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的重要理念。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1],2016年和2023年,“树立大食物观”分别被写入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2]。简单来说,“大食物观”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内涵:一是确保粮食保障的基础地位;二是注重食物品种的丰富性;三是突出广泛多样的食物来源[3];  相似文献   

2.
<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一个由多种监督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党和国家监督治理效能不仅取决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自身的健全和完善,更取决于系统内部多元监督主体之间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合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1]审计监督作为独立的、专门的经济监督主体,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优势。“随着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深化,审计过程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单方面的过程,而表现出一种互动的倾向”。[2]换言之,审计监督与民主监督在监督内容上互相补充、在监督方式上互为助力。监督内容上,  相似文献   

3.
刘琳  胡越 《重庆行政》2023,(5):82-85
<正>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党校初心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得以广泛运用。从教学实践来看,一方面,案例教学具备激发学员思考[1]、强调双向交流[2]、坚持问题导向[3]、重视能动性和实践性[4]等优势;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突发事件标准体系作为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的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1]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特别提到:要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加快推进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国家应急救援等领域标准建设,抓紧完善国家重大安全风险应急保障标准。构建多部门多区域多系统快速联动、统一高效的公共安全标准化协同机制,推进重大标准制定实施。[2]因此,深入研究突发事件应对标准化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数据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是国家基础性权力的一部分,数据即权力。借用控制权理论,将“数据即权力”操作化为三个要素:数字指挥权、数字督导权、数字考核权。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浙江省“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整合过程为案例,围绕三个核心要素,对数字平台建设中的部门博弈与整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平台代表着部门权力,是权力的聚合点,很多部门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展开权力博弈。然而,博弈产生的权力分散化、治理高成本与低效率问题,使得数字平台建设从博弈走向整合。数字平台的整合遵循着从分权到集权的逻辑,整合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具有阶段性。每次数字平台的整合,部门之间围绕数字权力都重新进行激烈的博弈,最后权力会重新分配调整,数字平台也会随之迭代升级。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1]2021年7月14日,欧盟正式公布了“减碳55%”的一揽子提案(Fitfor55package),其中提出欧盟将构建“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CBAM)。[2]2022年12月13日,欧洲议会与欧盟委员会达成临时协议。根据该协议,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进入适用过渡期,在过渡期内进口商的义务仅限于向欧盟有关机构报告,而当欧盟确定过渡期结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适用后,欧盟成员国将对不符合欧盟环境标准的某些进口商品征收额外的碳关税。临时协议还规定,欧盟专门委员会将在2027年底对碳边境调节机制进行全面审查。[3]  相似文献   

