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墨非 《北京观察》2010,(10):32-35
<正>"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农村,2008年10月,‘烛光行动'把我送到江苏培训学习,我第一次走出小山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在民盟中央今年8月底举行的"民盟  相似文献   

2.
李松  彭青 《世纪行》2008,(8):4-6
杨威在我最困难的日子里.是家乡父老兄弟支撑了我.是北京奥运这四个字驱动了我。我虽然不是第一次拿到奥运金牌.但是拿到北京奥运金牌的那一刻.我感到它好沉好重,它是祖国和家乡的力量所铸成.我希望它能让年轻一代记住:有梦想有奋斗就会有奇迹。  相似文献   

3.
拍摄手记     
阳红光 《人民公安》2013,(17):38-39
平江,是我梦魂萦绕的故乡!屈指数来.我离开家乡进入省城工作已有33年了。青青的山、蓝蓝的水、碧鄹的天、憨憨的故人,无时无刻不牵动我的心!然而,我对故土的眷恋,源于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家乡是块红色的沃土,家乡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里1921年就产生了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4.
热爱祖国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每个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行为。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唯有深深地爱我家乡,才能真正担负起建我家乡、兴我家乡的历史责任,才能使热爱祖国之心深深根植于热爱家乡这块沃土之中。  相似文献   

5.
黄应华  刘庚寅 《黄埔》2012,(3):40-43
参加把日本兵赶出腾冲的那场战争.是我一生中最荣幸的事,也是我对家乡的一份交代。  相似文献   

6.
陈祖涛 《世纪行》2008,(12):10-11
我是地地道道的武汉蔡甸人。尽管1938年离开蔡甸后,我很少回家乡,但故土情结一直萦绕左右。今天,回忆起20年前“神龙”轿车选址诸省竞争,我力举家乡武汉的情形.我觉得这是我一辈子感到欣慰的事。  相似文献   

7.
张宏 《台声》2014,(4):91-91
可能会有很多人都听过歌手毛阿敏曾经深情演绎过的一首歌——《烛光里的妈妈》。她在歌中唱到:妈妈我想对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你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相似文献   

8.
2003年8月.年轻有为的方鹏科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建筑设计工作,从外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华安县新圩镇华山村,并当上了村主任。不久,县人大换届选举,方鹏科当选了华安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这年,方鹏科才35年。他说,村民们唤我回来当主任,接着又选我当代表,既是对我的厚爱,更是对我的信任和期盼,我一定要以此为动力.努力工作,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某某“忘本”,也许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因为父亲早年离家参加革命,我也就成了一个对家乡最没有概念的人。事实亦如此。我是壮家人,却不会说半句壮话;直到20岁,我才第一次回了趟老家,而且才待了三天。老家没什么亲人了,所以我从此没再特意回去过,工作以后的采访,也没让我有重返家乡的机会。我想自己定是一个与家乡无缘的人了,这样的人这世上也许不多。清楚地记得,在我还没回过一次老家时,我有多么的向往。家乡是养大父亲的地方,可母亲与父亲结婚多年,直到她因病去世,竟也没能去一回。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父亲骨子里深…  相似文献   

10.
吉洪 《今日海南》2013,(1):47-47
蟹,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的家乡靠近盐场.离海边不远,小时候,不仅在家乡的稻田里能经常抓到大馈的田蟹,在盐场附近的河里也能捕捉到咸淡水之间生长的青蟹。当然,在咸淡水之间生活的青蟹比在稻田垦生活的田蟹好吃得多。  相似文献   

11.
眷恋     
20多年前,我出生于京城西郊一所部队医院,但我喜欢告诉别人,我是湖南人。听父亲说,他13岁时就跟着爷爷随部队辗转来到北京。然而42年京城的生活却无法抹去在家乡的13个年头。每每提及家乡,我那并不健谈的老爸就会有无尽的话题。老爸的基因遗传给了我。尽管那远在3000公里以外的家乡,我只回去过四次;尽管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仅仅小住而已;尽管对于家乡的亲友,我更像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我猜,大约是因为我带回了家乡的难忘和美好。第一次回老家,我还在父母的怀里。关于我的家乡,只是从父母后来的讲述中,找到了一些关于…  相似文献   

12.
轩昂马鹿     
周玉 《辽宁人大》2007,(8):48-48
家乡的亲友来,不少人都给我带点鹿茸,说这是家乡特产,还嘱咐说,别送人,逐渐上年纪了,用点好。我身体较好,一直未用过这类健身之物,但我深知,由于鹿茸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鹿的境遇也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红帆船(散文)□湖南廖静仁我的童年是在资水的船帮里度过的。那时候,家乡没有公路,也没有铁路,一条汹涌着滚滚激流的资水,便成了十分重要的交通途径。我的家乡在资水中游北岸的一个小小山湾里。家乡的男人,个个都是驾船的好手,一家一条木帆船,拖儿带女,吃穿花销...  相似文献   

14.
【家乡是梦,自己是麻雀】幼时,脑子里的家乡就是中国,家乡人就是中国人。家乡人幻化为一个形象,是一个佝偻着腰身,戴着一顶破草帽,在一片谷地里驱赶麻雀的老农。那是我的老姨父,也是家乡老农的一般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13,(18):80-80
编辑老师: 我从去年开始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当了一名保安员,也开始接触、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近期家里遇到一个让我很困惑的问题。2009年5月18日,我父亲的一位朋友张某向他借了5万元.当时他写了一张欠条给我父亲,约定在一年内还清借款。  相似文献   

16.
因为有你     
李小波 《中国减灾》2012,(6X):43-43
<正>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我的家乡彭州市小鱼洞镇大楠村受到严重损毁。而后,我以一名"一村两大"志愿者的身份回到了家乡,参与了灾后重建工作。地震是灾难,也是机遇。它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的家乡。我从学生到一名志愿者,从学  相似文献   

17.
白珠成 《人民公安》2009,(15):44-45
“我长期在外面打工,还从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新闻发布会.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现在回到家乡还能参加只有记者才能参加的会,感到很高兴、很激动,不管啥子天气,我也要来!”  相似文献   

18.
辛卫华 《前进论坛》2008,(10):49-50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说来也怪,在外地城市居住了几十年,却总还是难以找到家的感觉。一提到家这个字眼.立刻想起老家村庄的一幅幅情景。老家在淮北腹地很偏僻的乡下,交通很不方便。母亲过世后.我就很少回去.家乡的信息也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19.
周云 《今日民族》2012,(10):57-60
去冬今春,乡亲们不断传来家乡遭受旱灾的消息。在一个假日里,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与乡亲们一道筹集资金找水源。迎着乡野的清风,翻过一道道山梁,家乡的山与水再次接纳了我的身躯,同时唤醒了我对家乡难以忘怀的记忆。离开家乡许久,但我的脑海里总挥之不去家乡的那山、那水、那磨房……  相似文献   

20.
3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雷惊醒了祖国大地,也赋予了我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幸运地得益于祖国、社会和家乡的协助,终于开辟出一番天地。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打拼事业的30年,一路踏着时代变迁的节拍前行,我走过的每一步脚印都是祖国发展的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