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犯罪也日益猖獗,尤其网络犯罪。以其高智能化、破坏大、作案迅速、取证难等与传统犯罪形成巨大的差异,对于现行刑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传统刑法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导致立法和理论略显滞后而与时代不合拍。文中对计算机犯罪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构成要件,对现行的刑法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2.
我国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特点与传统手段犯罪相比 ,计算机犯罪在犯罪主体、犯罪手法、犯罪证据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犯罪主体的智能性。这是计算机犯罪不同于传统手段犯罪的显著特征。计算机犯罪案件的行为人主要是靠其自身所具有的高智力和特殊才能去达到犯罪目的的。因此 ,这类犯罪分子一般均有较高的智商 ,而且具备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有的甚至已达到了相当精通的程度 ,真正拥有“一技之长”。(二 )犯罪手法的诡秘性。这是由于计算机犯罪的智能化所决定的。犯罪行为人的高智商、高技能必然衍…  相似文献   

3.
网络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犯罪猛增,危害巨大。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智能性、连续性等显著特点。网络犯罪的发生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要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采取措施,加以规治。  相似文献   

4.
网络诈骗犯罪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与运用中的“负产品”,从犯罪学的研究角度来看,它与传统诈骗犯罪相比在特点、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方面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犯罪也显示了巨大的破坏力。针对计算机犯罪的概念、计算机犯罪的主体、计算机犯罪的主观方面等理论问题,海峡两岸学者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本文试对海峡两岸学者有关计算机犯罪的学说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及其网络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在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便捷和利益的同时,网络犯罪的出现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互联网犯罪对于传统刑法理论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犯罪构成理论、传统的定罪标准、既遂与未遂、共同犯罪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正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们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犯罪类型及其概念——“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对于什么是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两者的关系如何,我国学界一直争议较大。从刑法学和犯罪学论域来看,“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的概念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网络犯罪“犯罪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发展 ,一日千里 ,计算机已从单机时代过渡到网络时代。网络时代衍生出的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形态———网络犯罪 ,已呈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络犯罪“犯罪场”与传统犯罪相比 ,在时空因素、被害人因素及犯罪控制机制弱化因素等三个方面具有特殊性 ,防控犯罪难度相对较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 ,它却如一把双刃剑 ,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 ,也为犯罪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土壤 ,已成为犯罪心理形成的新的归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 ,犯罪动机呈现多样化 ,使犯罪目的呈现不确定性 ,使传统犯罪呈现网络化。同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引起了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犯罪心理预测、预防技术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犯罪日趋严重.计算机犯罪与传统犯罪密切结合,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打击计算机犯罪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是提高计算机取证技术的水平.加强计算机取证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公安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情报信息主导侦查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与传统刑事犯罪相比,当前我国刑事犯罪专业化、流窜化、职业化、智能化、有组织化、高科技化趋势明显,刑事犯罪的上述特点对侦查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侦查手段例如现场勘查、摸底排队、现场访问等手段在应对新型的刑事犯罪已逐渐捉襟见肘,其工作的低效率已不适应信息化社会打击刑事犯罪的需求。如何改变目前侦查工作的被动局面,转被动打击为主动出击,从而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与精度,把“情报信息主导侦查”机制引入侦查工作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情报信息主导侦查”工作机制代表了一种最新的侦查理念和侦查方法,通过“情报信息主导侦查”工作的机制的实施,改变侦查工作被动出击、穷于应付的局面,提高侦查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的效率和精确度,以应对新的形势下侦查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由于城乡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 ,青少年犯罪的城乡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现象。据天津市 2 0世纪 90年代的青少年犯罪调查及相关资料显示 ,在城市、环城和农村三个地区中 ,作为联结城市与农村过渡地区的“环城地区” ,已成为青少年犯罪较为独特的地区 ,其较高的犯罪率与犯罪的暴力性特征相对明显。而从城市与农村地区青少年犯罪的比较看 ,犯罪人的年龄、性别、犯罪类型及被害人等方面的传统差异依然存在 ,异质性特征仍然明显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为谋取不法的经济利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现代经济犯罪的成因比传统刑事犯罪要复杂得多,经济体制改革、法制转轨.人口流动之类的社会因素均可能诱发各种各样的经济犯罪。经济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一起经济案件可能导致一个或数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一些大案要案涉案资金数额巨大,给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造成巨大损失;尤其是经济犯罪往往与腐败现象紧密相连,经济犯罪滋生腐败,腐败行为掩护经济犯罪,极易引发上访等集体性案件的发生,威胁国家政权的巩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法的不断发展,传统国际法理论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国家能否构成国际犯罪、应否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已成为国际刑法学界争论的激烈问题。国内外刑法论著中有关国家犯罪和国家刑事责任问题的观点大致有四种。确立国家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空间的无国界使得网络犯罪的刑事司法管辖界限变得模糊,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使传统的刑事司法管辖的基础陷入困境。在确定网络犯罪的管辖权时应当对传统刑事管辖的理论进行发展和修正,确定合理有效的国内法管辖原则;同时加强国际司法协助也是解决网络犯罪刑事管辖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由于职务犯罪主体的特殊性,使得职务犯罪办案风险与普通刑事犯罪相比有明显不同。特别是当前职务犯罪呈现出智能化、隐蔽性等发展趋势,传统办案风险防控机制已不能适应侦查工作发展的需要。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应建立办案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完善风险防控的应激机制,并根据办案阶段和风险类型的不同,可呆取多种形式化解办案风险。  相似文献   

17.
将生态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理论成果运用于犯罪学领域,犯罪生态学得以重构,现代犯罪生态学由此产生。这是传统犯罪生态学理论的质的飞跃。从研究经济犯罪的角度审视,犯罪生态学的重构路径和学术价值在于:运用现代生态学学科概念、理论学说、观念体系,对犯罪现象、原因和预防进行分析;运用生态自我调适和自我控制的方法来减少犯罪产生的条件,达到从根本上抑制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也不利于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建议:健全适应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刑事实体法;健全适应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独立的少年法院。  相似文献   

19.
网络空间为网络赌博提供了温床,网络赌博的出现,意味着赌博已走出了传统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网络赌博既有传统赌博犯罪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高,作案手法隐蔽、手段多样等特点,又有互联网跨地区、跨国界、便捷快速的技术条件。由于刑事法相对稳定的特性,导致刑事法的发展落后于高科技的发展,在规范网络赌博犯罪方面存有不足,给现实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只有尽快完善网络赌博犯罪的立法,提出规制我国网络赌博犯罪的刑事对策,才能使刑法真正成为震慑犯罪的利器。  相似文献   

20.
未来西部地区刑事犯罪将呈现五大走势犯罪数量大幅上升,犯罪的质不断发生变化;犯罪重心整体西移;新型犯罪与传统犯罪并存,"五大犯罪"决定内陆刑事犯罪走向;犯罪"六化"特征更加明显;城市、城镇刑事犯罪将左右整个治安形势.面对即将到来的犯罪浪潮,西部地区刑侦工作暴露出明显不足.为此,西部地区刑侦工作必须在观念和行为方式、犯罪测评体系、科技运用、队伍专业化程度和队伍素质结构上作出重大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