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高宏  邱奉兴 《工会论坛》2005,11(5):94-95
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关系到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的形成,关系到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成败。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通过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形势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适应社会的教育,提高毕业生思想素质,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庆市高校本、专科层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指出影响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以后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最终实现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就业率及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与时俱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用"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这一新的就业工作模式,代替原有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大势所趋.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适应就业工作的变化,改变服务方法、策略,实现共青团组织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青年的根本职能.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就业环境变化,助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需要.高校在教育实践中要构建大思政格局和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建立协同育人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信念、就业精神和就业动力.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就业市场的压力面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以而且必然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也必将成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不适应社会需要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公安院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现实,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培养的大学生已经过剩.其深层原因在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同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社会以及高校为大学毕业生求职提供的就业咨询信息服务等就业指导体系尚不健全.化解就业难,从根本上讲,是要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7.
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校办学理念、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在什么层次上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存量。学校正规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方式,要适应社会发展,把握市场需求,通过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逐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新体制。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主观或客观方面原因受挫,成为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引路人、贴心人,关心和扶助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对就业弱势大学生群体进行阳光教育,给予人文关怀,彰显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政府要制定就业配套措施,高校要开设好专业,加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积极提供就业信息,鼓励毕业生下基层、到西部工作,引导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关系分析以及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思想问题,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实践等,实现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对接,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性是高等教育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反映.但就本科教育而言,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性也并非与职业岗位“—一对应”,而是要以本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多样化适应职业岗位的多元化需求.实践中,本科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僵化、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雷同导致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就业的专业相关性不高.本科教育改革关键是要切实给予大学专业设置自主权,加强专业设置与改造,健全专业设置与改造的制度保障机制,提升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解决大学生就业,我国在实践中形成了国家政策支持、高校牵头搭建就业平台和毕业生自主竞争为主的就业促进机制。该机制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女大学生基于传统性别文化形成的就业弱势仍需要更为有效的社会支持,应该在社会性别的视角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女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从社会、学校和高校毕业生自身三个方面来探求其发生的原因,以科学发展观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原则,从推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拓宽就业指导的范围;教育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贯彻以学生为本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来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4.
于朝霞 《理论前沿》2009,(7):F0002-F0002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而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毕业生及其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国务院多次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自主创业必将成为今后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选择.因此,了解高校毕业生创业存在的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探寻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劳动就业市场的开放和我国就业体制的转变,严重冲击了我国原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如何疏通好毕业生就业途径,保证高校稳步发展就显得非常突出.高校的教育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及建立高校就业指导体制也就越发显得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一个社会新问题。据统计,2012年大学毕业生已超过680万,辽宁省2012年大学毕业生已达到26.4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越来越难的趋势。大学生创业在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和促进社会稳定等的历史使命。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以及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调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旅游高校毕业生职业适应阶段选择离开旅游行业等现实问题,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方面展开调查,了解毕业生的职业适应状况。调查发现,旅游高校毕业生在旅游企业就业需要职业适应期,但是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职业适应的主要任务是:胜任工作、角色调整、人际关系的处理。毕业生职业适应中存在如下问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职业适应标准不同、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对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提高旅游高校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教育对策: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系统;做实校企合作;改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旅游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党员参与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党员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结合,是高校发挥学校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有力统一,体现了高校作为党建基地和教育基地的双重身份。高校毕业生党员可以承担模范毕业生、信息联络员、朋辈职业咨询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四个角色。通过建立党员联系人制度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睿  李巍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6):256-256,F0003
中医院校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就业观念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其能否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并实现成功就业,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做好医学生的就业工作,通过对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学习,了解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结合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观调查,帮助广大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