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眸不平凡的2011年,记者梳理了十个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热词",以此描绘2011年经济生活图景,观察来年经济生活趋势."限"楼市限购限贷、汽车限牌限行、温室气体限排……2011年,"限"令多多.在某些领域,"限"令尚属权宜之计.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如何把握‘限’的度,值得进一步探索.疏堵结合,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严重偏离均衡,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即便限购限贷,真正的刚需者也仍然难以承受目前的价格。这给限购限贷政策的落地带来巨大的困难,还容易动摇政府尤其地方政府严控房地产的意志一段时间以来,住房限购松绑之声渐起。最近的可能要算6月中旬,网传辽宁省会沈阳市取消住房限购,本地人和外地人都可以购买多套住房。但沈阳市政府相关部门随后回应,沈阳并没有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但沈阳市住建系统有官员私  相似文献   

3.
正在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中的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引发各界关注.这意味着一些限行、限购、限贷等地方限制性行政手段,今后将不能再“任性”.  相似文献   

4.
王中 《中国司法》2000,(5):36-36
审贷分离是国家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要求.也是银行的法定义务,但审贷分离尤其是贷前审查实践尚无明显见效,其根源在于贷前审查的机制不健全,多沿袭旧机制.责权利不对称。律师介入贷前审查是一种机制的创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为了叙述方便.把贷前调查与贷时审查并称为贷前审查,但不包括贷时审查内容中的银行领导审批,律师无权审批。  相似文献   

5.
审贷分离是国家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要求,也是银行的法定义务。但审贷分离尤其是贷前审查实践尚无明显见效,其根源在于贷前审查的机制不健全,多沿袭旧机制,责权利不对称。律师介入贷前审查是一种机制的创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为了叙述方便,把贷前调查与货时审查并称为贷前审查,但不包括贷时审查内容中的银行领导审批,律师无权审批。银行与律师所开展贷前审查的合作方式,取决于律师的定位和审查的范围。律师定位:律师对银行是什么地位?是参与方式(甲),还是作为独立的中介审查机构(乙)?这是开展贷前审查业务前双方首先要协商…  相似文献   

6.
11月29日上午,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公积金二套房贷相关细则。即日起,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高于且包含28.81平方米的,购房者申请公积金二套房贷将被拒贷。(11月29日《法制晚报》)  相似文献   

7.
银行──无奈的赢家黄彬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无疑使倍受赖货、逃货、废贷之苦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看到了一线曙光。然而,那些正在依法收贷的征途上艰难跋涉的同行们告诫:依法收贷贷难收,画饼充饥饥更肆。对此,沿海某市工商银行深有感受:在该行的9...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 3年2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再提限购、限贷、房产税三大"法宝",坚持房地产调控。房产限购政策有着给楼市降"虚火"的积极意义,但记者近日陆续接到反映称,越来越多的黑色或灰色手段正在消弭着这一政策对控制房价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9.
叶嘉雯 《法制与社会》2013,(11):176+178
"新国五条"出台后,投机性购房就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高频词。近几年政府希图通过一系列限贷、限购、增税的政策给房地产业降温,抑制投机性购房盛行的现象,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房价久高不下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税收和土地政策又是怎样影响着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范信贷资产风险的对策李天明一、依据《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完善现有的审贷分离体制,将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三项职能实行真正分离,建立信用调查部、贷款审查部、贷款管理部,明确三方责任和权限,形成有效的贷款管理体...  相似文献   

11.
放贷容易收贷难。时下,贷户丧失信用、造成贷款违约、逾期不还的现象时有发生。讨债难、收贷难已成了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对贷款抵押物通过公证处公证的做法已成了财经金融部门的共识。但对如何凭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向法院申请落实还贷的执行问题,无论在金融界还是司法界,至今尚未引起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98,(5)
引存定贷中的法律问题探讨●江西高院经一庭一、引存定贷的法律特征引存定贷是指存款人经借款人引进介绍,将存款存入金融机构,然后由金融机构将该款项贷给借款人的行为。其一般操作规程是:借款人与金融机构事先往往达成“引来存款则发放贷款”的口头协议,在金融机构承...  相似文献   

