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浅泽 《中国人大》2012,(13):7-7
食品安全如今成了中国人痛彻心扉的话题。每当曝出一个又一个黑心食品新闻时,我们不断地感叹黑心商人的超凡想象力和道德底线,易粪相食,还有比这更令人作呕的现实吗?为何中国食品安全沦落到如此境地?信仰缺失?道德沦丧?  相似文献   

2.
道德迷局 在当今“道德滑坡”的舆论纷扰中,食品安全危机、官员腐败、政府不作为、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等社会问题,令人扼腕叹息。但与此同时,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道德模范”的出现,又不禁让人心生温暖。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公众最反感哪些失德现象?怎样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条件及动力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文阁 《湖湘论坛》2002,15(1):32-36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是道德以“实践—精神”方式把握世界的必然环节。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个体内化社会道德从而产生、形成、发展和完善自身道德的过程。哲学、伦理学及其它实证科学早已证明,道德不是个体先天就有的,一个人生下来并不具备什么道德,那么,道德何以在个体生存活动中出现,又如何成为个体的一种内在的基本素质?推动个体道德发生的动力系统是什么?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道德的本质,更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创设激发独生子女道德发生的道德环境。一关于个体道德的发生问题,从…  相似文献   

4.
对于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关系,可以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基本的事实是,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市场调节不能替代道德的调节作用。要明确这一点,就必须具体分析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市场调节有没有局限性?如果有,又存在哪些局限性?第二,道德调节能否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如果能,什么样的道德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一、市场调节与市场失灵对于市场调节的作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有一个认识过程。相比之下,西方市场经济的历史比较长,对市场调节的作用有着比较完整的认识。而在我国,对市场调节的认识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在过去的计划经…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法学始终的一个经典问题。关于这二者关系的说法可谓是林林总总,莫衷一是。德国法学家耶林亦曾经将之比喻为法学中的好望角,一凉涛骇浪,难以驾驭”。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庞德院长阐述了他关于法律与道德的看法,无疑是一次跨越比利牛斯山般的尝试。如何处理合法的道德恶行?又如何处理从实在法看是非法的、但在道德上却是可以证成的行为?对此.哲学界和法学界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故此,很有必要在剖析实证法的道德困境之基础上,探讨道德理念对实证法的重塑。  相似文献   

6.
最近频频出现的道德失范事件,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追问:应当如何拯救我们社会已经显得疲惫脆弱的道德?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已经持续了几千年。春秋末期,礼崩乐坏,那个时候的人们就开始追问这个问题。以后,  相似文献   

7.
从“扶不起”反映的群体无意识到频繁出现的“最美”现象中人性光辉的绽放,从染色馒头、郭美美事件引发的社会信任危机到欧兴国老人“活着要为牺牲的战友守墓”的执著坚守,从两岁女童小悦悦两次碾压多名路人从她身边走过却未施援手到拾荒“老太”毫不犹豫地伸手施救,从屡屡发生的道德事件到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道德注定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话题。面对冰火两重天,人们扪心自问,是社会太坏,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善良?是权力太蛮横,还是我们自己太漠然?是企业太强硬,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坚强?不管怎样说,从社会道德建设的角度看,民众关注和讨论道德问题都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充分说明大家对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期待和信心。那么,当前社会的道德状况到底如何?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现状?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又如何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贡献力量呢?本刊特别策划推出此专题。  相似文献   

8.
田佳  孙博 《前沿》2012,(6):55-56
关于道德的本性问题,关系到道德的起源和目的——道德究竟如何产生?人为什么需要道德?道德究竟是工具还是目的?从古至今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笔者试图寻找道德的起源,从而尝试性给道德以一个新的界定,最终力图陈述制度伦理出现的必然性以及研究制度伦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晏智杰 《传承》2011,(7):71-73
市场经济和道德情操是什么关系?这两者是相互排斥、对立还是相辅相成?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不能树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情操?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应该树立怎样的道德情操或规范?  相似文献   

10.
道德的由来     
《精神文明导刊》2007,(8):62-62
道德是怎么出现的?人们为什么会遵守道德? 信仰是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在约束。人无信不立,社会没有了信仰必然导致道德溃散、人心迷失。人心散乱的原因在于信仰缺失。如今社会,贫困不堪忍、富贵不幸福。不少人成成惶惶,不知所往。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道德观念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建立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当前的道德状况及其趋势是“滑坡”还是“爬坡”?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是否两律背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德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陈冬梅  钟祥胜 《群众》2013,(7):41-41
“莫文隋”、江海志愿者、爱心邮路、赵小亭、周汀疆、宋英、胡汉生……这一个个“凡人善举”汇聚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在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意识目渐多元化的今天,是什么力量使这些先进典型在南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又给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法律的目标应该是“扬善抑恶” 《新周刊》:你如何看待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危机? 郑永年:什么叫社会呢?一个人不叫社会,三个人以上叫群体,群体要想生长在一起,就需要道德。没有道德的群体不叫社会,没有道德个人是生存不下去的。《新周刊》:道德国度却面临着道德危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及道德嬗变探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及道德嬗变探源杜培在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道德的嬗变愈演愈烈。那么,道德何以失范?道德嬗变的根源何在?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探讨,以求教于同仁。一、道德失范和道德嬗变的历史根源和历史沿革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  相似文献   

15.
自休谟提出“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命题之后,如何诠释道德的实在性及道德认识路径成为认知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任务。《论语》作为儒家的首要经典,其开篇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仅蕴含了对道德实在论的确认,同时也通过“学”与“乐”的关系阐述,使情感体验成为道德认知的有效通道。另一方面,通过“君子不愠”避免使儒学陷入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泥潭。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可是,在理论上,为什么认为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相互排斥的观点不绝于耳?为什么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腐朽道德观念在一些人那里很有市场?在实践中,为什么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一手总是硬不起来?为什么有些人的道德行为无所适从,陷入两难境地?笔者认为,之所以存在上述种种现象,其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理论、道德规范本身不完善,在一些方面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完善社会主义道德的新思路,使社会主义道德逐步完善起来。一、…  相似文献   

17.
《青年探索》2008,(4):87-87
你知道新时期广州人的精神是什么吗?你知道广州城市形象如何体现吗?这些问题市民可在网上展开大讨论,并与道德模范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同时在7月中旬,广州将开展“百城市道德模范巡讲网上行”活动,这个活动将组织“全国道德模范”钟南山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奖者赵广军、2008年广州市党员道德模范、“羊城公德公益百星”等道德建设典型开展各种类型的宣讲展示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1,(9):44-44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48周年纪念日,40多年来,雷锋的事迹在祖国大地到处传颂,雷锋精神已成为亿万中国人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一面旗帜,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相似文献   

19.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这是19世纪末严复译介《天演论》时提出的主张。在这位思想先驱眼中,中国人的道德的革新,是国民现代化的三大重要任务之一。“新道德出焉,而新民出焉”。20世纪初,戊戌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张扬“新民说”的梁启超先生也曾对比中西,认为不仅要启迪“民智”,还要革新“民德”。21世纪初的今天,草根力量在推动中华民族道德复兴的过程中又为其注入了怎样的时代内涵呢?  相似文献   

20.
李晓红 《求索》2008,(5):56-58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伦理是关于道德的理论,伦理的道德基础是建立在我们现实社会之上,而网络伦理的道德基础是建立在网络社会之上。如何理解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与我们现实社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在网络社会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伦理是现实社会中的既有伦理还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既有伦理迥异的新的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