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上,汪洋书记明确提出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战略构想,这是重庆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发挥城市带动功能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目标的实现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小时经济圈”的中心在主城。江北区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北岸,是规划发展中的重庆CBD  相似文献   

2.
杨矿 《新重庆》2007,(5):47-48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发展规划》是一个系统科学的战略构想。高度重视并力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互动互促,对于加快重庆“一圈”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重庆市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重庆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三大经济圈”和“三步走”的战略任务和战略部署。组织路线必须为政治路线服务,组织路线是政治路线得以实现的保证。重庆的市级部门局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为中央要求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服务,必须为重庆市委确定的“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三步走”  相似文献   

4.
渝北地处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近年来,渝北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于“服务城市、富裕农村、改善生态”的战略定位,围绕“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总目标和“一区三带十基地”总布局,坚持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模式为路径,以龙头企业和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着力建设重庆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在2006年12月,由国家作出的统一的战略部署;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也是在2006年12月,由重庆市委汪洋书记首次提出的未来十几年重庆发展的战略蓝图。由于公共交通是关系到经济圈以及整个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环节,也是更好地同时解决好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性环节,因而需要优先解决。  相似文献   

6.
陈林 《重庆行政》2015,15(2):82-84
重庆市长寿区作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大城市,是重庆公路、铁路的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是重庆特大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向三峡库区辐射的重要中继站.长寿发挥其综合优势,坚持打造“三地一中心”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建设化工产业基地、都市绿色农业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重庆物流基地的“四基地”战略定位.截止2014年12月,全区机动车保有量为143544台,比2013年同期增加10.37%(其中汽车总量94376台,摩托车48669台).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收入的快速提高,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轿车普及率将会逐步上升.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以汽车产业链为中心发展商贸物流助推长寿经济,浅谈一些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谭新生 《新重庆》2007,(6):20-21
重庆直辖十年.今天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构建新重庆“一圈两翼三带”的生产力布局.即打造以主城为核心的“1小时经济圈”.拉动三峡库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两翼”齐飞.建设沿长江、成渝高速、渝怀铁路的城镇和产业群密集带。石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渝利高速铁路通车后.与主城“1小时经济圈”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重庆行政》2007,(5):13-15
面对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新形势、新机遇,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索一条科学发展、加速发展、协调发展新路子,有效对接成都经济区,重庆迫切需要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地,形成成渝经济区中的重要战略节点,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刻不容缓。一、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一)统筹大足县和双桥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国内外区域发展实践表明,以重点区域的快速发展带动其他地区发展,通过非均衡发展的路径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事关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协作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城口的重要战略机遇。2023年年初,重庆市委召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会,明确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和总牵引,释放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强烈信号。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作为10个合作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登明 《重庆行政》2011,(2):I0016-I0017
巴南区位于重庆主城南部,属主城九区之一,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层。是重庆南部新兴工业大区、都市宜居区和重庆特色专业市场群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1.
正潼南地处重庆、成都两座国家中心城市1小时经济圈交汇点,门户区位优势突出,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川渝合作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潼南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潼南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五届八次全会、  相似文献   

12.
<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提出,要在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上实现更大突破。璧山区作为成渝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要功能区,认真落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自觉承担“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重要使命,积极抢抓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机遇,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资源、技术、人才、金融四方协同联动,助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3.
《新重庆》2007,(4):F0002-F0002
重庆市委、市政府4月28日召开建设"一小时经济圈"专题会议,决定加快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力争将其打造成拉动  相似文献   

14.
<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重庆市委“一号工程”和重庆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市委着眼全国、全市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战略抓手,是加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战略空间,是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战略举措。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千年荣昌恰逢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肩负千钧重担的神圣使命,书写千秋伟业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5.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国家竞争新优势、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寻找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重庆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居于战略节点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把重庆的发展与国家向东向西开放新战略结合起来,在竞争中融入,在融入中发展。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科学定位,创新发展,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从而加快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连接重庆五大片区、十一大经济组团的重庆绕城高速于2009年最后一天通车,这标志着重庆正式迈入了"绕城高速时代"。这条绕城高速的建成通车,对实现重庆市"半小时主城,一小时经济圈,八小时重庆"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明确要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走深走实”。重庆市教育系统坚持“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教育有作为”,着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找准教育方位、在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伟大征程中明确目标定位、在推进教育强市生动实践中落实职责本位,充分发挥教育的保障、支撑、服务作用,积极探索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方法,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助推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切实增强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力和支撑度。  相似文献   

18.
环北部湾经济圈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毅  杨鹏 《桂海论丛》2005,21(6):27-30
在中国沿海地区,除了已经被人们公认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之外,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成长,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在形成第四大跨国、跨省区的经济圈即“环北部湾经济圈”。构建环北部湾经济圈对我国的地缘政治安全和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浙江发展新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为抓住世界经济危机蕴藏的战略机遇,国家制定了新一轮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以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带动京津冀经济圈发展,以长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东部沿海区域发展,以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引领南部沿海区域发展,以成渝经济区、天水一关中经济区建设辐射中西部区域发展,形成中国开放型经济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开创全市发展的新阶段,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我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建设三大经济区”。今后5-10年,三大经济区的核心就是建设都市发达经济圈。如何以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带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来支撑这一核心区域,我们认为,经过10年努力,到2010年,要在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即在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750亿元的基础上,完成3500亿元的GDP经济规模。一、创新思路,三区联动,三点辐射,支撑核心经济区重庆作为一个市却相当于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