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实质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产生的背景(一)原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对中药品种的保护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是有限。在《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实施之前,我国已有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中药品种进行保护,如《专利法》、《商标法》、《药品管理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但由于中药药方经过长期地演变,只有少数品种符合上述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条件,大部分品种仍然无法得到保护,需要国家制定专门的法规加以保护。1.专利保护的缺陷(1)中药品种要获得专利保护难度较大。旧《专利法》对“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  相似文献   

2.
张冬 《知识产权》2009,19(4):78-82
金融危机加速了中国市场的全球化科技竞争,为了扶持中国传统技术代表中药从低迷走向强大,识别中国中药专利的法律桎梏问题正在引发新一轮的跨国关注.研究发现,中药拥有其自身特质和外延界限,它属于特殊植物复方制剂,但是中国现有专利保护范围与中药复方的保护需要严重脱节;加之提纯和量化高新技术的薄弱等原因,本土中药企业能够申请到的核心中药专利凤毛麟角;归纳现实中的矛盾,我们透视出了中药专利法律存在的三大错位问题,即现有中药立法行政色彩偏重、中药专利技术保护范围过窄、中医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的平衡问题等.中国要从中药大国转变为中药强国,应当在提高专利利用手段和抓住中药核心技术主题上下功夫,通过有序地完善专利法配套体系,才能逐步实现本土中药振兴和中药国际化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一(一)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一块瑰宝,为鼓励中药的研制开发和技术创新,加强中药监督管理,维护中药市场秩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国家已先后出台了多部知识产权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中药进行保护和规范。可以说,我国法律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强有力的。目前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有专利,商标,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原产地标识,商业秘密,中药品种保护等六种保护方式。专利对中药的保护对象主要是中药领域新的发明创造,包括新开发的原料药、新的药物制剂或复方、新的制备工艺,申请专利的中药必须具有极…  相似文献   

4.
周冕 《科技与法律》2004,7(3):60-67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对我国药典中已经公开的传统的中药品种提供了新的保护模式 ,它不但对擅自仿制行为、泄密行为、伪造保护证书等证明文件进行生产、销售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而且规定了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企业在保护期内取得生产被批准保护的中药品种的特许权 ,这是一种新类型的知识产权 ,亦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凡未取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企业 ,未经许可或未履行法定的仿制审批手续 ,擅自生产被保护的中药品种的行为 ,若企业不享有生产该中药品种的合法在先权利 ,则其行为构成侵权 ,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等侵权民事责任。合法在先权利可以成为中药品种保护侵权诉讼中的抗辩理由。  相似文献   

5.
在WTO法律框架内的TRIPS协议是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成果之一,并成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领域中的新制度。TRIPS协议涉及知识产权的方方面面,除了对商标、地理标志等智力成果的保护制度有新规则外,有关专利保护规则也颇具特色,本文分析了中药保护的可专利性以及TRIPS协议下药品专利制度及中药专利保护的难点,提出了中药专利保护的建议,以实现对中药知识产权合理、正确的保护,使中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解决中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离不开国际化因素的考量,但是国际化并不能等同于西方化,尤其是美国化的西药审批及保护标准,这是中医入欧盟零注册危机给国人的最新启示.从专利特别保护、传统知识特别保护及公用知识无保护三种主要路径对中美中药市场竞争的影响出发,应用实效方法论的重要工具博弈均衡理论,对中美中药及植物药保护的不同选择路径不同利益效果作了对比性的数据及逻辑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对中药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的最佳选择应是理清中药作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地位,而促进美国对植物药的专利化具备利益的可行性.建议在构建国内中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专门法律制度的同时,创建性地促进中药的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以及相关国际公约的修改.  相似文献   

