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孙”论——蒙古法渊源考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蒙古民族是中国历史上北方草原游牧狩猎民族之一,学界根据《魏书》及旧、新两《唐书》记载认为,蒙古族的直系祖先是与历史上的鲜卑、契丹同属一个语族的“室韦”各部落。蒙古这一名称最早在《旧唐书·北狄传》中被称为“蒙兀”。正式的“蒙古”名称则始见于宋人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243所引《炀王江上录》。又据清代满语对“蒙古”一词的发音“monggo”推知,此译名当是金代女真人对蒙古的称呼。蒙古人以狩猎·游牧作为基本的生产方式,居无定所,随水草而迁徙。辽金之际,中国北方广大的草原地区存在着若干个游牧政权,它们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统属,蒙古则是其中崛起相对较晚的一个。然而,它以后来居上的姿态,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汗权政治实体,最终完成了统一高原各部的历史使命,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以后的又一次大一统格局——元朝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在我国各兄弟民族中是一个人口较多的民族。它的分布地区极广,大致东起兴安岭,西至新疆、青海,但主要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在这片广大土地上,蒙古族人民大都居处无定,随季节和水草而迁徙,过着游牧生活,因而蒙古地名也分布很广。游牧民族依赖自然供给丰富的水草。每天放牧路程较远,因而不仅需要十分详细的和精  相似文献   

3.
黄锡生  卢锟 《时代法学》2007,5(6):33-39
对于自然资源,需要在利用与保护之间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并以法律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通过自然资源物权配置,把以对资源的用益为目的的各种物权形态,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方式投入市场,最大限度实现国家所有权利益。同时,规范行政主管机关职责,完善行政管理的程序法律规范,将公法上的权力和私法上的权利相分离,使行政机关的宏观管理职能与自身部门利益相脱钩。  相似文献   

4.
郭啸 《法制与社会》2014,(15):54-55,59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的制度,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针对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现状并结合国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构建方面的优秀做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的建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态势下,必须高度重视运用法治的力量对其予以保障。依法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是解决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失当的治本之策;而健全完善对生态系统进行一体化保护的环境法律制度则是推动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书讯     
<正> 《自然资源法新论》一书将于8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西南政法学院副教授张孝烈、钟澜撰写。全书以现行土地、水、矿产、森林、草原、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法规为根据,以有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设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阐述各种有关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定,并充分注意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谈自然资源确权行政案件的若干问题□李文菁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极其丰富,随着近几年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些自然资源的利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经济利益十分可观。为此,一些几十年来荒置的、权属不清、界线不明的山林、土地、草原、水面、滩涂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及所...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习惯法形成于广袤的草原上,成长于马背上,它的起源和发展都有着独特的路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法律集大成者.研究蒙古族习惯法,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蒙古族社会制度,更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促进牧区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融合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探析蒙古族习惯法起源、特点、实践意义的基础上讨论国家法与蒙古族习惯法的冲突与调适.  相似文献   

9.
按照庞德利益理论的观点,文明就是人类对外在的或物质自然界和对人类的内在的或人类本性的最大限度的控制。在当代社会,人类对于文明的维系主要依赖于法律,而法律则主要通过对利益的"承认—选择—保护"来推动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其特点就在于其对于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环境利益能够进行系统的识别和保护。生态文明中的环境利益可以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环境法应当通过多种权利、义务以及权力的路径来实现对环境利益的保护,进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古代蒙古族人民在长期适应自然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习惯、习俗,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这些古老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规定对保护蒙古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调整人与自然资源间的矛盾、永续利用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  相似文献   

12.
草原保护的刑法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的战略地位和严重破坏的现状,表明草原亟待刑法有效保护.草原保护刑法立法方式的疏漏,使草原犯罪难以甚至根本不能受到刑法的实际制裁.依据传统刑法理论,草原刑法保护应当适用依附散在型和法典型"双重并用"的立法方式;基于实质合理的角度,草原刑法保护应当适用独立散在型"单一独立"的立法方式.当下,适用修正型立法方式颁布刑法修正案,规定与刑法典不衔接的草原犯罪的具体罪与刑,是实现刑法对草原有效保护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人类因有性文明而区别于其他类动物。性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立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标志。性文明包括性物质文明与性精神文明,性精神文明是性压抑和性放任的辩证统一,其维护不仅要靠道德自律,还要靠法制他律。法律应明确性行为的基本原则,对性主体、性行为、性后果和性责任加以规范化,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性自由和性满足,同时防止性欲的恶性膨胀与过度追求刺激而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赖冬水 《法制与社会》2010,(14):269-270
《宪法》第九条是有关自然资源法律问题的宪法性规范,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权属、利用和保护三个方面。它是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二元结构制度的根源。本文通过对《宪法》第九条的文本分析,剖析自然资源的性质,界定它的范围,厘清宪法规范上的所有权和民法规范上的所有权存在的差异,从而发现当前自然资源法律制度设计的不足并提出修正的建议,保障全体国民在自然资源上所享有的不可剥夺的福利。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草原在我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方面所产生的价值和作用,是其他资源所无法替代的。虽然有关草原保护的法律法规正在健全和完善,但是草原的破坏日益严重,究其原因,就在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所以,保护草原还需要从法律入手,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郭道晖 《河北法学》2008,26(1):9-13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阐发和强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虽然循环经济面对的主要是"物",但核心则是"人"。其针对性主要是克服、扭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异化和由此产生的人的本质的异化。为此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循环经济立法方略与技术上,也需要对如何节约执法、守法的成本多加考量,以促进提高社会效益与效率。  相似文献   

17.
梁玮 《法制与经济》2010,(16):48-50
自然资源权属问题历来为学者们所争议。有关自然资源的权属问题可以衍生出多个无益于保护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现象。本文以明确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资源、自然资源、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概念为前提,以2010年沈阳私人动物园东北虎饿死案为切入点,探讨野生动物园中野生动物权属的问题,并对野生动物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战略自然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资源,它对国家战时和非战时的军事、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认识程度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对战略自然资源的认识至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重要战略自然资源的保护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面对我国战略自然资源不断急速流失的现状,我们有义务对其加以保护。而对于战略自然资源的保护,最权威的方式无外乎立法保护。本文针对战略自然资源的保护,从现状、必要性、法律保护和几种重要自然资源的专项法律保护进行了论述,期望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9.
草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我国草原总面积约60亿亩,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其中75%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然而90%的天然草原都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退化.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呈现出特有的不确定性、脆弱性和反复性,生态补偿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国民的高度关注.虽然我国现已建立基础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但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补偿标准过低、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本文以调研地巴林右旗、阿拉善左旗为例,对比两个地区所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区别,并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重视,如何更好的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并且能更好的兼顾两者之间的利益,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自然资源特许经营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