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阮堂辉  王晖 《政法学刊》2005,22(6):62-65
证据法的出发点应该在于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在实现探求案件事实真相上,科学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发现案件事实并非等同于科学研究,在发现案件事实过程中应该受到一定的规制,这种规制除了来自于人权考虑外,历史环境也是事实认定方式无法摆脱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证据法的理性主义传统,既要求通过理性证明的方式去查明事实真相,而非诉诸神明和暴力;又不以追求真相为最高目的,而是将其视为实现正义的手段。这种理性传统,决定了法治国家证据制度具有求真、求善的双重功能,并将公正奉为首要价值,从而奠定了基本权利保障的价值取向。我国证据法学研究和证据制度建设正在经历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型,权利意识逐步觉醒。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应该将人权司法保障奉为证据法公正价值的核心内容,在贯彻无罪推定、不得自证其罪原则的前提下,确保刑事被告质证权的行使,发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证特免权规则对刑事被告基本权利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前言 诉讼的基础在于案件真相的究明或真实的发现。这一命题在当代可以说已经获得了超越各种法文化体系的一般意义。但是,如何查明真相、发现真实?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证诉讼制度、尤其是证据法制度在究明真相上的可靠性,以及人们对这种制度在发现真实方面的信赖性呢?与历史上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期尝试和反复实践紧密相关,在当代许多国家的刑事  相似文献   

4.
证据是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之间的媒介和纽带。证据法缺席的法律体系无法保证实体法通过程序法得到有效实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缺席的证据法则不能称之为良法。非法证据排除的价值趋向在学界争议众多,但一般认为排除非法证据至少体现了以下各种考量之一:对于案件事实真相的追求、对被告人人权和诉讼权利的保护以及对公共利益等重大利益的考虑。本文在国际公约的背景之下将我国现行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与国际公约、有关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规定相对比,试图指出其中的差距、反思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并对某些问题做前瞻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证据调查学的对象和体系何家弘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调查是与证据的发现、收集、评断和使用有关的各种调查活动的总称,是法律工作者和执法人员为查明和证明案件事实而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证据法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司法人员和律师在收集和...  相似文献   

6.
2012年4月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经人大表决通过,此修正案在诸多方面尤其是证据的诸多法条都进行了修改,其进步性得到了大多数法律人士的肯定,但是证人的出庭和证人的权利保障问题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证人作证的特免权"问题并没有具体明确地表述出来,仅在第188条中后半句有数个字的除外规定。证人作证制度是证据法制度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证人证言对案件事实真相的查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其理论研究为证据学理论丰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韩刚 《法制与社会》2011,(14):217-217
预审,是依照我国<刑诉法>的有关规定,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和收集证据查明案件全部事实真相的一项专门工作.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的预审工作,是收集和审查证据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做好自侦案件的预审工作,才能更好的查处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8.
罗力彦 《中国律师》2005,(12):47-48
交叉询问是英美法中最具诉讼特色的程序。由于法庭询问最精彩的阶段集中体现在对证人的交叉询问过程中,并在发现事实真相上显示了极为有效的作用,被盛赞为基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所创就的最大法律运作机制的美称。而诱导性询问正是交叉询问中对证人进行盘诘的重要的常规方法。由于交叉询问的目的就在于诱使证人说出有利于本方的事实,可以说没有诱导性询问的存在,交叉询问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意义。事实上,法庭交叉询问的魅力正在于在反询问中可以更多地提出诱导性问题。一、有关诱导性询问的概念所谓诱导性询问,是指询问者为了获得某一回答而…  相似文献   

9.
略论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证据理论,视证据制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如何保证司法人员能够正确认识案件事实,亦即如何保证其主观符合客观”,因此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我国证据制度的惟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1]实际上,证据法学不仅要研究如何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或争议事实真相的方法和规律,而且还要研究藉以发现事实真相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如何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程序正义的要求。也就是说,诉讼中的证明活动不仅要符合人类主观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而且还要强调用于发现事实真相的手段和方法的合理性、正当性、公平性。因此,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10.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经验法则是源自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中通过对客观外界普遍现象与通常规律的一种理性认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是适用法律的前提和基础 ,对事实的认定是基于证据法上就无数事实关系中选择其中最为接近其真实价值的事实。在适用法律上 ,经验法则不仅具有选择功能 ,还具有借助其合理的选择功能 ,并基于其合理的判断功能 ,而产生识别、发现具体法律规范的功能。就经验法则的实质性内涵而言 ,它毕竟属于一种生活经验 ,具有一定高度的盖然性。有鉴于此 ,在诉讼程序上 ,这就要求我国对推定和司法认知等这些与经验法则紧密相关的证据方式设置一种质疑机制 ,否则既无助于查明事实真实 ,又不利于程序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历史背景(一)概论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发现事实真相,这就是说,要查明是不是犯了罪,又是谁犯了罪。查清了事实真相——有罪或无罪——之后,就依法给予处理。一切刑事诉讼制度都以发现事实其相为目的,问题在于采用什么  相似文献   

