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具有深厚的内在逻辑基础。从理论逻辑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坚持正确的历史认知以及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深厚理论基础。从实践逻辑基础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构筑的精神谱系、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对未来发展的科学谋划等从实践层面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现实底气。从历史逻辑基础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文化根脉,培厚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2.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自信内蕴的本体问题,意识形态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硬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都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深化意识形态建设来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导航定向、凝心聚力。着眼思想文化多元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增强文化自信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和价值内契性,从而不断开辟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筑牢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发展的过程,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发挥了开启作用。基于对历史实践的深刻反省,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给出的一系列回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概念以丰富的内涵挺立起来,成为贯穿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原创性成果。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的30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化过程演绎了同一个理论主体形成和成熟的思想发展逻辑。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邓小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概念,搭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框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继承邓小平留下的思想和政治遗产。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熔铸了文化自信丰厚的历史底蕴、鲜亮的文化底色和科学的时代涵养,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坚定文化自信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提出的,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文化立场、中华文化认同、文化发展形式、文化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艰辛探索的中国发展道路历史。在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范式,坚定地选择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从而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奠定了现实根基。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探索,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认同,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时代延伸。历史和实践表明,现代化进程中所实现的每一步飞跃都强化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不断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厚重的历史根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内在的思想特性,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人民大众广泛认同;从价值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政治凝聚、经济服务、社会整合、价值引领等重要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奇迹。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信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增添新的"亮色"。  相似文献   

8.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开拓进取,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具有丰富内涵: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理论自信,坚持独立自主,坚定历史自信,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发展的百年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百年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场域和动态时空中得到与时俱进的运用,具备了中华民族的特征、时代的特色和实践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人紧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逻辑主线.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不断保持着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使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机契合,在良性互动中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作了系统阐述,更加坚定理论自信、坚持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68.叶小文: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历史文化传统决定道路选择。中国的未来决不是西化,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决不是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其重要原因在于文化基因的不同。——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第二课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全方位解读,只有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系,才能引导学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更好地用中国理论去解读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这些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中国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精神基础,以历史与现实成就为依据。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存问题的症结在于文化自信不足,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伦理品质的挖掘不够、对走独立创新的学术发展道路的信心不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当其冲需要提升文化自信,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开放的心态扬弃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不良社会思潮故意歪曲事实并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对时代新人坚定道路自信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我们要加强对时代新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升其认知能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巩固道路自信的文化基础;加强历史观教育,坚定时代新人的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是深度融合、有机统一的。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和内核所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的红色文化、现代的先进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党的十九大将文化自信写进了党章,体现了我党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一样具有高度自信。我们必须从国家价值目标中审思文化自信,从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中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认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框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根本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坚持自信自立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形成的科学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精神特质。新时代自信自立的提出,经历了长期以来多组概念的不断演化及内涵变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时它契合了克服新征程上各种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具有深远的宣传和研究价值。新时代自信自立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融合性概念,其中包括坚持自主自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自尊自信,展现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坚持自力自强,迎来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大众化问题不容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大众化既是理论传播的过程又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其价值意蕴体现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有利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有利于民族文化自信的树立。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百年中国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增信,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促进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凝聚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革命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