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认知"一词被很多人提及并使用,关于认知升级与迭代更新的话题也很多。猎豹移动的CEO傅盛在他的"认知三部曲"系列文章中也提出了几个观点:成长就是认知升级;管理的本质就是认知管理。因此,当我读完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杨一帆所著的《为城市而设计——城市设计的十二条认知及其实践》后,感觉很有必要把它  相似文献   

2.
陶先生有首著名的《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后来又有人将其改编成了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简简单单的一首儿歌,已经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观点:要让学生即会动手,又会动脑。不可死读书、读死书。而更让我敬佩的是他的"行知"二字: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相似文献   

3.
知易行难     
孙中山有感于当时一些革命党人中的畏难退缩 ,不肯或不敢行动起来的弊病 ,提出了“知难行易”说 ,认为“行先知后 ,不知亦能行”。孙中山这一学说 ,有人赞成 ,有人利用 ,也有人反对。胡适撰文《知难 ,行亦不易》 ,批评“知难行易”说 ,鲁迅将之慨括为“知难行难”。此外 ,会不会还有人提倡“知易行难”呢?不得而知 ;但是 ,从程维高案处理的前前后后 ,我觉得事情往往是“知易行难”。“知难行易”说站不住脚。报纸提示 ,在河北 ,“南京二建”特别吃得开和为什么特别吃得开 ,是公开的秘密———他们同曾当过南京市委书记的程维高有不同寻常的…  相似文献   

4.
当年,孙中山倡导“知难行易”,意为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想到了就能做到。后来,学者胡适对此颇不认同,就写了一篇《知难,行亦不易》的文章商榷。文中很巧妙地用孙中山曾干过的“医生”行当来说明“知固是难,行也不易”--“医学是最难的事,人命所关,故西洋的医科大学毕业年限比别科都长二年以上。但读了许多生理学,解剖学,化学,微菌学,药学……还算不得医生。医学一面是学,一面又是术,一面是知,一面又是行。一切书本的学问都要能用在临床的经验上;只有从临床的经验上得来的学问与技术方才算是真正的知识。一个医生的造成,全靠知行的合一,即行即知,即知即行,越行越知,越知越行的工巧精妙。熟读了六七年的书,拿着羊皮纸的文凭,而不能诊断,不能施手术,不能疗治,才知道知固然难,行也大不易也!”  相似文献   

5.
“知易行难”与只说不做楚云飞知与行的关系,在哲学史上争论了几千年。那些主张“知易行难”的,有所谓“非知之艰,行之维艰”,孙中山则提出“知难行易”说,毛泽东又.提出“知行统一”说,对这个问题作了辩证的分析,才算有了一个科学的结论。纵观现实世界,“知难行...  相似文献   

6.
正《东坡志林》有云:"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疼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如此精爽之论,发人深省。古往今来,大到国家和民族,小到家庭和个人,在面对"娄山关""腊子口"这样的困难挫折和艰难险阻时,总能迸发出不屈不挠的昂扬斗志,迎难而上,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然而,取得一定成就  相似文献   

7.
与《耶路撒冷》相比,《王城如海》呈现出了不同的叙事特征:在精神的象征物上,从"域外符号"转换为"中国意象";在精神脉络的设置上,从"到世界去"转换为"归来";在叙事维度上,从"成长记忆"转换为"现实面向"。在这种种不同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以及精神体悟与生命意识的拓深,"70后"的书写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章学诚《文史通义》卷四《知难》说:“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天下寥寥矣;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之知难也。”再读《论语》,读前人注,读五四以来各家讲说,偶有心得,立即付诸笔札。于“读其书难,知其言更难”自觉有所知焉。  相似文献   

9.
"新闻策划"、"做人"、"做事"、"微博",这一连串的词语几乎构筑了王平久全部的人生和生活。他坚称自己是做新闻、做策划的,"写歌词只是业余之业余",作为《北京欢迎你》的策划人、《国家》的词作者王平久,"圈外"的人却知之不多。  相似文献   

10.
法治博览     
《人民政坛》2013,(4):46-47
宪法实施到底实施什么范进学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载文《宪法实施:到底实施什么》认为,"法律实施即意味着宪法实施"的观点是错误的;法律实施不等于宪法实施,法律实施也不是宪法规范实施之全部。宪法权利不是国家或政府赋予的,也不是宪法自身创设的,其义务主体是国家或政府。法律权利实现的义务主体一般是自然人或法人。法律实施与宪法实施采取不同的进路,仅仅通过法律实施无法涵盖宪法权利规范实施。"国家机构规范实施即是宪法实施"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它否定了宪法关于基本权利规范实施的必要性。基本权利规范的实施才是宪法实施的本质与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调研背景】健康是立身之本、立国之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对"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扶贫的根本,脱贫的关键"有高度的认识,更要认清因病致贫返贫这个"艰中之艰""难中之难"。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增强人民  相似文献   

