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帆 《法制与经济》2008,(20):95-96,99
伴随着知识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专利联营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商业模式。专利联营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限制竞争的隐患。因此,本文从对专利联营的基本概念予以阐述的基础上,从其促进竞争和限制竞争两方面入手,以反垄断法的角度对专利联营所带来的竞争效果的影响加以分析研究,并指出我国反垄断法对其进行规制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张帆 《法制与经济》2008,(18):31-32,35
伴随着知识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专利联营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商业模式。专利联营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限制竞争的隐患。因此,本文从对专利联营的基本概念予以阐述的基础上,从其促进竞争和限制竞争两方面入手,以反垄断法的角度对专利联营所带来的竞争效果的影响加以分析研究,并指出我国反垄断法对其进行规制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知识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专利联营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商业模式。专利联营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限制竞争的隐患。因此,本文从对专利联营的基本概念予以阐述的基础上,从其促进竞争和限制竞争两方面入手,以反垄断法的角度对专利联营所带来的竞争效果的影响加以分析研究,并指出我国反垄断法对其进行规制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专利联营的概念、性质、特征以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指出专利联营中所带来的竞争问题,并从分析障碍性专利、互补性专利和竞争性专利的不同作用入手,运用竞争和限制竞争之间的辩证关系来求证专利联营的竞争效果及影响,尽而提出我国反垄断法对其进行规制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企业联营的经营者集中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山  黄勇 《法学杂志》2012,33(10):144-149
企业联营可能带来能够促进效率的经济活动的整合,又可能损害竞争,因此一直是反垄断法适用的一个重要议题。企业联营的反垄断规制主要涉及到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审查和垄断协议的规制,欧盟和美国两大法域各自形成了一套规制模式。在中国,《反垄断法》没有对企业联营的经营者集中控制做出专门的规定,企业联营应当通过何种方式规制仍存在不确定性。实践中应当立足于现行规定的解释,结合成熟法域的反垄断法经验,从适用模式、规制对象和竞争效果评估三个层面缕析,建构企业联营经营者集中法律规制的理性模式。  相似文献   

6.
技术标准化虽然有促进规模经济、提高各产品间的兼容性、推动技术市场发展等效率,但是也有可能形成垄断力量、限制创新与竞争,从而必须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本文介绍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标准与专利的关系、标准必要专利和非标准必要专利认定等基本概念,并从技术标准的相关市场界定开始,对技术标准化的限制竞争行为,如专利陷阱、过高许可费用进行反垄断法律分析,结合国内外近年来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案件及我国的最新立法动态,对相关专利披露、FRAND原则、事前协商原则等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进行深刻阐述。  相似文献   

7.
张白沙 《法制与社会》2014,(2):262-267,278
专利池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推动科技的传播、商业化、创新等效率,但随之也可能带来限制排除相关市场竞争、遏制创新的负面影响。我国在《反垄断法》中对知识产权的滥用做了概括性的规制,但目前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对于专利池中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反垄断规制仍比较模糊。本文从专利池滥用行为中可能涉及的相关市场及评价专利池反垄断合法性的分析原则入手,参考不同国家的规定,对专利池在各个相关市场中可能产生的限制竞争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及相应的反垄断规制。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法例看专利联营的反垄断法规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系统介绍了专利联营的概念、类型及形成原因,从反垄断法的角度分析了专利联营所带来的促进竞争和反竞争的结果,考察了美国专利联营规制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几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专利联营的理论和实践,以期对我国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专利联营反垄断的分析及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波 《知识产权》2008,18(6):57-63
为有效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关于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定,应为作为知识产权高端战略模式的专利联营构建具体的反垄断分析框架。在反垄断立法的规范分析基础上,应在执法实践中重视具有开放式结构的要素分析程式,围绕联营专利的效力、相互关系、相关市场、组织模式和许可协议特别条款等五大要素展开合理性审查并予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10.
张骏 《河北法学》2012,30(9):109-114
纵向限制反垄断法规制以及相关研究一直是反垄断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乃是纵向限制的福利效果较为复杂.从反垄断的基本法学理论出发,即杠杆理论、掠夺性定价理论、提高竞争对手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完全理论,阐释其对于竞争的危害,从而为反垄断法规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与竞争规范都应服务于国家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政策目的.对于创新经济,知识产权独腿难行--它常引发市场垄断,限制竞争.为保证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动态的竞争,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法总是伴随着它的发展.因此,知识产权并不是创新制度的全部,TRIPs协议也不是发达国家赐福给发展中国家的"福音书",保佑发展中国家实现创新型的经济.光储存技术发展的足迹,为具体理解竞争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经典的案例.在技术发展早期,反垄断规制给予各种企业间的协议以更多的宽容,即使它们有相当的限制竞争的嫌疑.到技术趋于成熟,标准制定和专利联合许可时,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规制问题才突出和重要起来.与MCA,Philips,Sony,3C集团相关的反垄断审查和诉讼,多数发生在光储存技术成熟后,而且案件的影响往往还跨越国界.它们揭示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规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国正在进行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取向创新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反垄断法出台正处于关键的阶段,本文希望通过对光储存技术发展的部分历史的考察,有助于引起立法者对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是否存在专利劫持以及专利劫持是否需要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经济学界有三种大致不同的观点,各观点在相关的反垄断执法、司法实践中也有所体现.本文详细梳理了三种关于专利劫持的经济学理论,并比较相关执法、司法案例,认为反垄断执法和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应当保持谨慎态度,设计最佳的法律规制方案,仅在有限的条件下适用反垄断法来规制专利劫持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专利搭售行为具有提高效率的正面效应与排除、限制竞争的负面效应,因此需要对其反竞争性进行再判断.反垄断法规制专利搭售行为具有加大规制力度、扩展规制范围、提升规制利益的多方面优势.在反垄断法规制专利搭售行为的立法与司法经验方面,美国转变适用合理原则,欧盟注重考虑市场支配地位的决定作用.我国专利搭售反垄断法规制的立法与执法需要重点考虑四方面的问题:同等对待非专利搭售案件与专利搭售案件、坚持合理原则的基本分析方法、强化指南的可操作性、协调反垄断法与专利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反向支付协议客观上具有维持药品价格超竞争水平的效果,极易构成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横向垄断协议.我国横向垄断协议的规制原则不明确,援引至反向支付协议反垄断规制时存在重大分歧,而反向支付协议的特殊性使该问题进一步复杂化.比较法视野下,欧盟混合分析方法侧重于审查价值转移的合理性,其假定前提因未考虑基础专利的强阻碍作用而存有瑕疵.美国合理原则将专利诉讼的可能结果和反向支付的必要性作为考量因素,可有效弥补混合分析方法的缺陷.因此,对反向支付协议反垄断规制时,可将药品专利依据专利强度一分为二:基础专利和次级专利,结合我国反垄断法制度体系、实施体制和药品产业现状综合判断,分别借鉴美国合理原则和欧盟混合分析方法,以实现竞争利益的内部平衡.在外部平衡层面,缔约方可基于个案豁免原则适用比例原则限制下的公共政策抗辩.  相似文献   

