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6年4月1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工作开始试行《审查逮捕案件分类审理、流程提速的实施规则》(以下简称为《规则》)。该《规则》以深化侦查监督改革、体现公平和效率为核心,辐射案前引导侦查、案中审查批捕、案后跟踪监督的流程提速机制,实现了批捕环节的流程提速,大  相似文献   

2.
审查逮捕是侦查监督的首要职责。是开展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的重要基础,也是侦查监督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审查逮捕必须以提高案件质量为核心。因为案件质量是审查逮捕的生命,审查逮捕所具有的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稳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必须通过提高案件质量来实现。审查逮捕贯彻“双重”方针和区别对待政策,也要通过案件质量来体现。  相似文献   

3.
《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是检察机关为依法行使检察职权,由专门人员对侦查机关或者侦查部门提请批准(决定)逮捕的案件经过审查后提出捕与不捕意见的检察文书。最高人民检察院侦监厅在2002年审查逮捕工作方式改革中将《逮捕案件审查报告》和《逮捕案件审批表》整合为《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这种改革方式简化了内部工作程序,对有效解决办理审查逮捕案件时限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蔡夏 《法制与社会》2010,(34):247-247
为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不少地区的检察系统结合办案情况出台了关于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标准,然而现有评价标准的现状及长期对于案件考评停留在流水式的常规流程,形成了对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在认识上的不统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建立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体系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进行探讨,从而更好的指导建立科学,合理、客观、规范、制度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是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环节,对准确把握案件定性、核实证据、评价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开展侦查活动监督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一、制作审查逮捕讯问笔录的必要性审查逮捕讯问笔录是检察机关在办理审查逮捕案件时,核实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事实是否有证据证明及证据是否查证属实;查明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社会危险性,是否有必要采取逮捕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是侦查监督部门的承办检察官在对案件审查终结后,依据事实和法律制作的一种非诉讼法律文书。在某种程度上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的撰写水准反映着逮捕案件的质量,尤其是意见书中的证据分析部分,对进一步做好引导侦查工作有积极的作用。笔者试就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中证据的分析方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审查逮捕案件证据分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一主要内容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审查逮捕的证据条件从原来的“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改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规定》第二十六条对“有证…  相似文献   

7.
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是侦查监督部门在对案件审查终结后,由承办检察官根据事实和法律制作的法律文书。目前进行的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改革是检察法律文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核心在于增强文书的说理性、逻辑性和客观性,阐明“捕”或“不捕”结论形成或得出的思路。众所周知,证据审查是审查逮捕工作的中心环节,对于保障案件质量及案件审查后引导侦查等工作有重大意义,由此证据分析成为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的灵魂和该文书制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结合实践,就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制作中证据分析的若干问题,略陈管见。一、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  相似文献   