13.
【阅读提示】网络贷款,又称P2P网络借款。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所谓P2P网贷,是指个人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借贷,贷款方在P2P网站上发布贷款需求,投资人则通过网站将资金借给贷款方,完成交易要向P2P网贷平台支付一定的中介费,P2P网贷最大的优越性,是使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借款人在虚拟世界里能充分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  相似文献   

14.
金融机构业务两大支柱是储蓄和信贷。今后金融机构大部分要转为商业银行。没有信贷就没有盈利,银行就破产。因此,如何把好信贷关,特别是收贷关就是当前整顿金融机构的迫切任务。律师在为金融机构走向市场把好贷出和收贷关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是开拓金融领域法律服务的重要途径。当前的金融机构,在贷出和收贷两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非正常贷款占的比例很大,收贷困难重重。我所律师在受聘担任南平市农业银行(含市信用社联社和城乡信用社)常年法律顾问两年多时间里,为顾问单位催付到期末还的贷款共1492896元,其中通过非诉讼如申请支付令…  相似文献   

15.
《司法业务文选》2013,(27):47-48
1.2013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明传〔2013〕3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在"国五条"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背景下,为规避税收、限贷及限购政策,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假离婚"、借名买房、二手房买卖中签订阴阳合同、虚构债务后协议以房抵债等现象,有些已经形成纠纷诉至  相似文献   

16.
APP注册商标主要是服务商标,其商标相同性认定颇值得研究。基本相同商标认定的关键在于“基本无差别”;对基本无差别商标的认定不宜泛化,应严格区分相同商标与近似商标。关于APP服务商标“相同性”的判定,应佐之以合理的判断基准和判断方法,并对“基本无差别”商标认定进行类型化、具体化思考。首先进行文字基本无差别的认定,判断文字外形是否高度相似,并在借鉴偏正结构的基础上着重比对主体识别部分是否基本相同;然后进行图样基本无差别的认定,只需要达到呈现整体视觉效果相似的程度即可,其判断可以适度宽缓化。在“芝麻分贷”案中,鉴于“芝麻分贷”中的“贷”属于主体识别部分,故“芝麻分贷”和“芝麻分”不属于刑法上的“基本无差别商标”。  相似文献   

17.
金海燕 《江淮法治》2014,(13):51-51
针对南京要限牌的传闻。江苏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克希日前表示,“一夜限牌的事情,南京绝对不可能发生,全江苏也绝对不可能发生。”因为江苏省地方性法规对限牌有明确规定:限牌与否必须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相似文献   

18.
“套路贷”犯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行非法侵占他人财物之实的新型犯罪,具有犯罪意图的侵财性、犯罪手段的隐蔽性、犯罪团伙的组织性和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等特征。我国对“套路贷”犯罪的立法规制,总体上契合惩处“套路贷”犯罪的情势与实际需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对“套路贷”犯罪的司法规制呈现民多刑少的格局,规制的主要罪名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规制的核心标准是划清“套路贷”犯罪与高利贷、非法讨债行为的界限。改进“套路贷”犯罪的刑事规制,应确立“重重轻轻,以重为主”的刑事政策,在《刑法》中增设套路贷诈骗罪,健全“套路贷”案件的刑民衔接机制,探索“套路贷”犯罪案件专业化办理机制,积极推行“套路贷”犯罪案例指导制度。  相似文献   

19.
“套路贷”是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类型化犯罪行为。按照主客观一致原则,对存在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制造虚假给付事实、故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违约金及利息畸高、恶意垒高债务、软硬兼施“索债”等情况,综合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属于“套路贷犯罪”。对有组织地实施网络“套路贷”犯罪活动,实施“软暴力”催收达到“暴力”等相当程度,产生欺压、残害群众的后果,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造成复合危害,依法认定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20.
基本案情 李甲和李乙为同村的叔伯兄弟,李甲为炒制炸药,租用李乙的贷车。二人一起购买好炒制炸药的原材料拉回李甲家。两天后,李甲炒制好炸药,给李乙打电话说:“晚上帮我拉点贷。”李乙表示同意,后二人在运输炸药途中被公安机关查获。在整个过程中,李甲没告诉李乙自己买这些材料的用途,请其拉贷时也没说是拉炸药。在侦查阶段李乙供述自己知道李甲买这些东西的用途,因为本地炒炸药的人多,自己了解炒制炸药所需的材料,知道李甲买这些东西就是去炒炸药。两天后请自己拉货,知道就是拉炸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