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年已不惑的罗维忠家居勐腊县曼蚌寨,距我居住的昆明遥遥近千里。我是8年前到这个村寨采访时认识他的,因为是同年生,两人又投缘,所以按老百姓的习惯我们“打”了“老庚”,即结为好朋友。 “曼蚌”是傣话,意为“有盐水塘的寨子”。可曼蚌不是傣族村寨,而是生活着41户、200多人的壮族寨子。这里距离中老国境线有5小时的山路,寨子里的人经常去老挝乌德江边的勐宋壮族村寨走亲戚。这还是曼蚌小学的傣族女教师依望最先告诉我的。 曼蚌的环境有如傣家村寨,人们住着傣式竹楼,言语傣腔傣调,妇女束发穿裙,以至长久以来许多人把曼蚌的壮族…  相似文献   

2.
韦明 《今日广西》2010,(21):58-58
1980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给广西日报社一个五一进京观礼名额。报社领导把名额给政文部,部里的同志都想去,因我是壮族,最后大家客气地把名额给了我。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相似文献   

3.
梁庭望 《当代广西》2006,(21):59-60
大明山原生态龙母文化的发现,是继田阳敢壮山布洛陀圣山之后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是2005年壮学最辉煌的成果。从《女乜短乞·岜山取——大明山龙母揭秘》一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成果凝聚了壮学界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龙母文化发祥地的发现,了结了我二十多年来挥之不去的一个强烈愿望——寻找壮族“三月三”歌节的发源地。早在1980年,在北京的壮族同胞就发起将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议定为壮族歌节,这是根据千百年来壮人纪念龙母和她辛勤抚育长大的特掘(壮话Daeg-gud,“断尾蛇”之意)的感人故事传说而形成的传统节日定的。1984年,中…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北部的金沙江大峡谷里,生活着彝族、苗族、壮族、傣族、傈僳族、汉族等各民族居民。在这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风情。但“甩磨秋”和“磨秋赛”,却是这些民族共有的传统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刘翰明 《当代广西》2007,(19):18-19
在美丽神奇的那坡,世代居住着一支神秘的少数民族群落——那坡壮族。这朵中国民族文化沃土里的奇葩,被人类学家称之为壮族的“活化石”。走进那坡,你不仅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还可以在跨国漂流的无限乐趣当中,体验异国的风情和欣赏异国的美景。  相似文献   

6.
张得寿 《创造》2002,(2):33-34
壮族是歌的民族,在他们的生活里,苦要唱歌,乐要唱歌,歌声表达感情,表达思绪、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表达对人生的理解、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恋爱更是一首经久不衰的歌。所以历史上,壮族形成了以歌为媒、对歌择偶的传统。如果说爱情的美好是因为其本质上属于审美的话,那么以歌为媒、对歌择偶无疑是将恋爱诗化了。这一传统的源头可能要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候壮族先民的婚姻形态进入对偶婚和族外婚阶段,几个不同族群或部落集团的男女青年以大型集体歌舞的形式进行交友结识和恋爱婚配。以后这种以歌为媒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壮族的饮食文化壮族的主食以大米为主,次为玉米、芋头及黑饭豆、白饭豆和绿豆等。壮族的豆饭、肉沫粥、竹节焖饭都芳香可口,别有风味。壮族的节日食品显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如色香味俱佳的五色饭、糍粑、油堆和沙糕;有外形奇特的各色粽子,吃法与众不同的包生饭,金灿灿的粘小米饭,以及无论节日或平时都受欢迎的米粉。每年三月初三歌节,家家都做五色饭,吃五色蛋。壮族有一道菜肴———拌吃生血。做法是将带热气的生猪血、牛羊血、鸡鸭血倒入干净盘中,不停地搅动它,不使凝结,然后把加佐料炒熟的肉和下水趁热倒下去,拌匀使血凝结即可食用。壮族…  相似文献   

8.
陈欣德 《传承》2003,(3):22-24
1981年10月4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邓颖超,与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接见空军航空学校副校长、原国民党空军少校考核官、广西籍的黄植诚(壮族)时,满怀深情地说:“我出生在南宁,一位壮族奶妈抚养过我,我身上也有壮族的血液”。邕江岸边:邓颖超童年的摇篮1904年2月4日,即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腊月十九日,立春前一天,迎着万物复苏的融融春辉,邓颖超降生在邕江边的南宁镇台衙门后院正房里。邓颖超的父亲邓庭忠,原籍河南光山县。清光绪年间,他考中武举,被派到广西任南宁镇台。他刚愎自用,有极浓厚的重男轻女思想。…  相似文献   