8.
戚景峰 《法制与社会》2010,(33):147-147
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自侦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的规定实施后,拘留后的侦查期限和审查逮捕期限比较紧张,自侦部门和审查逮捕部门的沟通不够,影响办案效果。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建议:一是最高人民检察院要作出司法解释,明确相关的职权;二是上下两级检察院应尽快建立侦捕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体制下,由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分阶段主导的刑事审前程序对案件的最终裁判结果和司法办案效果具有实质影响力。以办理重大有影响案件为例,在现有的刑事诉讼程序和办案模式下,公诉权运行机制遇到了诸多制度、实务瓶颈。完善公诉权运行机制,要处理好公诉权与侦查权、办案组织构架与案件、公诉部门与案件当事人以及检察机关与舆论、媒体的关系,具体而言,应建立检察引导侦查制度,优化公诉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审前沟通机制实质化发展并完善涉检舆情预警、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不捕案件的数量多少有多方面原因,本文以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检察院2013年不捕案件为例,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一、不捕案件数量变化的原因(一)公安机关方面1.公、检机关司法价值取向不同。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和检察机关审查逮捕工作的重心因各自特点而有所不同,公安机关以"严打"为目标,侦查工作侧重于发现犯罪、抓捕犯罪嫌疑人和查清犯罪事实,其意义在于启动司法程序,而审查逮捕工作则侧重于事实和证据的审查,尤其是对是否构成犯罪和逮捕必要性的审查,根据法律和刑事政策决定是否采取逮捕措施,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笔者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问题:一是论述了审查逮捕案件的质量标准,二是指出正确审查判断证据是确保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三是分析了当前影响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因素,四是提出了若干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审查逮捕案件的法定期限短,又不能另行侦查,因此,审查判断证据只能针对侦查机关移送的书面材料来展开,受种种因素的限制,这就要求办案人员必须总结摸索一套快速、有效、科学的审查逮捕证据的方法,笔者认为在用好、用活常用的鉴别法、对比法、印证法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侦查监督部门制作《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是一项重要内容。《意见书》制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案件的根本质量,如何在目前侦查监督部门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制作高标准的《意见书》,笔者浅谈自己的观点。一、当前制作《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一)对犯罪事实重侦查机关查实情况而忽视审查中认定的犯罪事实情节,述写不全面按照高检院侦查监督厅印发的制作要求,对"经审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文件,要求在全国检察机关试行自侦案件审查逮捕程序改革。文件规定,省级以下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报请上一级检察院决定。这次改革目的在于加强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侦查工作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制度改革中侦查部门的职权划分、办案期限、不服批捕的告知程序、人民监督员程序的启动、侦捕关系、侦查行为的规范及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等问题,并提出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强化对职务犯罪案件逮捕环节的监督制约,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部署,2009年9月,全国绝大部分省级以下检察机关实施了批捕权上提一级改革。从改革实行一年来的情况看,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对部分改革试点情况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转变传统的办案模式、实现上下级检察机关资源共享、加强同级审查力度、完善律师介入审查逮捕程序、规范自侦案件附条件逮捕制度、规范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等进一步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方式的对策,以期充分实现此项改革在强化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方面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7.
佘景妮 《法制与社会》2011,(19):138-139
审查逮捕阶段排除非法证据有利于减少错误逮捕案件,提高逮捕案件质量,实现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的有效监督.本文以<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及其指导意见为视角,就审查逮捕阶段排除非法证据的范围、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在审查逮捕阶段排除非法证据的适用能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18.
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程序改革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相鹏 《法学》2012,(7):152-159
职务犯罪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的改革实践两年多来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存在宪法法律障碍、损害司法公平、增大司法成本、降低诉讼效率以及犯罪嫌疑人权利救济途径缺乏等。法学理论界已有的其他改革方案也利弊参半,不具有可行性。综合借鉴已有各种方案的优劣,实行职务犯罪案件异地同级审查逮捕程序改革模式可能是较好的选择。异地同级审查逮捕改革方案有利之处甚多。根据就近原则、"一传一"原则、参考办案数量原则确定异地同级审查逮捕的检察院,并从移送审查逮捕程序、审查决定逮捕程序、侦查活动监督程序、发现不应当逮捕纠正程序、不服不逮捕决定异议程序、犯罪嫌疑人权利救济程序及其他程序等7个方面进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9.
宋杰 《法制与社会》2010,(33):265-266
逮捕条件不是一个规则,而是一个标准。审查逮捕案件的证明标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较高逮捕证明标准。二是一般逮捕证明标准。三是较低逮捕证明标准。审查案件中,在实务中,具体分析个案,区别不同情况,体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适度。审查逮捕案件证据存在瑕疵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部分侦查人员素质不高,难以有效获取有力证据。二是过于重视口供的侦查观念依然严重。三是收集、调取证据的规则还不够完善。具体列举了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勘查笔录、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  相似文献   

20.
司法公正是检察机关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它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统一。而逮捕作为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临时性、诉讼性强制措施,必需以司法公正为价值体现和终极目标。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查逮捕案件质量体系,就必需坚持以事中监控为主,事后监督为辅的科学方法,以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为内在标准,努力形成"用流程规范工作步骤,用标准监控工作环节,用评估检查办案质量"的案件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