12.
《老子》作为一部蕴藏着深厚哲学思想的中国古代经典,其所包含的深奥、独特的发展思想仍能对建立当代新发展观有所教益。《老子》认为,天地万物产生于"道",并提出"知常"的智识前提、"辅万物之自然"的行动原则、"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的发展方式等思想,这为今天的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深厚的价值依归。  相似文献   

13.
与时俱进,已成为一个当前中国媒体出现频率最高、妇孺尽知的流行词汇之一。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对中国思想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蕴涵在“与时俱进”这一词汇里的精神品格早已深深地奠基于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之中。位于五经之首的《周易》以其精约之至的文辞推演出变幻繁复的世事,极尽变易、通汇之所能。《易传》在解释“乾”卦九三爻之爻辞“君子终日乾乾”时说:“终日乾乾,与时偕  相似文献   

14.
郭雍是程颐再传弟子,南宋兼山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易学及医学等著作传世。本文以其《郭氏传家易说》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了两个问题:其一,郭雍的易道观;其二,《郭氏传家易说》的用《易》方法。在易道观上,郭雍继承了北宋义理易学的传统,主张《易》为明道之书,并通过对《易》文本形成过程的思考,一方面将《周易》理解为圣人阐释"太极之道"的工具,另一方面又区分了《易》文本形成的不同阶段之间易道主旨的变化,即"包羲画三画以象三才","文王著六爻以明人道"等,主张"《易》以人道为主"。在用《易》方法上,郭雍强调"《易》者,用也,用之之书也"的观念,将易学诠释的重点从理解文本提升到运用文本的层面,认为学《易》的终极目的在于"返诸其身",而用《易》的途径则在于"拟议爻象"。  相似文献   

15.
王新尚 《北京观察》2004,(11):53-54
《论语·子路》有言:"君子和而不同".从字面上解释,"和"就是和谐、合作、团结,不同事物之间和睦相处;"不同"意即发表不同观点、见解."和而不同"的一个重要内涵是,通过发表不同意见来与人交流,以达到和谐与合作,而不会苟同.  相似文献   

16.
深化《资本论》研究有三个维度:一是深化《资本论》文本研究,在理论体系中准确把握《资本论》的基本观点;二是深化《资本论》续篇研究,沿着马克思的逻辑思路探索"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等三个分册的内容;三是深化《资本论》应用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应用《资本论》的一般规律,发展《资本论》的特殊规律。在三个维度上深化《资本论》研究,可以使《资本论》研究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初,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作家在病房中读过《论语》之后,写他眼中看到的一个矛盾的孔子。文章中有这样的话:"读《论语》,很多时候就是听一个抱负难展的人在长吁短叹。有诗意的时候……有讨厌的时候……更讨厌他说过这样的混账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读到这里,便想将书抛下了。"这位作家对孔子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厌恶与愤怒跃然纸上。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批林批孔运动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子这句话,认为这句话是几千年愚民政策的理论根据,而孔子就是封建社会愚民政策的老祖宗。  相似文献   

18.
石仿 《长白学刊》2014,(1):17-21
波兰尼以"意会知识"为基础,提出建立以"个人知识"为核心的意会认知哲学,试图恢复直觉、灵感、顿悟等意会因素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波兰尼的"意会知识"的认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意会知识"对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批判,"意会知识"作为认识论意义上的批判哲学,"意会知识"的"逻辑先在性","意会知识"的逻辑化建构及其审美维度的升华。各个部分与庄子"不知之知"的意会思想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黄金时代     
《"十三五":中国经济新突破》读后很提气,尤其是胡鞍钢《中国"火车头",拉动世界经济增长》一篇。立意高远、观点新鲜、分析细致、论说缜密。文章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之时,分析中国经济即将转入新变革之势,条理分明地介绍中国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万众消费的黄金时代带来的  相似文献   

20.
云溪子 《小康》2012,(4):118-119
知己知彼,为众人所求。然,知他人之不善易,知他人之善难。故吾以为,人贵知他人之善、集他人之长为己长,常思"他人的未必不善,于知己知彼大有禅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