7.
<正>边境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说关乎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1],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的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2]的表述强调边境安全和边疆发展的关系;201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加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意见》则具体规定了分工与联防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董宇 《重庆行政》2023,(2):61-6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列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五项重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1]。基层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是国家政权直达基层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国家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场域;基层社会治理既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对有关事项进行规范和调节的过程,也是社会自我服务并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2]。因此,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须立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宏大背景,关注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的衔接与互动,从理论上厘清其内涵和外延,从现实发展中探究其困境所在,进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以“一网协同”为重点的数字化建设为提升政府部门协作水平提供了可行途径。以“数字化建设缘何可以提升政府部门协同水平”为研究基点,基于组织边界理论,考察G省政府部门的协同困境及“一网协同”数字化建设发现,数字赋能政府部门协同的本质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政府部门的主体结构、互动关系、行动空间、制度权责与业务流程边界,使各部门能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在数字空间中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互动,实现决策协同、管理协同、绩效协同和行动协同。在推进技术发展与组织变革理论讨论的同时,也从技术发展、制度创新及组织建设三个方面为推进政府部门数字化建设、提升组织业务协同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党的自身建设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作风问题的集中表现,要作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解决”[1]。虽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钉钉子的精神纠治“四风”,但是“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2]在四风问题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需要更加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具有反复性、复杂性、变异性等特征,不容易被解决,并且常常以“好”的面目出现,甚至在新形势下还会出现其他变种,而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也是相伴而生的,二者虽表现形式不一,但根源一致且互为表里,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3],这两个问题对党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都存在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对基层工作有极大影响,严重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影响基层工作的成效。因此,深刻分析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内在根源,对其精准画像,从而精准谋划整治对策是为基层减负的关键,也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蔡聪裕 《电子政务》2023,(11):81-93
政企合作在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理论界亟待对已有成功实践进行分析。基于广东省“粤省事”系列平台建设的实践,采用扎根理论尝试构建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的政企合作模式。研究发现,在该政企合作模式中,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互动目标是政企合作的驱动力,政企互动目标通过互动机制作用于政企的互动过程,该互动机制体现在:“牵头组织”的统筹机制、混合型组织的多维制度关系内嵌机制、“项目处置”为中心的治理机制、数字生态价值网的共建机制。提炼了以混合型组织为载体的多元主体型政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样态,以此解释政企合作的本土化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的数字政府建设提有益参考,并丰富公共管理学政企合作领域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起步阶段尤其需要有效的组织领导作为内驱动力。理论上,行政权力在纵向层级整合力度的强弱与横向功能协调程度的高低不同,组成了不同的领导结构,由此也形成了松散治理、权威治理、合作治理、协同治理等四种基本的治理类型。实践中,渝、桂、黔三地正在推行的云长制,作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领导机制,塑造出了权威治理模式,其以超强的纵向整合使得数字政府建设避免陷入松散治理的境地。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权威治理模式在横向多主体功能协调方面的缺陷开始显现。因此,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应秉持整体性政府理念,通过纵向提级推进全国协同并通过横向联结推进多元协同,强化云长制在横向沟通和协调的程度,建立协同治理模式,为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提供组织保障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并将这一区域重大战略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三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从夯基垒台迈向整体成势,但跨区域问题的复杂性、广泛性和突发性,使得地方政府仍难以避免治理“碎片化”问题。[1]基于此,文章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框架,多层次阐释整体性治理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耦合性,多维度分析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政府协同治理的现实掣肘,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公安大数据战略的不断推进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安大数据已成为公安实战的重大支撑资源和动力引擎。警务模式已逐步由被动应对式向主动防控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公安大数据人才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不断升级的实战目标和为全社会提供更可靠安全服务的愿景,业已成为培养更高素质公安大数据人才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整体政府理论涉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与沟通,也涉及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协调与整合,旨在克服当前政府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制度结构和部门自我中心主义,提升政府处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整体政府理论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央视大火"应急处置中地方政府与驻地中央机构的互动过程,考察不同层级政府间合作的利益协同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责任分担机制、信息沟通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合作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平台”是数字政府的关键组成部分。已有研究主要从宏观的组织属性、技术效率两个视角展开分析,很少以微观行为视角探讨平台推动政府回应社会的深层机制,从而忽视了科层与平台互动共生的行为机制及其表现。基于科层与平台的互动逻辑构建了“流程式整合”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透析Y市“一接就办”平台实践经验,探究平台运作、科层组织行为与复杂社会治理的关联逻辑。研究发现,面对复杂社会诉求,平台通过工作流程的生产、运行、办结或重启的完整闭环“统合”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行为,驱动条块组织围绕诉求调整职责、展开协作,吸纳社会参与诉求反映和监督评价,由此调适政府组织间关系和激发社会参与活力,实现复杂社会的回应性治理。研究结论为分析科层与平台的互动共生提供了一个“流程式整合”理论模型,可为深化平台实践探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必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如何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前提下,推动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海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寻求平衡,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已有文献来看,关于海南省生态的评估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有的学者从区域出发,对海南省滨海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1];有的学者对海南省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2]等等。但总体来看,关于绿色经济发展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大多采用熵值法[3]来开展研究,熵值法的不足在于指标权重受到较大的主观影响。为此,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包络模型绩效评估,对海南省18个市县(三沙除外)开展绿色发展绩效评估,以期在建构一套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绩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为推动区域绿色发展提供政策性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龙  王娜  李辉  王娟 《电子政务》2023,(5):76-87
基于内部横向视角推进政府数据跨部门协同治理,是深化政府数据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采用文献综述、理论推演、案例分析的方法,按照“协同动力-协同目标-协同反思”的研究逻辑,剖析政府数据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理论内涵,分析其基本过程和作用机理,并结合上海市等典型案例地区的政府数据治理实践进行应用检验,综合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横向视角下的政府数据跨部门协同治理是以建立协同治理格局为目标的实践变革,由“组织设计-制度安排-技术保障”多维动力要素驱动,受到来自组织运行、制度表现、技术嵌入等多重障碍因素阻滞,应重点采用完善组织环境建设、优化数据治理协同制度和创新治理技术工具应用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徐双双 《重庆行政》2023,(1):103-10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要实现全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农民这一群体至关重要。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虽不断提高,但农民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却受到忽视,呈现单一化和碎片化的短板。随着这一短板逐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文中提出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农民精神生活的改善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无法回避的问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从侧面反映出乡村振兴的成效。因此,研究促进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改善农民精神生活品质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筚路蓝缕、踔厉奋发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