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海 《辽宁人大》2010,(4):44-45
近年来辽西某县农民群体上访的原因何在?笔者对检察机关受理的信访案件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的看,农民群体上访案件所占比例较低,但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却很大,严重影响到当地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陈齐放  郑亚 《现代人事》2001,(10):34-35
最近,笔者下乡搞调研,听到了这么一件事,某村干部擅自取消了一村民承包集体鱼塘的合同,致使鱼被哄抢,损失五千多元。这位村民反映到乡里,乡里袒护那个村干部,这位农民上访两年未果。更为荒唐的是,乡长竟然在这位农民的上访材料上作了“到月球上找秘书长解决”的批示。  相似文献   

3.
张君  臧琼  承刚 《民主与法制》2010,(14):25-25
河北省刑台市农民胡羊群、孙书平、郭新山因上访被关进精神病院的遭遇由《民主与法制》杂志2010年第3期刊发后,引起强烈反响。3月8日上午,胡羊群等3名受害人拟向沙河市法院起诉,状告沙河市第二医院(即精神病院)的侵权行为,但却遭拒。  相似文献   

4.
肖简 《楚天主人》2010,(9):38-38
经记者采访核实,湖南永州双牌县农民何吉上因举报村支书侵占退耕还林款并多次到县委、县政府上访,被双牌县委认定为"聚众扰乱国家机关秩序""非法煽动组织他人上访""威胁侮辱接访干部"。在检察机关认定其不构成犯罪后,双牌县委书记却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向永州市公安局签发函,要求对何吉上"依法予以"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5.
<正> 上访,不断上访,作为全省信访大市,上虞市的领导着实为没完没了的上访头疼——1998年该市信访量居全省第二位。“上访大市”的农民因何上访?原因几乎都与村财务问题有关,东关镇镇长许世根上任第一天就接待了6批上访者,上访的原因全是反映村财务问题。可是,当记者6月下旬到上虞采访时,无论是市领导、机关和乡镇干部还是普通农民,谈起农民上访却都表示已是“过去的事”,今天,农民上访已经很少了。即使有,反映的也是历史遗留问题。“2000年我们市的信访量已排到全省第四十九位了呢。”上虞市农经委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从第二位到第四十九位,2年时间,反差如此巨大,原因何在?原因在于该市推行的一项改革:村级财务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的会计代理制。  相似文献   

6.
周立民 《半月谈》2005,(3):58-60
为了讨回当地县政府欠的29万元吃喝招待费。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农民张子海1996年开始踏上了漫漫的诉讼、信访之路。8年多来。他被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个法官屡屡欺诈.还遭到区检察院反贪局领导的横加勒索。为了支付上百次去北京和合肥上访、打官司的费用,他全家债台高筑。个人几乎走上了绝路。阜阳市中院这名法官目前已被阜阳市纪委双规。即将进入司法程序。安徽省人大一位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此案暴露出的农民诉讼、上访之难让人痛心。司法系统个别道德败坏工作人员的行径令人发指.必须抓住类似的典型案件一查到底。“立法为公、执政为民”才能落到实处。张子海这位敦厚得有些木讷的农民。一边流泪一边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辛酸经历:  相似文献   

7.
<正>连日来民众上访权被剥夺的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多起行政违法侵权接踵而来,这让人再次想到江西万载县"上访三次要劳教"的惊人官场雷语。上访人员为何被不断"公开处理"、"挂牌示众"?说来说去似乎只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非法上访"。比如富平县农民段定梅因征地补偿纠纷,曾将村组起  相似文献   

8.
一些群众在当地逐级反映问题,常因干部敷衍了事被置之不理。为讨个“说法”。不得不越级上访。而这样的越级上访常被基层干部视为“影响稳定”。于是,有的地方把“接访”变为“截访”,追堵越级上访的人。有的地方甚至用“越级上访就是违法”的标语来“震慑”上访者,使群众积怨越来越深。有的地方派出干部跟随越级上访者.一次耗时半个多月。为“稳住”上访户还花去不少钱。  相似文献   

9.
方娟 《公民导刊》2005,(8):39-40
今年64岁的陈庭秀是一位典型的上访“专业户”,几十年来,她曾先后72次上京,上访材料堆积起来足有半人高。“我一生中的一半光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一半是在北京火车站的屋檐下度过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固执的上访户却在去年突然息访了。  相似文献   

