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已成为必然趋势。广西作为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国际劳工标准的重要性,认清SA8000的实质,以各种措施鼓励企业积极进行SA8000认证;加强贸易壁垒调查制度;制定适应我区的政策,结合企业特点和需要实施劳工标准。  相似文献   

2.
劳工标准与贸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圆媛 《法学杂志》2004,25(2):55-57
WTO成立以来,发达国家极力把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并企图将其纳入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内,此事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劳工标准问题已经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论三重框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少青 《河北法学》2004,22(11):2-14
劳工标准问题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我国已有的分析框架中 ,劳工标准问题往往被还原为贸易壁垒问题而加以“规避”、“应付”或提出“对策”。本文试图换一种思路 ,在国际劳工组织、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三重框架下透析和审视劳工标准问题。主要论及 :国际劳工标准产生的历史缘起以及因其“软法”的品质难以胜任强行推广核心劳工标准的重任 ;核心劳工标准与贸易的密切关联性以及贸易制裁与核心劳工标准挂钩的合理性及评价 ;重点分析了全球经济—社会平衡发展框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 ,认为核心劳工标准的强行推行 ,有助于解决全球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 ;最后论述了核心劳工标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贸易与劳工标准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议的议题之一,发达国家认为劳工标准是影响公平贸易的重要因素,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劳工标准是一国主权管辖下的事项,应该因国别而异。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和劳工标准关系的历史分析以及对WTO关于此问题谈判的阐述,再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提出发展中国家在此问题上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WTO劳工标准之争与中国“劳动三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是否将贸易制裁与核心劳工标准的实施挂钩在WTO内存在激烈的争论,但将这两者挂钩可能是将来的发展趋势.因此重视核心劳工标准、尤其是"劳动三权"(自由结社权、罢工权和集体谈判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劳工标准相比,我国在"劳动三权"的立法上还存在不足,将来必然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利于我国人权的保障.因此,我们应修改<宪法>、<劳动法>、<工会法>和制定<罢工法>,对工会成立和解散的程序、组织体制、领导体制、会员资格、经费来源等进行相应改革,对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进行完善,对工会和工人的罢工权给以明确肯定并对其权利的行使加以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6.
WTO的“社会条款”之争与中国的劳动标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年来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WTO会议上屡次提出要在世贸组织协议中写进“社会条款” ,以实现其通过贸易制裁来强制推行“核心劳动标准”的目的。这种将贸易与劳动标准挂钩的做法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 ,其实质在于推行西方的人权观念。而我国现行的劳动标准与“核心劳动标准”相比 ,在自由结社权、集体谈判权、平等就业权、强迫劳动和童工问题等五个方面尚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应尽快进行劳动法制改革 ,以适应“入世”所带来的挑战 ,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7.
劳工标准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是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组织面临的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如何澄清基于劳工标准的单边贸易措施与WTO规则的法律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梳理评介了各利益攸关方的立场分歧和理论冲突,揭示了基于劳工标准的单边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关系问题的实质,阐释了发展中国家必须坚决反对以劳工标准为基础的单边贸易措施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挑战所需采取的立场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科学挂钩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劳工标准应否与国际贸易挂钩的争论由来已久,在分析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科学挂钩的概念,阐述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科学挂钩的含义,论证了二者科学挂钩的现实基础、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历史演进及理论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波 《现代法学》2006,28(3):121-129
国际劳工标准应否与国际贸易挂钩的争论由来已久,该问题依然是国际贸易谈判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其实质在于发达国家意欲将国际劳工标准作为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议的理论依据是解读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应加强国内劳动立法和执法,克服与避免此类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劳工权益与贸易问题联系越发紧密。从NAFTA到韩美FTA,美国在FTA中厉行劳工标准,将贸易与劳动挂钩。虽然这种行为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但基于国际贸易对劳工标准的影响确实存在加之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巨大利益,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在FTA谈判中纳入劳工条款。不过,由于各FTA缔约方谈判力量的差异,因此其劳工条款也不甚相同。本文拟对韩美FTA与中新FTA劳工条款进行比较分析并略提管见。  相似文献   

