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重大区域公共政策决策过程是什么?政策窗口开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政策酝酿中面临分歧怎样解决?政策出台如何渐进式推进?现有理论对此并未给出充分的解释。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为例,试图回答以上问题。研究认为:国家重大区域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主要分为政策窗口开启、引起中央关注,中央设置议程、开启政策研究,政策制定困难、中央及时引导,中央作出决策、政策制定出台等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政策过程呈现如下特点:国家重大区域公共政策窗口打开,既是基于顶层设计的必然要求,更得益偶然事件的连续助推;涉及“中央+多地”的国家重大区域公共政策制定中面临分歧时,超脱机构(主要是党委议事协调机构)比利益机构(主要是政府拥有项目审批权的部门)作为操盘手更能够在平衡过程中既保证地方各自利益,也符合中央战略布局需要;从动议到落地,呈现出中央最高决策者发出明确支持信号、中央最高决策层研究、中央最高级别发文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民论坛》2012,(7):36
由江西省长助理升任江西省副省长的胡长清,就是从中央直接下派驻省的官员的代表。但胡长清马失前蹄,跌进贪腐泥淖,则又典型地说明,即使是中央下派地方的领导干部,也未必百分百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的政策意图,成为执行中央政策、服从中央权威,又甘于清贫、公权公用的清廉干部。根据报道,胡长清因贪  相似文献   

3.
自从党和国家新一届中央领导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就以亲民政策和平民政治的清新形象不断赢得满堂喝彩。新一届中央领导的亲民政策是如何形成的?这种亲民政策在国内外政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以亲民政策和平民政治为基础进一步推进中国  相似文献   

4.
为政为官之人要深入领会中央政策的实质精神,明确中央政策提出的背景与渊源。政策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党员干部要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恪守为官职业道德,提高自身抗腐能力,时刻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郭渐强政策执行是把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过程。为了保证中央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中央的权威,必须健全和完善政策执行中的监督约束机制。一、强化对政策执行的监督意识。长期以来,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意识比较淡薄,改...  相似文献   

6.
施雪华 《人民论坛》2012,(21):36-37
在财权与事权倒挂的"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不得不在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时从自身利益出发,替代、曲解中央制定的政策,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其事权压力障碍九政令不畅25.6%的受调查者选择"政令不畅",该项得票率列科学发展十大障碍第九位表现:近年来,中央制定了不少好政策,然而,很多政策付诸实践后的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症结:主要在于政策执行阶段出现了偏差,即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用自己的一套政策替代既定政策,对符合自身利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作者整理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中央救灾补助政策调整情况,以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特大灾害的中央救灾补助政策,重点分析了中央级救灾补助政策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救灾补助政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云是我们党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曾长时间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 参与了许多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直接领导了许多重要政策的贯彻执行,对如何执行政策提出过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政策执行思想是陈云政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以纪念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陈云指出,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要把政策方案变成政策实践,就必须抓好贯彻执行。正如1990年 6月6日,他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所说:“自从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来,制定了不少好  相似文献   

9.
政策执行是否有效,在于政策参与者的关系是合作博弈还是非合作博弈。在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中,政策决策者与政策执行者表现出非劝说型博弈类型(亦为盟主游戏)。这是一种权力不对称的博弈,合作往往是基于实力不对称的强制下的合作。由于强制是与个体选择的价值和意愿相违背的,存在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悖论,整体与局部利益的冲突,从而导致了政策困境。要想打破困境,实现整体利益的最优供给,需要强化中央的权威和信誉,中央为地方政府承担一定的义务,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健全政策执行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0.
好一、用好中央政策,突出政策创新地方政府的首要职能是执行中央政策,但地方在执行中央政策的同时,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有成效地贯彻执行中央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地方政府职能创新的主要目标应当是保持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和经济公平。一是加大地方政府决策层观念更新力度。采取有效途径和措施,使各级政府决策者深刻认识到:只有精干、廉洁、高效、低成本的政府,才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树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观念,建立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二是加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建立完善科学的决策程序,并使其制度化。设…  相似文献   

11.
政策试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模式。政策试验的成败直接影响我国政治社会发展的前景。本文认为政策试验运行失效的直接原因在于政策试验机制与政府间纵向权力运行机制、政府间利益激励机制、领导干部晋升机制等相关机制的关系失调。因此,机制调适和创新是走出困境的出路,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法治化分权机制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制度化协商机制建设、基于利益相容的激励机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土地承包是一项大政策。自1996年以来,中央、省、市多次下发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政策的文件。中央领导也在内部材料上多次批示。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又把稳定、完善土地承包政策作为全会讨论的重要内容,并作出了再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的重大决策。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近年来,中央为什么反复强调稳定完善土地承包政策?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项大政策太重要了。它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核,0、是基石。农业的稳定、农村的稳定,关键在于政策的稳定。建国50…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04,(2):14-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4年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中央仍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政策的力度和方向将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为各级各类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浏览器     
《乡音》2010,(5)
政府如何保障人民的居住权《东方早报》:一是调整政策思路,实现房地产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转型。二是调整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减少  相似文献   

15.
<正>2005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可以说是"宏观调控年",加息、"国八条"等,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对房地产业形势认识的深化,表现了中央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巨大决心和政策力度。马鞍山房地产市场在调控中呈现出理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信息博览     
《政策》2005,(3)
政策信息 中央今年的惠农政策只增不减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人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时说,中央强 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单纯 是为了增加粮食生产,也是为了提 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为了提高 农民收入。因此,在2005年的中 央一号文件中,除了强调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之外,还有几方面内 容,都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同时 力求逐步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段远明 《政策》2005,(2):15-16
2004年,黄冈市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怎样开展,农民收入能否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我们在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认真分析了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明确了工作思路和措施。 --落实支农政策。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提出,2004年出台的政策不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减,而且还将继续加大支农力度。黄冈是农业大市,抓好中央和省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民积极性的发挥。为此,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一系列“三农”政策的贯彻实施, 2004年我国8亿农民将至少从8个方面获得更多实惠。  相似文献   

19.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本栏特别推出"中央经济工作精神"一组三篇政策解读文章,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背景,更好地理解和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人们相信,2005年,中国农业会走得更好。翻开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家财政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在继续坚持“减法”“少取”的基础上,今年“加法”“多予”的政策更多:——2005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中央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