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土地资源的功能上讲,主要有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上看,土地的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得以强化,而土地的生态功能却在退化。从大的方向上看,"建设用地不足就挤占耕地、耕地不足就挤占生态用地",这种趋势并没有大的改观。突出表现就是在发展空间上城市与乡村间、工业与农业间等的博弈,在发展权和用地指标上地方与中央间的博弈。为此,必须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发挥国土空间的规划管控作用,进一步明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为各类开发建设、生产经营提供平台、边界和依据。要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强化督察监督与执法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2.
"三旧"是指土地资源低效开发和无序建设背景下的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用地,"三旧"改造是城市低效土地二次开发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城市精明增长的重要内容。随着厦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愈加趋紧,土地问题成为制约厦门未来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厦门"三旧"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揭示"三旧"改造的目的和意义,探索如何根据"三旧"用地的特殊性选择科学可行的改造路径,最后对加快厦门"三旧"改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盛洲 《理论前沿》2004,(11):15-16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方在征地过程中出现了不按政策办事、个别地方甚至有法不依的现象和倾向。比如,有的地方打着建设各类“园区”的名义,乱占滥用耕地,使大批良田成为弃荒地,严重削弱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的征地时不给农民以合理补偿,不妥善解决农民的出路,导致农民失地又失业,危及其基本生计;还有的故意混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的界限,把大量经营性项目用地以公益性需要的名义征地,既妨碍了市场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又为腐败的滋生创造了条件。针对这些问题,今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  相似文献   

4.
《海南人大》2012,(5):65
海南省强化土地管理,主动作为,积极服务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于去年4月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措施》,从国际旅游岛建设用地保障、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等6个方面给予海南省20项含金量极高的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5.
土地改军,两个问题最重要,一是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二是农业用地流转。其实,在发达地区,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早就入市了,只是我们恐怕要追认。欠发达地区本身的地不多。我们要把所谓的公用土地、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统筹考虑,不能只做一个专门针对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政策。怎么统筹考虑?我有一个意见,就是把全国土地分成大的类别,比如划定农业保护区。  相似文献   

6.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长远看,也有着资源开发潜力大、土地费用低、劳动力廉价等优势。加快中西部开发,应从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政策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旅游土地资源因其稀缺性、独特性、区位性等优势,已经成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和支撑力量。目前,国家政策支持、国民收入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信息化建设都有利于盘活旅游土地资源,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乐山在规划、开发和利用旅游土地资源时要避免旅游土地资源利用的同质化,防止旅游土地资源利用项目虎头蛇尾,确保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机协调。  相似文献   

8.
改革工业用地出让和利用制度,必须把更大程度发挥市场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在出让方式创新和利用监管机制建设两个方面并行推动改革。前者旨在构建更具竞争性的用地出让市场,改革关键点是根据工业项目特点分类制定招标拍卖挂牌的具体方式,灵活调整工业用地出让年限,探索租赁和年租制等新型出让方式,整合和上移土地交易平台。后者旨在健全用地出让和利用的约束条件,改革关键点是强化土地税费和价格调节功能,严格各地区各类园区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监管,完善工业用地信息发布制度,确保用地出让和利用信息充分及时披露。  相似文献   

9.
以增减挂钩为核心的撤村并居工作,是为遏制近年来城乡建设用地"双增加"的趋势,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而实施的一项土地整理政策试点工作。政策试点实施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受到各方质疑。文章以山东、天津、河北等地撤村并居项目执行情况调研为基础,通过对政策执行中的正负效应及其发生原因分析,提出在以"压增量倒逼存量挖潜"的用地指导方针下,应通过完善项目退出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通过新社区的建设提升项目吸引力,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宅基地退出机制改革彻底解决宅基地高效利用问题,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与农民福祉增加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0.
能否搞好土地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正确区分和认识土地资源和土地价值。本文分别从征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和农村建设用地制度三个方面讨论土地资源与土地价值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对即将开展的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小产权房的制度根源及治理方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继明 《理论前沿》2009,(22):25-28
城市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土地政策及法律的模糊不清、农地制度安排中的不合理因素是催生小产权房的主要原因;对于那些违法违规占用农地开发建设的小产权房项目要坚决予以取缔,对于那些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上建设的小产权房,在政策上则要加以区分,要尽量利用经济手段、用科学发展的长远眼光来提出对策,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钟毅 《理论前沿》2008,527(14):28-29
土地利益导向机制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键点,要围绕“三个转变”的目标,完善“六项制度”,建立新型土地利益导向机制,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土地管理共同责任,破解土地资源稀缺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这一时代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尽管政策和立法均在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但受制于各种原因,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仍然处于非常低级的阶段。日渐兴旺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由于缺乏法律的支持,则一直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尽快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进行立法规制,并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14.
浅析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必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法律对之仍采取限制甚至禁止的措施。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确立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让农村建设用地走进市场,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产权房的帕累托改进及土地发展权配置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产权房的开发改变了我国以政府收益为导向的征地模式,其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又将利益分配导向了另一个极端。被列入违法违规的小产权房的开发,又加之政策、及监管的缺失,一直是政府面临要解决的紧迫问题。然而,对待大量出现的小产权房开发,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已陷入两难的境地。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将发展权导入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合理分配各方利益,实现社会总体的帕累托改进,可以彻底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现存的各种制度已形成创新性土地制度安排的基础,而在小产权房建设、土地征用费协商补偿的诱导下,整合各种即存的征地制度,建立我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已是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有效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近期,我国一批涉及油气行业的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其中,节能减排、安全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土地使用标准更加严格;税费政策有所调整,企业税费负担有所减轻;页岩气资源允许民营企业进入;规划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制造业务.这些政策的调整等都将对油田生产经营产生巨大影响.在客观分析这些政策基础上,提出了油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生产,合理规划,建立存量土地长效处置机制,加强技术攻关,加强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研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建设每年有限的用地指标产生了严重矛盾。在需要确保经济发展用地和坚守18亿亩耕地最低红线的双重压力下,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无疑是突破土地瓶颈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土地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为了能 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应制定城镇建设用地的相关政策,加强土地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推进人口城镇化,而现行的土地制度则是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最大掣肘,亟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和发展: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赋予农民土地用益物权主体地位;严格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替代土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户籍与土地制度联动改革;摆正政府土地管理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20.
将增减挂钩政策引入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本质上是一场由省级政府统筹、以土地指标为媒介、引导发达地区城市有序向特定贫困落后地区农村转移或分享部分原本属于城市地区土地财政剩余的政策实践过程,即土地财政再分配。从湖北各地实践来看,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为特定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有效满足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收缩背景下城市开发所产生的土地指标需求,同时有助于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湖北地方实践为典型代表的增减挂钩政策实践,混淆了超常规政策背景下扮演对口帮扶角色的区域补偿机制与土地价值本身。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增减挂钩政策的行政调控本质,合理安排指标交易规模,灵活把握政策要求,有效控制政策风险,充分发挥政策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