9.
毛妹 《今日民族》2001,(4):24-25
昔日躲炮火,退回山寨;今朝闯市场,潇洒出关—— 阳春3月,我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都龙镇政府出发,行程近20公里,来到中越边境5号界碑旁的国门前采访。一天下午,看到一群壮族妇女用背篮背着塑料桶、雨伞、电池、电筒、凉鞋、锄头等中国生产的塑料制品、小铁农具、日用生产生活用品,从5号界碑处跨出国门,向距5号界碑几十米处的越南箐门口岸走去。我初到这里,不知这群壮族妇女从何而来?到哪里去?去干什么?正惊诧之际,同行的都龙镇党政办副主任梁正发告诉我,这是勇闯国际市场的少数民族“娘子军”,来自都龙镇的少数民族山…  相似文献   

10.
峒场巨变     
韦复兴 《当代广西》2008,(20):53-53
桂西北的大山延绵巍峨,这山托着蓝天,那峰吻着白云。在崇山峻岭之间,星星点点地分布着稀稀落落的几户人家,淡淡的炊烟从山脚处上升,和着若隐若现的山风弥漫,在寨前舍后转悠宛如陀螺……这里仿佛是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我的家乡就在这崇山峻岭之间的东兰县一个壮族小山寨里,在家乡,人们习惯把这样的山寨称为峒场。  相似文献   

11.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勤劳而勇敢的壮族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其中花鞋垫就是壮族民族文化百花园里一朵芬芳而别致的"玫瑰".  相似文献   

12.
吴平 《今日民族》2001,(5):19-21
那浮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一个壮族村寨,这里是广南古城老莲湖的所在地,有保存完好、独具特色的壮族高架式建筑八角亭,浓郁的壮族风情,好客的壮家人。不久前,我们来到这个久闻其名的壮乡做客。 壮家人能歌善舞,凡事都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待客也同样离不开歌与舞。知道有客到来,全寨人早就做好了迎客的准备。接近村子,就听到阵阵锣鼓声和歌声,刚到村口,就有身着盛装的姑娘小伙唱着跳着出来迎客。 被迎进村,我们立即置身于一个歌舞之乡,过去就听说广南的壮族每年农历三月要举行花街会,年轻人在花街盛会上集中对歌,…  相似文献   

13.
节日     
在昆壮族同胞欢庆“三月三赛歌节” 3月27日,风和日丽,游人如织的云南民族村锣鼓喧天,歌声飘扬,近千名在昆壮族同胞在云南民族村壮族村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自24日开始,文山州政府、省壮学研究会、云南民族村就在民族村内举行了以壮族传统歌曲为主的赛歌活动,除壮族歌手外,彝、白、藏等民族的歌手也同场献艺,以这种形式庆祝三月三节在昆明尚属首次。27日下午的庆祝活动把赛歌节推向了高潮,来自文山、玉溪等地的壮族文艺工作者及云南民族村的各族演员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还举行了壮族传统的祭竜仪式和壮族人民…  相似文献   

14.
壮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壮族先民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壮族人民创造了稻作文化;他们创造了都老制度,使民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他们还创造了歌咏文化,使人们在劳作之余能够身心愉悦,永远都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在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中,壮族人民利用这些凝聚民族智慧的传统文化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壮族传统文化不断受到侵蚀,如何将当代教育和壮族传统教育相衔接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此试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山壮族在每年农历的六月末和七月初都要隆重举行“七郎节”,也称“六郎节”或“七月节”。人们都将这个节视为“过小年”。节日期间,各家各户都要准备十几样好菜“赛法”。壮语“赛”是王、领袖、首领之意,“法”是天,也就是祭祀领袖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正>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壮族分侬、沙、土等三个支系,大支系下又分11个小分支。因为支系众多,分泛,文山壮族的服饰文化十分丰富。从这期开始,我用两期的篇幅介绍文山壮族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7.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从生产劳动到婚丧嫁娶都充满着优美的山歌,壮族山歌几乎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壮族山歌反映了壮族自然至上和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关系的自然生态意识,它在客观上致力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与发展民族经济有相通之处。吸取壮族山歌的自然生态意识,发扬生态保护实质,对壮民族地区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每逢农历六月第一个属马的日子,屏边苗族自治县白河乡团结村的壮族同胞家家都要精心染制五颜六色的花米饭,欢庆壮家的传统节日——花米饭节。 花米饭节是屏边县壮家人一个盛大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村民们都放下手中的农活,休息三天。在这三天里,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9)
左江花山岩画绝大多数都表现为集体仪式活动,而壮族先人自古就有集众踏歌和集体祭祀必以酒助兴和以酒作为人神沟通的物质媒介的习俗。以糯米为主食和五色糯饭祭神的习俗与花山岩画反映的生产习俗相吻合。岩画内容说明壮族以水而不是以火为崇拜对象,这是壮族至今有生食习俗的原因之一,壮族传统饮食习俗是花山岩画中反映的壮族先民生活在当今壮族民间延续的遗存。  相似文献   

20.
“律师没来之前,我什么都不会说。”这句过去我们经常在香港影视剧里听到的台词,将实实在在地出现在北京市检察机关的审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