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1,34(3):111-119
诉讼效率、实体公正、刑罚功能、起诉法定与有诉必审、相对合理主义构成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容许性理论基础;程序公正、被追诉人人权保障、刑事诉讼构造形成刑事缺席审判制度限制性理论基础。刑事缺席审判是在动态平衡诉讼观指导下确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制度本身体现了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基本价值的冲突与平衡。  相似文献   

2.
建构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斐弘 《人大研究》2003,(10):38-41
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 ,关涉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并重 ,关涉刑事司法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的价值趋向 ,关涉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冲突的权衡 ,以及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包斯琴 《前沿》2006,(12):108-109
在许多国家刑事程序中,都确认了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一规则关系到实体真实与程序正义,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冲突权衡以及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是人类对于刑事诉讼规律及违法取证危害性的认识日趋深刻的必然要求。本文在介绍国外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适用情况及我国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状况的基础上,从该规则的立法模式及相关问题的完善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目的和刑事诉讼价值是刑事诉讼理论的两大基本范畴,对二者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正义、秩序和效率是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冲突,刑事诉讼只能追求总体价值上的平衡。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彼此发生冲突时,应该在保护人权的前提下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中存在着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这种冲突在刑事强制措施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公民权利既需要国家权力的保护,又难免遭受不正当权力的侵害,因此需要实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在刑事强制措施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多体现在违法适用刑事强制措施上。文章从刑事强制措施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冲突的表现形式出发,试图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6.
洪芳 《前沿》2007,(10):158-160
我国理论和司法实践,都要求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作为刑事诉讼的目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保障人权无论是在立法中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没有达到与惩罚犯罪同样的高度,在二者出现冲突时,仍然将控制犯罪作为首要的目的和任务。这既是实践的需要,也与我国人们的主流价值观相统一。因此,我国应借鉴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做法从程序上对法官变更罪名权进行限制。原则上应允许法官变更罪名,但同时应注重对被告人的保护,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7.
史炜 《前沿》2007,(10):152-154
侦检关系的设置是否具有科学性,不仅关系到侦检体制,也关系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刑事诉讼目的能否公正、有效地实现。本文试比较我国与国外的侦检关系,从中发现弊端,来探析如何重构我国的侦检关系。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法是刑事诉讼活动的主要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立法者希望通过刑事诉讼程序的依法进行,最终实现的法律效果。法律和法律的目的只有通过程序的运行才能得以实现。关于刑事诉讼法目的的讨论,目前存在着“惩罚说”、“保障人权说”、“折衷说”等,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抑或保障人权?若从程序的视角探析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必然得出保障人权才是刑事诉讼法目的的归宿。  相似文献   

9.
一、对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研究的思考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目前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一)犯罪控制论:(二)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论:(三)刑事诉讼目的层次论:(四)自由与安全论:(五)消解冲突说;(六)刑事诉讼内外目的论。总的来说,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的研究在向更深层次方面拓展。但对目前的各种理论学说需要进行谨慎而理性的分析,以促进刑事诉讼目的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检察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了保障刑事诉讼和社会法益不再遭受次生侵害而短期内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刑事强制措施,具有司法程序保障和实体权利处分的双重属性,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是其职能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罪犯作为人、作为公民仍然享有受教育权。但在工具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罪犯的受教育权更多地被理解为接受特殊教育的义务,而没有把罪犯作为一个权利主体、没有赋予罪犯受教育的自由。对罪犯受教育权的价值进行解读,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罪犯基本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诱惑侦查需要采取暗示或诱导等手段,使侦查对象陷入一定的错误认识从而实施犯罪行为,所以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一方面是行之有效的侦查措施,另一方面是侵害公民权利的违法行为,诱惑侦查与公民权利保障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冲突必须要对诱惑侦查进行立法层面的规制,最大程度上减小对公民权利的侵害。确保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前提下达到打击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侦查概念作深入的把握,有必要进行类型学的研究。从侦查制度的性质看,分为权力抑制型侦查和权力主导型侦查;从侦查制度的价值取向看,分为人权保障型侦查和犯罪控制型侦查;从侦查程序的启动看,分为随机型侦查和程序型侦查;从侦查程序的运行看,分为职权式侦查和对抗式侦查;从侦查行为的方式看,分为强制性侦查和任意性侦查。  相似文献   

1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注重人权保障的现代社会,诉讼人权的保障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遏制非法取证行为,规范侦查权力的行使已成为国际刑事司法发展的趋势。当前,考量如何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成为重要课题。研究此课题,首要的前提就是要研究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有关理论,进而确立以基本人权保障理论作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隐私权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伴随行政权的不断扩张,人们发现对于公民隐私权的最大侵害是来自行政权的违法或不当行使,因此,建构隐私权行政法律保护体系,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就隐私权行政法律制度保护的理论基础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刑事诉讼法保留并完善了监视居住制度,将其定位于减少羁押的替代措施,新增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明确了其适用条件和程序,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但是,由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相配套的法律、司法解释不完善,实践中对具体问题理解适用不一,也存在法律规定模糊、执行难度大、变相羁押等问题。如何完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防止权力滥用,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保持平衡,是立法和司法实践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收养必须符合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并同时履行收养法定程序,才能产生法律效力。我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登记为形式要件,没有规定人民法院对收养行为的审查权,这与我国港、澳、台地区收养制度存在冲突,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收养的国家监督主义色彩日渐浓厚的趋势不相吻合。立法上有必要明确赋予人民法院对收养行为的审查权,取消收养登记机关宣告收养无效的权力。  相似文献   

18.
刑民交叉案件是民商事纠纷中出现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现象,对其处理程序模式的选择差异,蕴含着对相关当事人权益保护的是否公平与公正。刑法不能民法化,刑民交叉案件的本质是责任竞合,刑民界分的标准应采用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司法实践中应在对过于强调民权与情感处理模式进行法理反思的同时,以权益平衡保护为轴心塑造合理的刑民交叉案件解决之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19.
大陆法系将无因管理划归"债权法"范畴,其重点在于保护无因管理人的权利,与之对立的是英美法系,它从衡平原则出发,从保护"本人"的自由角度来考虑问题。正是因为二者的出发点不同,才为法律在处置无因管理人之报酬请求权一事上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思考路径:前者肯定了无因管理行为的积极意义,后者从权利义务的平等角度提出要防止管理权被滥用的可能性。这也为中国今后的民事立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并因之而加深对成立无因管理的道德基础与文化价值的理解,为最终解决管理人的报酬请求权问题提供正确的理据。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最广泛的基层民主的实践,其基本要求是村民自治体尽可能独立于政府的行政权力,同时村民自治体内部应当形成比较完善的民主决策机制。然而,村民在自治过程中亦存在着诸多权利冲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治体内部的权利冲突,另一类是国家干预村民自治事务引起的行政权与自治权之间的外部权力冲突。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我国的村民自治权往往难以落实。司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必须尽快确立村民自治的司法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村民的民主决策,并尽可能对村民自治体滥用自治权加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