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时事报告》2013,(5):39-39
此语出自《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为宋代理学家程颐语。“自谋”意为对待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弃”意为放弃、背弃。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处理自己的事情时,如果态度不诚实,就是欺骗和坑害自己;与别人打交道时,如果态度不诚实,就会丧失道德良心,引来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儒家文化向来讲究“慎独”,《礼记·大学》就有“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的言论。曾子也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话告诫我们,做人要胸怀坦荡,正直处事,切不可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2.
劳斌同志:修身使人高尚,使人能成为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之八,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就我耳闻目睹的情况来说,往往又使人产生别种想法。传统的修身现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两条列在前面。所强调的意思是:与人共事要讲“忠”,即忠诚、忠实;与人相处要讲“信”,即信用、信誉。这些意思,就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仍不失为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原则。可是,眼下一部分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很复杂。你讲“忠”和“信”,他搞“假”和“骗”,有时弄得吃亏还不知道是怎么吃的。有的…  相似文献   

3.
倪春元 《群众》2011,(12):85-85
有关清廉的警训古已有之。宋代吕本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他指的是为官之要。清代张们行说:“一丝一料,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墩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他算的是为民之德。而曾了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我则视之为洁身之宝。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理论界兴起了研究文化、反省传统的热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反省传统,并非始自今日,我们的前人,己经有过种种的探索和践行,并且不无收获。在今天深入反省传统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反省的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注重自我完善的民族,历来把追求人格的完善作为做人的重大课题。因此,进行自我反省就成为重要的修身方式和动力。翻阅古代文献,从儒家到先秦其他各家,从早期典籍到后学著述,关于自我反省的记载,不绝于书。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广为流传的有颜渊的“不迁怒,不贰过”,曾参的“吾日三省吾身”,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则进而把反省发挥成认识的系统理论,强调“反求诸已”、“尽其心也,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道家经典《老子》中讲:“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墨家虽然较多地强调实际行动的意义,但在《修身》中也是强调反省的,如说“不修行而见毁,反之身者也。”这里的“反之身”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员曾做过一次调查,他们向管理者提出三个问题:“你认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每天做什么花的时间最多?”“你在履行职责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结果显示,90%以上的答案都是“决策”。  相似文献   

6.
林刚 《时事报告》2005,(6):58-5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我觉得,后面还应加上一句:“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毋庸置疑,一个教师的“师德”如何,必然会对其教育和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苟子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担负培养高级人才重任的大学教师,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深刻的反省:  相似文献   

7.
江总书记在关于《关于改进党的作风》一文中,要求我党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摒弃“官本位”思想,他语重心长地说:“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这一振聋发聩的三“问”,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好好地想一想,认真地答一答。三“问”,使人想起了从古传今的三“省”。《论语·学而》篇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相似文献   

8.
孔子有句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名言叫做“吾日三省吾身”。窃以为,在当今无论做人还是从政,还日当“三忧”吾身。 说到“忧”,其实亘古以来就为名流贤哲所推崇。“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欧阳修的为人之道就是从“忧己”开始的。“穷不忘操,富不忘道”;“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古人孟郊和荀子面对穷与富、  相似文献   

9.
“诤言”浅析□姜同民主党派成员向中共党组织提出的建议、意见、批评是诤友之言,即“诤言”。“诤言”应该是什么样的言论呢?从进言者方面说,“诤言”应该是“真言”。这个“真”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发自肺腑的真诚之言,而不是敷衍搪塞的花言巧语;二是能反映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0.
佐人 《现代领导》2006,(9):27-27
桓谭的《新论》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昔齐桓公外出,见到一座荒废的城址而打听道.有人告诉他:“这是姓郭的家族残留下来的废墟。”“郭氏家族如何只剩下了废墟?”齐桓公又问道。那人答道:“善善而恶恶焉。”意思是说由于尊重好人而讨厌恶人的缘故.桓公问:“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那人道:“尊重好人而不能任用.厌恶坏人而不能铲除。那好人明白郭氏虽看重自己而不能任用自己,就埋怨他,恶人看见他贱视自己而仇恨他。”那人最后反诘道:“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相似文献   

11.
运东 《福建通讯》2001,(10):45-45
在今山东桓台县境的马踏海边,有一座“无欲亭”,匾上书有“无欲则刚”四个大字?它是后人特意为战国时义士鲁仲连而修建的:鲁仲连,战国时齐人。他多才善辩,常为人排忧解难而不受酬报,享有“千里驹”的美誉?在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以后,赵军有40万人被秦将白起坑杀,元气大伤。不久,秦军包围赵围都城邯郸,危在旦夕。  相似文献   

12.
道德修养由来已久,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修德以正身,修其身才能治其国。”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道德情操及其道德境界。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按照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笔者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3.
枉为小人     
昔人有言:“君子落得君子,小人枉为小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话的意思是:做个君子,又不要另外多做什么事,又不要特别下什么功夫,只消本本分分、坦坦荡荡做去,自然就是个君子了,所以说是“落得”的。这讨了多大便宜啊! 而做小人呢,动了多少心机,用了多少算计,使了多少手段,到头来还是什么没捞到,反而落了个小人之名,被人小看,你说说冤枉不冤枉? 这是劝人呢:做小人不划算,不如做个君子。  相似文献   

