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每年因灾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救灾工作,每年都下拨巨额的救灾资金。救灾款是党和政府为救助灾民、解决灾民基本生活困难下拨的专款,是灾区群众的“救命钱”。但是,救灾款在一些地方不能及时足额兑现甚至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救灾款不救急的问题成为困扰救灾救济工作的一大难题。为保证救灾款及时足额地发放到灾民手中,专款专用,近年来·些地区陆续建立了救灾款专户管理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是新时期民政部门根据救灾工作内在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切实转变救灾工作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西在这项工作中的探索和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省、区、市借鉴和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2.
救灾款包干管理使用情况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1994年10月18—22日,六省(区)救灾款包干管理使用座谈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六省(区)民政厅主管救灾工作的厅长、农救处长等。财政部社会...  相似文献   

3.
救灾款是灾民的“救命钱”、“及时雨”,如何管好、用好救灾款、如何把救灾款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最需要的灾民手中,这是整个救灾工作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救灾款的管理使用必须明确一个范围、强化一项制度、坚持五项原则,才能有效地发挥救灾款的作用,才能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一、明确一个范围 某种款项都有自身的目的和一定的使用范围,救灾款的使用范围是无偿用于灾民生活,解决灾民生活上自身无力克服的吃、穿、住等困难,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扩展它的使用范围和用途。明确范围、合理使用救灾款是整个救灾工作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 二…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是一个灾害频发地区,正常年景下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亿元左右,有80余万重灾民需要国家救济,救灾救济工作任务繁重。我省救灾工作现状(一)各级领导赈灾意识增强。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后各级民政部门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把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了救灾款的发放、管理、使用严格照章办事。(二)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救灾款的发放、管理、使用逐步走向了群众化、规范化、法制化。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救灾款申请报告;二是坚持领导集体审批;三是坚持救灾款…  相似文献   

5.
孙绍聘  阎志壮 《中国减灾》1997,7(1):15-16,60
近年来,救灾款指标到基层难兑现,到位慢,救灾资金被挤占、挪用、拖欠、拆借等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灾民生活安排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内蒙古自治区自去年底开始对救灾款实行专项拨付、专户储存的管理(以下简称“救灾款专户管理”)办法,取得了显著效果。9月19日至24日,我们专程前往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期间,与部分盟(市)、旗(县)民政部门的同志进行座谈,广泛交换了意见。还邀请了基层财政部门的有关同志,请他们从财政部门角度谈了看法。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实行救灾款专户管理的来龙去脉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救灾款的管理使用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高压线”,是被社会广泛关注并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民政业务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救灾资金使用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如何做好救灾款的使用管理,以实现适应形势、与时俱进、优化管理的需要,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为加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工作,山西省晋中市在全市所有县(区、市)全面施行救灾资金"一卡通"发放制度,使过去单独发放的救灾款也纳入了"一卡通"集中发放,创新了救灾款发放新模式,实现了救灾款发放封闭管理,提高了救灾款发放效率,使农民真正得到了阳光救助,使救灾款发放成为"放心钱"、"明白钱",全市广大农民无不为之叫好。晋中市救灾款"一卡通"发放的新模式,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救灾款发放摸索出了一条好经验,带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获嘉县从 1994年开始实行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分级负担,8年来,共列入同级财政预算154.4万元,其中83.6万元预备金由同级财政专户储存备用,70.8万元救灾匹配款、救灾粮差价款,全部由同级财政转入民政救灾帐户,实行专款专用,使灾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该县为使乡镇级救灾匹配款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发放使用,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持救灾匹配款一步到位制。县里下拨救灾款时,统筹考虑各乡镇救灾匹配款的落实情况。对不及时匹配的乡镇,民政部门停拨救灾资金,如出现问题,依法追究责任。二是跟踪监督检…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吉水县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了救灾资金的有效使用。 一是建立救灾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在县级财政中设立救灾资金专户,将上级分配的救灾资金及县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和历年结转的救灾资金集中到救灾资金专户中统一管理。同时,各乡(镇)民政所在当地银行机构相应设立救灾资金专户,县财政及时将用于各乡(镇)的救灾资金从县级救灾资金专户直接划至各乡(镇)设立的救灾资金专户中,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确保了救灾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到位。 二足建立了救灾敷发放前公示制。要求各乡(镇…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这次会议有周转金和双赌会两个议题,我就周转金的有关情况,讲几点意见。1周转金工作的简要回顾和主要经验救灾扶贫周转金是救灾工作改革的产物。80年代初期,一些地方的民政部门总结以往救灾救济工作的经验教训,尝试对传统的救灾救济工作方式进行改革,改变单纯救济做法,把解决灾民生活困难与扶持生产结合起来,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启动灾民自身活力,提高救灾款使用效益。1983年召开的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认真总结了各地经验,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纪要)的通知什,确定了救…  相似文献   

