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在诗歌中,地名既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地理名词存在,也可寄寓诗人的主观情感而构成诗歌意象。"三化"理论(深化、等化、浅化)作为传达诗歌"意美"的有效手段,也是诗歌地名英译的重要方法。将意象的概念引入诗歌地名英译中,在"三化"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古典诗歌地名英译的具体方法,或可为诗歌英译提供些微思路。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桥梁,口译则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但口译中的文化障碍是影响口译活动流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口译中的隐喻翻译。在口译的源语与译入语中,译者必须理解这两种语言的隐喻文化性,正确的传递和理解这两种语言的隐喻文化内涵。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解读与其对应的文化障碍,探究英汉口译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词英译在我国对外宣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翻译界专门针对时政新词英译的研究不多,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时政新词英译研究更为鲜见。据此,将时政新词界定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大时事、政治形势和大政方针、政策和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新词。  相似文献   

4.
正校训是高校特有的文化载体。不同院校往往源于不同的办学历史和价值追求,对自身办学文化的理解自然产生差异,进而导致校训内容与形式的千差万别。公安院校作为一类特殊的行业院校,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与社会普通院校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使其校训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一、校训直接昭示大学文化价值校训一词源于英语中的Motto,中文译为座右铭、格言,用在校园文化上即为校训。按照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辞海》解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5,(6)
公示语是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桂西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让该地区公示语汉英双语系统的建立成为必然趋势,公示语英译的重要性凸显。但桂西民族地区公示语英译目前存在诸多乱象,因此,必须提高该地区公示语英译的质量,提升该地区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谢青 《岭南学刊》2007,(4):111-113
汉诗英译,百般艰难:难在对汉诗中典故的诠释;难在对诗歌特有字词的把握;难在每一诗句尾词的押韵;难在对诗意诗境的准确理解。针对汉诗英译中普遍存在的典故、字词、押韵、理解等难点,通过典型实例的解读分析,也许能探求一些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徐小雁 《前沿》2012,(8):123-124
我国翻译理论研究源远流长,近20年来,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翻译理论建设和建立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成为翻译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在简要回顾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发展过程和分析我国目前译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译学理论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吴昕炜 《政策》2015,(3):52-54
独特的高校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滋养青年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品行的塑造,引导学子们爱智、求真、向善、致美。一种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是多种教育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其中承载学校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的高校校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作为"育人之纲"和"精气之神",高校校训构成校园文化氛  相似文献   

9.
张文鹤  张汨 《思想战线》2011,(Z1):436-437
对外宣传是一种以翻译为渠道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可以说外宣翻译的质量是外宣工作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将从目前外宣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的案例,讨论外宣翻译中遵循的原则,译前处理的必要性和提高译文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外专业高校校训的特点进行阐述,从专业高校校训体现出的学科特色和办学特征、专业高校特有的道德修养和精神理念及专业高校所要求的特殊奋斗目标三方面作了探讨,并介绍了专业高校校训的育人功能及发挥育人功能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全球语境下,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对民族认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新世纪来,尽管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以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作为研究对象,就其研究的意义、现状、英译标准、方法等进行回顾,并就此进行展望,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希冀能对此领域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从而繁荣文化,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使得可译性限度和不可译性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打破传统的以语言学理论来解决语言学问题的思路,借鉴系统论和控制论领域中的灰色系统理论,论证以该理论为依托来处理不可译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南京将于2014年举办青奥会,这是向全世界展现南京乃至中国的一次契机.公共告示语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其英语译文的优劣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公示语翻译不当影响城市公共形象.本文就南京公共告示语英译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常见错误类型,并结合实例讨论了产生误译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校训集中反映了公安高校的文化精神。江苏警官学院"无私奉献"校训来源于艰苦创业的办学实践,蕴涵着人民警察的忠诚品格和职业精神,体现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其所蕴含的"立警为公"的价值观,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思想基础;其所蕴含的警察职业精神,反映了公安工作高风险、高付出的职业状态对人民警察的特殊要求;其所蕴含的奉献自我的崇高品德,体现了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弘扬无私奉献校训,应当与铸造忠诚警魂相结合,与加强纪律作风养成教育相结合,与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相结合,与强化社会实践和思想道德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警察精神、警察素质。  相似文献   

15.
冯正斌 《前沿》2010,(10):136-138,155
本文借助"目的论"及接受理论,通过对变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影响其主体性发挥的目标语读者及译者自身素质等因素的系统论述,得出译者主体性在变译中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为此,译者在变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翻译的"目的"及读者的接受力,而且要提高自身翻译能力,采用灵活的变通手段和变译方法,在译前与读者达成共识,译后与读者达成共鸣。  相似文献   

16.
周彩玉 《传承》2012,(6):64-65
红色旅游是了解中国政治发展变迁的一个重要视角。红色旅游公示语译文也就具有对外传递中国政治发展变迁的信息功能。从红色旅游的特点来看,其公示语英译不仅要注重"文本论"的运用,更要注重采用"目的论",遵守相应的具体原则和功能要求,辅之相应的翻译策略,方能有效释放红色旅游公示语译文的政治信息。  相似文献   

17.
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中大量使用拟声词,不仅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原文语境,同时使小说具有音韵之美。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葛浩文在英译《天堂蒜薹之歌》时采用的翻译方法及技巧,并从宏观上把握葛浩文的翻译观,以期为拟声词英译提供指导。葛浩文在英译拟声词时主要采用直译法,对于不易译、不可译以及表意含糊的拟声词,采用意译、增译、减译以及造词等翻译方法和技巧,尽可能使译文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接受。  相似文献   

18.
中西翻译理论有着明显的差异,归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历史、语言、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的区别中找到答案,其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于译论的影响尤为重大.思维方式是指人们进行特定的哲学研究所选择和具有的思维类型或思维模式,它是哲学观的来源.探讨哲学观对译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中西哲学思维的差异来揭示中西译论相异的根源.由此能够更好地回答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校训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对校训的研究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还比较薄弱.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高等学校校训的类别、特点和构建原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凝练、提升有特色的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2月14日,有“音乐诗人”之称的李健现身《经典咏流传》舞台,把清华校训唱成了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一句口耳相传的古训,也是清华校训引用的原句。李健把它改成了《君子行》,秀口一张,便是渺茫天地、迷蒙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