7.
中药专利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药本身具有一些特殊性质以及现阶段的技术限制,现有的保护中药知识产权的制度与法规对中药保护乏力。如何攻克制度上的冲突,以适应现有知识产权制度,探讨更为科学客观的中药专利侵权认定标准是为必要,从而对现行中药专利保护的不足起到修补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专利实质要件之一的非显而易见性入手,首先阐述非显而易见性的内涵,引出中药专利保护的“困境”,然后从非显而易见性审查步骤和间接证据两个方面论述非显而易见性不构成对申请中药专利保护的障碍。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为中药专利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历史渊源:扶植国企为初衷 1984年我国制定《专利法》时,根据巴黎公约关于成员国有权按照本国实际情况,对专利保护的技术领域作出限制性规定的保留条款,以及考虑到许多国家均未对药品、食品和化学物质给予保护的通行做法,我国也将药品排除在专利保护范围之外。由于当时我国《专利法》不承认外国药品专利,我国企业可以自由仿制国外的专利药品,以提高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品种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强药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成为医药企业的共识。中药是目前我国在国际上占有优势的少数学科领域之一,而国外的制药大企业逐年加大对我国中药品的出口,因此,研究中药专利平行进口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以利益平衡为支点,论述了利益平衡论在专利中药平行进口问题研究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专利中药的平行进口法律制度的确立,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节奏,合理平衡民族中药工业和国外专利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罗霞 《知识产权》2020,(2):39-47
美国对植物品种通过授予植物专利、实用专利以及植物品种保护证书,对育种者提供多重保护。欧盟对植物品种制定专门立法进行单一保护,对植物品种之外的其他植物通过判例明确给予专利权保护。澳大利亚对植物品种亦实行专门立法保护,但比欧盟自由,并不排除植物品种的专利申请。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植物育种技术成果的专利权保护,提出中国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应当对植物品种以外的植物给予专利权保护,为植物育种科技创新提供知识产权的大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一、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产生的背景(一)原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对中药品种的保护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是有限。在《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实施之前,我国已有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中药品种进行保护,如专利法、商标法、药品管理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但由于中药药方经过长期演变,只有少数品种符合上述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条件,大部分品种仍然无法得到保护,需要国家制定专门的法规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草药是我国的一笔巨大财富,保护中草药的知识产权是当代中国人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中药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护、行政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除运用现有的办法外,应着重改善和加强中药的专利保护,利用高新技术解决专利侵权不能认定的问题,加强用地理标志对中草约的保护,探索将中草约作为传统知识进行保护,从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保护中草药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冬 《河北法学》2012,(1):70-71,72,73,74,75,76,77
解决中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离不开国际化因素的考量,但是国际化并不能等同于西方化,尤其是美国化的西药审批及保护标准,这是中医入欧盟零注册危机给国人的最新启示。从专利特别保护、传统知识特别保护及公用知识无保护三种主要路径对中美中药市场竞争的影响出发,应用实效方法论的重要工具博弈均衡理论,对中美中药及植物药保护的不同选择路径不同利益效果作了对比性的数据及逻辑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对中药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的最佳选择应是理清中药作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地位,而促进美国对植物药的专利化具备利益的可行性。建议在构建国内中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专门法律制度的同时,创建性地促进中药的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以及相关国际公约的修改。  相似文献   

15.
当中国乃至全球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专利保护时,专利信息检索与知识产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国已于2008年将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为国家战略,这无疑为中国企业带来契机.面对挑战与机遇,企业在自主创新与研发上如何实现检索精准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最大化呢?本文将紧紧围绕专利检索与知识产权保护展开一系列的探讨,为读者"检索"出企业专利审查的首选工具.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创新中专利战略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鹏飞 《知识产权》2005,15(6):37-39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专利不仅是企业保护自身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占领市场竞争制高点的有力武器.实施专利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TRIPS与非洲植物品种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适用,植物品种保护已迫在眉睫。它特别提及了对植物品种的法律保护形式。27.3(b)规定成员国要通过专利、有效的基因保护制度或任何综合的措施为植物品种提供保护。协议要求,成员国可以不授予植物新品种以专利,但必须以其他专门法给予保护,不允许在这项智力成果的保护留下空白。在非洲,除了少数国家,植物品种保护的引进还是新奇事物。非洲国家在植物品种保护制度的设计方面进展  相似文献   

18.
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及遗传资源保护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的类别和属性着手,对其保护模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提出了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保密信息,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例如专利、商标、著作权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创新成果,制定追溯性行政法规保护社区知识和用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遗传资源的多层次全方位保护模式,重点分析了制定追溯性行政法规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原则,剖析了《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在保护传统中药方面所作的尝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建议。此外,还对各种保护模式的力度和期限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专利悬崖”的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从药品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入手,并结合大型制药公司的案例,分析研究利用专利布局对药品生命周期管理以延长专利药保护的方法,揭示了跨国制药企业利用专利布局缓解“专利悬崖”冲击的策略,为我国制药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针对跨国制药企业的策略,从专利制度设计以及企业应对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菊丹 《法学杂志》2018,(12):97-108
鉴于保加利亚在"一带一路"经济圈上的特殊地位,论文以比较视角分析了保加利亚知识产权制度与中国的差别,认为两国在著作权领域主要是权利内容的不同,专利和商标领域体现为申请程序与司法救济程序的差异,动植物品种与生物技术发明保护表现为保护水平的区别。不同产业的中国企业进入保加利亚从事商贸活动,需有针对性地关注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建议文化创意型企业重在考虑著作权内容及其保护期限,一般工商业企业应重视专利和商标的申请程序及司法救济,农业或农业加工企业应关注动植物品种权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