视位置、固视稳定性,并能将微视野图与眼底像点对点重合,实现功能和结构上的组合。微视野仪的各项研究指标与主观视力有良好相关性,为定量评估视力提供了新手段,在法医学视功能的评定中将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微视野仪的原理、方法及研究指标,并着重探讨微视野仪在视功能评估中的作用,以期为法医学视功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法医学鉴定中运用对比度视力方法鉴别被鉴定人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的价值.方法 根据前期对比度视力与投影仪视力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收集正常志愿者166眼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投影仪视力与100%、25%、10%视标对比度下的对比度视力,获得不同投影仪视力水平与以上视标对比度下相应的视力95%容许区间;收集眼外伤被鉴定人64眼,根据其100%对比度视力值是否在相应对比度视力的容许区间内,分为A组(初步排除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与B组(疑有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组).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3以及0.4~0.7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视标检测下,A、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8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下,A、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被鉴定人受伤眼的投影仪视力在0.8以下,可加测对比度视力.参照投影仪视力对应的对比度视力容许区间,当受检眼对比度视力值在容许区间以外,应考虑其存在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视神经损伤为研究对象,分析视野与Goggle-VEP相关性,探讨法医临床学视野的客观评定问题。方法以被检查者健眼作对照,行双眼电视野检查及Goggle-VEP检查;应用SPSS软件分析两者数据的相关性。结果80例视神经损伤眼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野改变,其中41例为视神经完全损伤,Goggle-VEP均无波型诱出;39例为不完全视神经损伤,Goggle-VEP表现为仅诱出切迹波或者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80例健眼,视野正常,Goggle-VEP均正常。分析视野与Goggle-VEP结果两者的相关性,R=0.911(P<0.01,n=80)。结论视神经损伤时,视野缺损程度与Goggle-VEP异常程度有较为良好的相关性,Goggle-VEP可作为视神经损伤后客观评定视野缺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60例(60眼)视网膜挫伤患者进行了ERG检查,以其自身健眼为对照,利用双眼对数视力的视力差与双眼ERG振幅差、振幅比、矫正振幅差、矫正振幅比作了相关及回归分析,其r值分别为0.88,0.76,0.74,-0.82,-0.81,-0.77,0.89,-0.90(P<0.01)。均为统计学高度相关,说明ERG可用于视网膜挫伤后的客观视力评定,具有医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客观视力检测仪在眼损伤鉴定中的应用郑会斌,杜建华,罗伯平在眼损伤法医学鉴定中,应用何种客观手段更能准确无误的反映被检者的视力,并被双方当事人及司法机关所接受,是目前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应用统计学方法选择29例眼损伤案例进行观察,并用客观视力检测仪(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能客观反映单一肢体损伤功能评定的法医学评价方法。方法收集47例单一肢体损伤案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获得单一肢体损伤的功能情况。每个案例均同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分级法(简称FMA法)、加权法、查表法进行评估,比较ADL与三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损伤部位、FMA法、加权法、查表法评分结果与ADL评分相关(P0.05),就相关系数(|r|值)比较,查表法最高,FMA法最低。结论肢体损伤部位对功能丧失程度有影响。FMA法、加权法、查表法均能较准确地评定单一肢体损伤后的功能,但查表法与单一肢体损伤后功能丧失的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法医学鉴定中运用对比度视力方法鉴别被鉴定人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的价值。方法根据前期对比度视力与投影仪视力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收集正常志愿者166眼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投影仪视力与100%、25%、10%视标对比度下的对比度视力,获得不同投影仪视力水平与以上视标对比度下相应的视力95%容许区间;收集眼外伤被鉴定人64眼,根据其100%对比度视力值是否在相应对比度视力的容许区间内,分为A组(初步排除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与B组(疑有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组)。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3以及0.4~0.7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视标检测下,A、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8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下,A、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被鉴定人受伤眼的投影仪视力在0.8以下,可加测对比度视力。参照投影仪视力对应的对比度视力容许区间,当受检眼对比度视力值在容许区间以外,应考虑其存在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视野是视功能评定的重要指标,其客观评定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问题。传统视诱发电位(VEP)虽能反映视觉通路整体功能状态,但不能定位、对局灶病变不敏感,应用于客观评定视野受到一定限制。多焦VEP(mfVEP)采用多焦刺激技术,同时间分别刺激视网膜各个不同区域,并将对应部位的局部VEP提取,使客观地定量、定位检测视野成为可能。大量文献显示:mfVEP因与视野检查存在良好相关性、客观性及可重复性,成为了一项在客观视野检查方面极具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本文对mfVEP在客观视野检查中的相关研究及其法医学应用、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法医学的客观视野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视神经损伤的电视野检查及其与LED-VEP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视神经损伤的电视野检查特点及其与LED-VEP相关性分析,探讨法医学鉴定相关问题。方法 以健眼为正常对照,行双眼电视野检查及LED-VEP检查。结果 64例视神经损伤眼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野改变,其中31例为视神经完全损伤,其视野表现为完全缺损(即黑朦),LED-VEP均无波型诱出;余33例为不完全视神经损伤,视野表现为不规则型缺损,LED-VEP表现为切迹波或P1波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64例健眼,视野正常,LED-VEP均正常。分析视野与LED-VEP结果两者的相关性,r=0.933(P<0.01,n=64)。结论视神经损伤时应重视视野检查,电视野检查本身有一定的客观性提示,视野缺损程度与LED-VEP异常程度有较为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的要点。方法 对40例视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案例均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及眼电生理(VEP)检查,视力接近正常或正常者进行视野检查。结果视神经损伤在眼外伤中占13.84%,多并发于颅脑损伤(65%),交通肇事致伤67.50%。伤者多表现为明显的视功能障碍(67.50%)。LED-VEP检查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严重者为切迹波甚至无波;视盘色淡或苍白,90.00%瞳孔对光反射异常。结论 外伤后,LED-VEP异常、眼底视盘改变、瞳孔对光反射,以及视野异常是判定视神经损伤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