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专门机构的监督等,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是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机制创新的集合体.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机制创新不仅表现在创新原则、创新内涵上,而且表现在创新路径上.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经历了利用党外力量制约监督的萌芽和建立相关制度的初创,经制度化、法制化和体系化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机制,并健全和完善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监督体系。反思这一构建历程所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制约监督的原则,有助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西方代议制构成了西方政党国家的制度基础,西方政党因而具有民主和权力制约的宪政价值。西方政党的民主价值体现在:政党事实上成为直接民主的代用品和政党促成民主政治和责任政治的实现。西方政党的权力制约价值体现在:政党间的分权、反对党对执政党的监督与制约,事实上成为宪政体系中权力制约的重要机制。现代国家通过立宪,形成政党宪法条款,确认政党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作为一种正在构建成长中的宪政建设模式,其必然要在不断地试错与纠错中实现发展与完善。党的领导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始终不渝的前提与核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凝聚社会共识的动力之源,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蒋炜  董立山 《求索》2011,(7):73-75
权力制约与制度制约是当今研究权力制约问题的两种主要理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权力制约理论在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规范公权力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法治理念的深入和宪政建设的推进,制度制约理论已成为我国在权力制约问题上的必然选择。从权力制约到制度制约的思维转变,不仅仅的是一种理论研究新思维的出现,而且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法治与宪政更高层次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宪政密切相联。宪法的最高权威性及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构架是法治社会的标志。一个宪政的国家,其宪法中必然体现法治的原则,本文从民主原则、人权原则、平等原则、自由原则、法律至上原则、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几方面阐述了法治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关于宪法的几点认识与宪法实施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关于对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理解,除了从宪法的内容、法律效力等方面理解外,还应认识到,宪法是公民的生活规范,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书,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国家权力秩序的根本法律保障。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因此,必须更新宪法观念,强化宪政意识,倡导宪政思维;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切实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监督机制之外,构建一种以社会制约权力的监督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实效。对其研究和探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国家权力的制约至关重要。在旧有权力制约模式逐渐不能适应当代宪政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托克维尔等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社会制约权力这一思想。这一构想在西方社会被普遍实践,制约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而新闻舆论制约便是其中一种。比较新闻自由在英美德等国的发展,不难发现,我国的新闻舆论制度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一权力制约方式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的论断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来的 ,这一论断已被古今中外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为制约腐败现象 ,人们对日渐扩张的行政权力深入研究 ,意图将行政权力的运用限制在符合公共利益的范围内 ,使之处于一种可控状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行政权力监督措施、方法、体系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体制。但从现行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体系的现状来看还很不完善 ,加上新旧体制转换 ,政府职能的转变 ,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尚存有诸多缺陷。本文拟就行政权力———行政执法制约机制之…  相似文献   

11.
保障公民权利,需要公共权力,但公共权力又构成对公民权利的威胁。孙志刚悲剧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权力滥用的结果。权力制约最根本的制度保障是宪政。宪政是法治的政治前提,又构成法治的最基本内容。制定了宪法,不一定就有宪政。宪政需要靠一系列可实际操作的具体制度作保障。就宪政领域而言,程序正义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实体正义,或许具有比实体正义更重要的价值。因为宪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权力如何产生以及如何运行的程序问题。有效地制约权力,不会危及社会秩序。相反,只有对权力实现有效制约的法治社会,才能形成良好而合理的社会秩序,才能长治久安。而通过强化警察权力维持社会秩序不仅会有损秩序的价值,最终还会从根本上动摇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2.
宪政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权力制约。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就在于通过行使其辩护权利来制约国家刑罚权,以防止或弱化因不当行使刑罚权可能造成的对市民社会单个成员合法权利的侵害。这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并立下应然关系的体现,符合宪政原则和目的,律师的刑事辩护权利也因此获得它的宪政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完善人大制度的现实途径——推进人大常委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可以把宪政体制分为权力分配机制、公民参与机制和政党执政机制等三个部分,那么可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我国宪政体制的核心,就是建设宪政中国的突破点。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几十年来,  相似文献   

14.
社会制约:一种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作为治理行政权力腐败途径的社会制约的现实价值,并结合中国现实,尝试性地提出了行政权力社会制约有效实现的路径,认为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条件下,致力于构建制度化的公民社会自治体系,建立参与型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型塑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公共舆论媒体,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促进行政权力的廉洁与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15.
谭琪 《理论月刊》2004,(11):102-104
宪政的根本要义在于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实现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各种权利,避免受到公共权力的不法侵害。行政程序是有力的程序工具,它能够实现程序正义,限制公共权力的滥用,体现出宪政限权的要义。我们应当加快行政程序的法制化进程,加强行政程序的权威性,以推动我国宪政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樊洪 《人大建设》2010,(12):48-49
检察权作为一种国家权力,其性质和归属与一个国家的宪政思想、政治架构、权力配置以及运作的实效息息相关。在制度选择的背后,起作用的还有特定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1953年毛、梁之间发生的纠纷,是一场关于时政问题的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但从宪政史的角度去考察,该事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在共和国宪政史上,首次将立法机关的代表在立法机关会议上的言论免责权缺乏宪法保障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第二,创设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为各国宪法规范所没有的宪政权力--批评和政治批判权;第三,确立了日后相当长时期内宪政生活以毛泽东个人为核心的中国宪政格局.  相似文献   

18.
西方共和主义蕴涵了丰富的究政思想,为当代中国宪政图景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共和主义主张通过分权制衡的权力架构来确立和保障公共利益,并通过公共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强调和平、文明、稳健的社会治理方式,从而与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形成了内在的联系。建构当代中国的宪政理论,推进中国的宪政化进程,应该着力借鉴与吸纳共和精神中的和谐均衡理念。  相似文献   

19.
宪政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西方,早期的宪政着重保护一种消极的个人自由,并与此相适应,宪政的具体制度采取了权力分立并相互制约的方式。19世纪末以后,宪政开始致力于保护公民的积极自由,同时政党政治对宪政的作用也凸显了出来。本文想通过揭示西方这种显著的历史变化,以期对现代西方宪政的实质有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王洪杰 《公安学刊》2004,(6):106-109
在现代社会,宪政被认为是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最佳选择.宪政制度是依法行政的根基,承载着民主、法治、人权、自由等高尚价值.我国的公安法制建设是伴随着国家法制工作的整体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宪政体制对公安法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在宪政视角下,探求公安法制工作的基本内涵,其逻辑起点应该在于执法为民,并以此规范警察权力,不断推进公安法律、法规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规范公安执法的行为与过程;强化对公安执法权的监督;不断提升公安执法队伍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