12.
顾名思义,证据法是规范人类司法证明活动的专门法律。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证据法在我国并不受重视,只是随着近些年来司法改革的深入而浮出水面并走向彰显。人们普遍认识到,证据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法律部门。由于证据法发展的黄金期相对短暂,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证据  相似文献   

13.
四、利益冲突问题 按照立法机关的制度设计,无论是法院、检察院还是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忠实于事实真相”,“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追究”。而无论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还是侦查人员,都不得与案件或者当事人存在各种利害关系,或者存在其他足以“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关系,否则,他们就应通过回避程序退出刑事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14.
国辉 《中国律师》2003,(8):50-51
调查,即证据调查,是指律师和执法人员为了查明和证明案件事实而进行的证据发现、收集、核实等专门活动。它适用于律师、侦查人员、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仲裁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等的工作之中,上述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法律赋予其不同范围的调查取证权。我们要讨论的律师调查权,是律师的一项基本工作权利,是专指律师承办法律事务过程中,进行的有关发现、收集、评判、使用证据活动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新刑诉法关于刑事证据制度的诸多新规定,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据法具有积极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刑事证据法更加科学、规范、文明,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对《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证据制度的规定予以进一步完善。一是推动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重心从注重职权便利的需要向重视权利保障的转变。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往基于将证据视为公安、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的手段,比较注重从公安、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的职能需要的角度设置  相似文献   

16.
检察技术是检察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运用内部司法鉴定、文证审查、技术协助等科学技术手段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一项专业性业务工作。检察技术部门是检察机关中代表国家行使对技术性证据审查和监督权力的专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证据法以提高司法证明的精确性和实现证明结果的正当性为主要发展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度形式化司法证明程序。但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传统证据法赖以存在的哲学、社会以及法学基础发生了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当代证据法应重新确定理性的范围与实现理性的方法,更多关注证据法的协调功能而非认识功能,为更注重"实质"而非"形式"的司法证明提供正当化途径,使证据法成为一个开放的、可以不断发展的法律体系,使司法证明活动成为沟通立法者意图与社会现实需求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18.
吴洪淇 《证据科学》2012,20(5):534-544
证据法之谜是英美证据法学界理论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也是理解英美证据法制度演进的一条重要线索。对证据法之谜的解释在程序性层面主要有陪审团控制模式和对抗制控制模式两种命题。通过对两个解释性命题的梳理与解析,可以展现出英美证据法的多元程序性要素及其内在运作的机理,从而为我国的证据立法与证据法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法治如同一种粘合剂,将社会各部分安稳地维系在一起.它给人们提供了途径,以便事先知晓权利和义务,并可围绕其进行协商.我拥有某样东西,你想要得到这样东西.你就需要与我就其价格进行洽谈而不能肆意地侵占.因此,在这个重要意义上,法律实际上是赋予了人们自由而非限制.人们习惯上将法治的价值主要归结于对权利及其相应义务的描绘.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其模糊了某些同等重要的因素,即:没有争议的准确解决——换言之,若没有准确的事实认定——权利和义务便都失去了意义.证据法有助于准确的事实认定,是法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一部完善的证据法虽无法确保法治的实现,但却绝对是法治的必要组成部分.然而,构建完善的证据法绝非易事,因为证据规则属于诉讼理论的一部分;诉讼理论又包含于政府理论之中;而各国的政府理论可谓是千差万别.此外,对于如何最有效率和效果地寻找事实真相仍然存在分歧,且与之相关的是,当追求事实真相的价值与其它社会价值处于竞争关系时,孰优孰劣、如何取舍的问题也存在着分歧.最后,外行事实认定者(如陪审员)的参与会影响到诉讼程序的架构.总之,证据法至少要安置好五方面问题,即:架构问题、认识论问题、社会问题、管理问题和执行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污点证人”作证豁免是司法机关的权力,而不是证人的权利或特权,其与证人的拒证特权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该制度有利于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维护社会正义,实现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应当在借鉴其他国家做法的基础上,建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