11.
WTO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劳工标准是指GATT/WTO历史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有关劳动者权益的争执中所牵涉到的有关劳动者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的标准.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有必要将劳工标准引入WTO多边贸易规则体系.在加入WTO后,应根据我国法律原则和国情特点,完善我国劳动立法,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宗泊  谭振波 《河北法学》2006,24(1):151-155
回顾了WTO与劳工标准问题的历史渊源后,进一步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此问题持不同立场的原因.认为将劳工标准与WTO联系起来是必然的趋势,中国采取坚决抵制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中国应充分发挥其在WTO的地位,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李佳 《法制与社会》2010,(2):256-257
国际劳工标准是维护劳工权益的基本要求,在WTO框架下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屡次因劳工标准问题遭受其他国家的抵制,低劳工标准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带来的弊端也不断凸显出来。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为了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安定,应当以我国的具体国情为基础,审视我国劳工标准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差距,进行相应的改革,促进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国际劳工标准纳入WTO体系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国际劳工标准是否应纳入WTO体系的争论从未停止,本文试在厘清与该问题有关的几个关键概念的前提下,阐述国际上两大阵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观点,并在辨析反对者理由的基础上,分析国际劳工标准纳入WTO体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袁帅 《当代法学》2011,(1):107-111
最近20年是国际劳工标准在世界诸多国家得到认可和适用的发展阶段,劳工权利的诉求者和多数人都认为工人权利应当如同"人权"一样被对待,必须得到司法程序的严格保护.然而,劳工权利的内容界定自始至终存在着争议.笔者比较了国际劳工组织和美国劳工法对"自由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这两项核心劳工权利的界定,认为美国劳工运动的历史受到...  相似文献   

16.
经济迅速发展和全球人员高速流动不但使劳工权益保护备受关注,也使其与贸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WTO作为维护自由贸易的组织被寄望纳入劳工权益保护问题,但对此成员方争执不下。劳工权益保护的重要程度已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WTO自身的体制和机制带给劳工更完善保护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将劳工标准纳入WTO体制势在必行,如何制定协定和协调成员方利益成为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从WTO和人权国际保护角度评在中国推展SA8000标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社会责任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以下简称SA8000)是美国一家(SAI)社团组织成立的"经济优先领域鉴定代理委员会"(the 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 Accred-itation Agency,以下简称CEPAA)在1997年制定的,旨在确保产品生产和服务符合劳工人权保护社会道德的认证标准,其目的是使公司"在公司可以控制和影响范围内管理有关社会责任的事宜;向利益相关方证明公司政策、程序及举措符合本标准之规定。"该标准通过对公司达标认证来推进公司劳工人权的发展,要求获得认知的公司拒绝进口那些没有达标的供应商产品。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WTO与劳工标准问题的历史渊源后,进一步分析了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劳工标准问题的争议,认为将劳工标准与WTO联系起来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应充分发挥其在WTO的地位,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19.
劳工标准作为一种贸易壁垒在美国对华贸易过程中频频出现,其复杂的属性决定了我国对于劳工标准问题不能一概而论。由于绝对的个案式分析缺乏效率并且不利于形成正确认识,类型化的处理方法成为应对劳工标准的优化模式。通过对美中贸易过程中出现的劳工标准进行壁垒与非壁垒的区分,并将壁垒性劳工标准区分为官方壁垒与民间壁垒,将官方壁垒区分为显性壁垒与隐性壁垒,各种类型的劳工标准的特质将得以凸显,应对这些劳工标准的基本思路也将随之提出。  相似文献   

20.
朱彦  尤垒 《行政与法》2003,(5):68-70
加入WTO之后,我国将面对有关“核心劳工标准”问题。劳工标准问题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其后隐含着不同集团的利益之争,但其中也包含有合理之处。我国应明察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作为WTO的新成员,即要在规则的制定上争取最大的利益,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做出及时、正确的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