10.
劣质玉米种造成五○○亩育种基地几乎绝收。十二年间,二百六十二户农民多次上访申诉,但某些农业专家却将此案论证为『虫灾所致』,农民一审败诉。后经检察机关抗诉,人大常委会支持、监督,最终为受害农民讨回了公道。农民终于迎来了——  相似文献   

11.
赵晓峰 《长白学刊》2014,(2):106-113
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维权范式和治权范式都注意到在官民互动博弈的过程中上访农民的"正当性言说"非常复杂,基层政治正在迈向"博弈性政治"的发展阶段。借用场域理论,综合两大范式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出农民上访诉求的三层分析法:农民的初始性上访逻辑主要体现为求援型政治;官民互动中的农民上访逻辑正在从"抗争性政治"向"博弈性政治"转变;而进京农民的上访逻辑则基本上又体现为求援型政治。因此,农民上访问题的研究,应该区分出研究对象所处的实践场域,场域不同,农民上访诉求的逻辑不同,折射出来的政治运作机制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民的公仆,为官一任,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是应该十分清楚的;该管的不管或管不好,不该管的却管了或管得有滋有味,十之八九是哪里出了毛病。   某地农民刘福民因妻女被拐卖找到镇派出所,要求惩治罪犯而屡遭毒打。刘为此上访十年未果。其所在县的政法委书记、法院院长、原公安局局长,分别在刘的上访材料上批示:“到银河系找外星人解决”、“到月球找秘书长处理”等。 (见 9月 21日《报刊文摘》 )  地球之外有无生命存在,外星人究竟啥模样,现在科学界并无定论,可见以上领导的批示纯属无稽之谈,抑或是一句“气话”。但气…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在国家发展的总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上访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影响农村稳定的社会“热点”,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来,农工党宿州市总支在安徽省宿州市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该市16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0万,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全市29个乡镇,1998年共104批次农民集体上访,涉及人员达3690人。无上访或一批上访人数…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由于一些基层干部不注意工作方法,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农民上访,直接影响农村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近来,笔者调查了十多个乡镇,并根据多年农村工作实践,认为解决农民上访问题必须摆正和处理好八个关系。一是指挥与指导的关系。指挥,遵从的是领导意志...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在城乡建设的动迁工作中时常有人上访,甚至出现群访。动迁,似乎成了各地引起大量上访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但在上海,却有这样一个在动迁过程中出现零上访的地方,这就是南汇区的老港镇。要说这里零上访的出现,我们一定要和大家说说南汇区老港镇的人大和这里的人大代表们。  相似文献   

16.
张君 《民主与法制》2013,(17):48-49
一起因警车追截造成被追车辆掉进水沟、乘车民工伤亡的三省连环案。虽经多名受害人两年半时间的上访、诉讼,却至今没有说法,维权之路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17.
上访是宪法上规定的一项公民权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项权利却不时被地方政府予以限制。上访权作为一项国家不得限制或克减的公民权利,立法机关只能通过立法对公民上访权利具体化,给予公民这项权利一个制度上的保障,但不得对这项权利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8.
民意是个宝     
7月16日这一天,刘云耕同志到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随机取来群众来信17封和接待前来上访的群众4批,又一次令人感动。但看到这两个镜头,对我来说,却并不感到十分意外。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坛》2006,(12):1-1
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政府副省长叶双瑜代表省政府作的《关于我省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情况的报告》。这本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却因蕴含“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这一命题而凸显出重大意义,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派系竞争导致派系上访的生成,而派系上访具有弱组织性、求援性、非政治性、目标的人格化和参与者的两面性等特征。与那些"为权利而斗争"的农民上访行为不同,派系上访的目的是"为利益而斗争"。派系上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村治精英,维系村庄内部权力均衡,但也容易导致村政混乱和村庄公共性缺失,增加基层治理成本,耗费国家治理资源。在学理层面,基于村庄派系政治的视角理解农民上访行为逻辑,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农民抗争问题的研究视野。在政策层面,这一研究视角有助于决策部门更为清晰地认识农民上访行为的深层根源。为有效治理派系上访,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资源分配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培育理性、协商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