11.
郎溪县梅清镇因其坡状的地形地貌之故,常年易旱易涝。在长期以来的救灾救助工作中,他们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救灾救助工作方针政策的同时,既不死搬教条,也不超越救灾救助的范围,形成了一套既切合自身实际,又规范、有效的救灾资金使用管理模式,使救灾救助工作既能为政府分担救助工作的压力,也为灾民安度灾荒提供了有效而安全的保障。准确掌握灾情和重灾户基本情况是做好救灾款分配的基础工作救灾救助工作要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就是把有限的救灾款用在最需要救助的重点灾民身上。对这一点的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应该是梅清镇救灾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全国救灾救济工作座谈会在福建省浦城县召开1993年11月22日至26日,全国救灾救济工作座谈会在福建省浦城县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民政厅局负责救灾(指灾民生活救济,下同)救济工作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财政部也派人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最近确定,从今年开始实行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分级负担新体制。救灾救济新举措主要有五项:一是由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财政各列500万元,共1500万元自然灾害救济款(列入217科目),与中央下拨的救灾救济款统一使用;二是从中央和地方划拨的救灾款中切出3O%作为救灾扶贫资金,进一步扶持贫困户和灾民发展生产,走生活救济和扶持生产相结合的路子,因地制宜地发展救灾扶贫流动富群和社会保障田;三是广泛开展社会救助活动,组织好对灾区的捐赠工作。巩固和发展互助储金会、储粮会等基层群众社会救助组织,完…  相似文献   

14.
肖勇 《中国民政》2009,(10):58-59
浙江省玉环县采取四项措施,全面推行社会救助资金规范化管理。一是出台救助政策。从救灾资金的筹集、发放对象和使用范围、申请审批程序、发放办法、管理监督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并进一步强化对民政专项资金和救灾救济资金的监督管理;二是设立资金专户。  相似文献   

15.
新近召开的全国救灾减灾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工作重心转向救灾减灾并重上来。这是适应国家自然灾害管理重大转型的新变化,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救灾减灾工作的新要求。我们要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切实转变观念,科学判断形势,超前确定思路,勇于实践创新,走出救灾减灾工作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叶如强  王华 《中国减灾》1996,6(1):16-18
全面贯彻生产救灾方针促进救灾工作分级管理叶如强,王华(安徽省民政厅)建立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款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新体制,其核心就是加强地方政府救灾责任,推动救灾社会化进程,巩固生产自救在救灾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新的救灾体制,改变了单纯由国家包揽救灾的...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敦煌市近期发生严重的洪灾,市政府采取强力措施,全面开展了防灾救灾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汛期救灾工作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汛期救灾工作,提前做好抗大灾的准备;二是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受灾区域,全面准确进行调查、核实灾隋,及时上报,为市委、市政府作出救灾工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三是完善细化市乡两级自然灾害救灾救济应急预案,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离岗脱岗,确保灾情信息畅通;四是及时下拨各乡镇救灾款20万元,用于解决洪涝灾害期间“三无户”、特困户和缺乏自救能力的重灾户的生活问题;五是加强救灾款物管理。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自然灾害频繁的 省份。近年来,全省连续发生了以特大干旱 和暴雨洪水为主的多种自然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灾区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长期的救灾救济工作中,陕西省各级民政部门,以增加抗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灾民生活为目标,不断深化救灾救济体制改革,拓宽救灾救济工作途径,创造出许多富有特色的成功经验。 一、实行实物救济,救灾到户 传统的救灾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两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是报灾浮夸,核灾不实;二是救灾款被挤占挪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挤占挪用问题表现尤其严重。 为了使有限的救灾款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1995,5(3):18-20
开展储粮备荒加大互助互济力度(江苏省民政厅)我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救灾救济面广量大,任务繁重。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救灾工作方针,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十多年来,我们先后推行了救灾款无偿使用与有偿扶持相结合,救灾与保险相结合,救灾与扶贫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孙爱东 《半月谈》2004,(15):43-43
我国每年都有一些地区发生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灾情发生后,国家总是想方设法以最快速度把救灾款物送到灾民手中。救灾资金是灾民的“救命钱”。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或部门挪用、截留救灾款的情形时有发生。为杜绝这类问题,确实保障灾民的权益.即将出台的民政部灾民生活救济管理规程。对灾民救济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