14.
我们所说的“自说自话”现象,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代际间的沟通障碍。成人社会在教化青少年时,固守多少有些过时的“话语权威”,而青少年却沉浸在自身的“话语氛围”之中,致使双方“各说各的话”,相互无法沟通与理解。从这一意义上说,“自说自话”现象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但“话语代沟”呈现在两代人之间,成人社会需作更多的反省。二是指来自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的一种困惑或指责。在一些成人眼中,当今青少年“满嘴新词”,“领时尚之风骚”,是“自说自话”、“各行其是”、 难以教化的一代。对此,则需要做些分析和澄清。本刊本期的“特别企划”,正是侧重于这一困惑与指责,试图从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所谓的青少年“自说自话”现象予以解密。  相似文献   

15.
廉政·勤政·明政习翼为官如何从政?廉政、勤政、明政从三个角度告订了人们。廉政,是廉洁正直地从政。这里面有三层意思:右汉文学家王逸给廉洁下了这样的定义─—“廉者不受也,洁者不污也。”除此,还有一个正直包含在其中,即为政者必须为人正派,大公无私。古人讲,...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说的“自说自话”现象,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代际间的沟通障碍。成人社会在教化青少年时,固守多少有些过时的“话语权威”,而青少年却沉浸在自身的“话语氛围”之中,致使双方“各说各的话”,相互无法沟通与理解。从这一意义上说,“自说自话”现象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但“话语代沟”呈现在两代人之间,成人社会需作更多的反省。二是指来自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的一种困惑或指责。在一些成人眼中,当今青少年“满嘴新词”,“领时尚之风骚”,是“自说自话”、“各行其是”、 难以教化的一代。对此,则需要做些分析和澄清。本刊本期的“特别企划”,正是侧重于这一困惑与指责,试图从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所谓的青少年“自说自话”现象予以解密。  相似文献   

17.
我们所说的“自说自话”现象,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代际间的沟通障碍。成人社会在教化青少年时,固守多少有些过时的“话语权威”,而青少年却沉浸在自身的“话语氛围”之中,致使双方“各说各的话”,相互无法沟通与理解。从这一意义上说,“自说自话”现象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但“话语代沟”呈现在两代人之间,成人社会需作更多的反省。二是指来自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的一种困惑或指责。在一些成人眼中,当今青少年“满嘴新词”,“领时尚之风骚”,是“自说自话”、“各行其是”、 难以教化的一代。对此,则需要做些分析和澄清。本刊本期的“特别企划”,正是侧重于这一困惑与指责,试图从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所谓的青少年“自说自话”现象予以解密。  相似文献   

18.
"网络流行语"与青少年"自说自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所说的“自说自话”现象,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代际间的沟通障碍。成人社会在教化青少年时,固守多少有些过时的“话语权威”,而青少年却沉浸在自身的“话语氛围”之中,致使双方“各说各的话”,相互无法沟通与理解。从这一意义上说,“自说自话”现象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但“话语代沟”呈现在两代人之间,成人社会需作更多的反省。二是指来自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的一种困惑或指责。在一些成人眼中,当今青少年“满嘴新词”,“领时尚之风骚”,是“自说自话”、“各行其是”、 难以教化的一代。对此,则需要做些分析和澄清。本刊本期的“特别企划”,正是侧重于这一困惑与指责,试图从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所谓的青少年“自说自话”现象予以解密。  相似文献   

19.
我们所说的“自说自话”现象,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代际间的沟通障碍。成人社会在教化青少年时,固守多少有些过时的“话语权威”,而青少年却沉浸在自身的“话语氛围”之中,致使双方“各说各的话”,相互无法沟通与理解。从这一意义上说,“自说自话”现象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但“话语代沟”呈现在两代人之间,成人社会需作更多的反省。二是指来自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的一种困惑或指责。在一些成人眼中,当今青少年“满嘴新词”,“领时尚之风骚”,是“自说自话”、“各行其是”、 难以教化的一代。对此,则需要做些分析和澄清。本刊本期的“特别企划”,正是侧重于这一困惑与指责,试图从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所谓的青少年“自说自话”现象予以解密。  相似文献   

20.
我们所说的“自说自话”现象,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代际间的沟通障碍。成人社会在教化青少年时,固守多少有些过时的“话语权威”,而青少年却沉浸在自身的“话语氛围”之中,致使双方“各说各的话”,相互无法沟通与理解。从这一意义上说,“自说自话”现象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但“话语代沟”呈现在两代人之间,成人社会需作更多的反省。二是指来自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的一种困惑或指责。在一些成人眼中,当今青少年“满嘴新词”,“领时尚之风骚”,是“自说自话”、“各行其是”、 难以教化的一代。对此,则需要做些分析和澄清。本刊本期的“特别企划”,正是侧重于这一困惑与指责,试图从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所谓的青少年“自说自话”现象予以解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