15.
专利联营反垄断分析的若干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电子知识产权》2008,(11):11-14,19
专利联营是全球专利技术贸易的高端模式,其限制竞争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在执法实践中围绕联营专利效力、性质、相关市场等关键要素进行合理性审查,尤其是通过专利性质的辨别和确认来判断联营对于市场竞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海涛 《法学论坛》2008,23(1):83-89
司法实践中,对互补性专利联营一般免予卡特尔管制,但多数互补性专利联营成员之间实际上是存在竞争关系的,专利联营很可能构成卡特尔.对于互补性专利联营,只有各成员在创新市场独立进行研发,各自取得专利,并且无潜在竞争关系的,才能认定不构成卡特尔.我国应当充分运用<反垄断法>,加强对互补性专利联营的卡特尔管制.  相似文献   

17.
限制转售价格是纵向限制中的典型行为样态,是反垄断法重点规范的反竞争行为之一。正是基于此,美国、欧盟和中国的反垄断法并没有将限制转售价格完全纳入反垄断规制范畴,而是规定了一些豁免的情形。通过对欧盟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考察,建议中国应当制定更为详细的关于限制转售价格的反垄断豁免指南,以便相关规定得到更好的执行和遵守。  相似文献   

18.
网络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法在化解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垄断违法风险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反垄断法在维护数字音乐市场有序竞争和高效创新方面却展现出明显优势,奠定了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反垄断法规制的逻辑起点.承认反垄断法规制的正当性并不意味着从根本上否定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模式.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的反垄断法规制应以谦抑理念为指导,践行约束与促进并举的规制思路,配合以理性的反垄断分析框架、科学的规制工具和柔性的救济机制,以期在市场竞争规律和反垄断法律规则的双向互动中实现数字音乐市场有序竞争、创新繁荣.  相似文献   

19.
专利联营之反垄断规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现代法学》2007,29(3):97-104
由于“专利灌丛”问题,产业发展越来越受控于很多分散的、独立的专利权。专利联营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整合了互补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排除了专利间实施的交互限制,避免了昂贵的法律诉讼。但由于专利联营固有的“联合”特点,使其必然对联合体之外的市场主体构成限制竞争,具有“垄断”的先天嫌疑,而由于专利联营政策越来越被拥有较多专利权的跨国企业控制,特别是信息领域技术标准制定中诞生的专利联营,已经凸现出滥用市场支配力、防碍技术创新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制定专利联营的反垄断规则。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法域外管辖是对国外发生但是对国内市场产生限制、排除竞争影响的垄断行为适用国内反垄断法的制度。反垄断法域外管辖主要集中在国际卡特尔以及跨国并购领域,其本质是要通过反垄断法的域外管辖来规制跨越国界的垄断行为,维护国内市场的竞争秩序以及国家利益。反垄断法在实施域外管辖过程中会引起法律适用冲突。为了避免这种冲突,主要国家达成了反垄断双边合作模式。我国应该与相关国家签署反垄断双边合作协议,采取适合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反垄断法域外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