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3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法医尸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国内法医文献报道的个案较多,但针对外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大样本案例分析较少见。本文根据33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案资料,对其法医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33例资料来源于10年间(1995~2005年)南山分局法医检验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尸  相似文献   

2.
正颅内动脉瘤是病理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大约85%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它所致~([1])。绝大多数颅内动脉瘤为血管自身病变,外伤引起的非常罕见,在颅内动脉瘤中占比不足1%~([2,3])。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死的法医鉴定实践中,区分外伤性和病理性动脉瘤是首要任务。本文报道一例额面部遭受暴力致小脑下后动脉外伤性动脉瘤形成,先后三次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最终迟发破裂导致死亡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1案例 案例1某男,32岁,与他人饮酒时发生口角,被人拳击面部左侧后倒地死亡。尸体检验:面部左侧皮肤轻度挫伤;头皮未见损伤,颅骨未见骨折;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第四脑室及小脑延髓池见较多凝血块,结构不易辨认,脑水肿;小脑蛛网膜下腔局部区域动静脉数量增多,大小不一,管壁厚薄不均。  相似文献   

4.
张国华  李德祥  汪德文 《法医学杂志》1994,10(3):132-132,119
拳击致脑干微小挫伤2例张国华,李德祥,汪德文(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沈阳110001)脑干损伤常见于机动车事故损伤,尤其摩托主驾驶员头部的损伤。而头部遭受拳击致脑干中心性脑挫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者,供同行们参考。1案例例1王某,男,28岁。1992...  相似文献   

5.
在法医学实践中原发性单纯型脑干损伤(primary simple brain stem injury,PSBSI)由于死亡迅速、损伤病灶轻微、隐匿,常引发死因鉴定困难或争议.本文对4例PSBSI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鉴定提供借鉴. 1 案例资料 例1 胡某,男,79岁,被中型客车迎面撞击,当即倒地死亡.尸体解剖检验:左顶部头皮片状擦挫伤;颅骨无骨折,蛛网膜下腔无出血,大脑、小脑未见出血,脑干各切面肉眼未见明显出血病灶.病理学检验:大脑、小脑、颈髓等未见异常,桥脑、延脑内见灶性、裂隙状出血,局部轴索肿胀.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粥样硬化,管腔狭窄Ⅰ~Ⅱ级,余各脏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impletraumaticsubarachnoidhemorrhage ,STSAH) ,是指不伴有其他颅内损伤 ,单纯由于蛛网膜下腔血管破裂而发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法医学活体鉴定中 ,常因其不伴有其他颅内损伤而给临床诊断和法医鉴定带来一定难度[1,2 ] 。本文作者对 38例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STSAH的法医临床学鉴定问题。1 案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38例来源于本系 1995年 7月~ 2 0 0 3年 2月间受理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案例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36岁。伤者…  相似文献   

7.
1案例资料 案例1王某,男,46岁。某日下午,在性行为过程中突感头晕,迅速从床上滑落不省人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尸表检验见额面部散在擦伤(系倒地后形成);解剖见全脑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织固定后见小脑及右颞叶底部蛛网膜下腔细小血管呈云雾状;全脑切面未见挫伤。镜下蛛网膜下腔见大量红细胞,  相似文献   

8.
45例死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上海地区 45例死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 ,指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生于男性青壮年民工 ,发生部位以颞、顶、枕叶为主;探讨了酒后意外型、迟发性型及轻微头面部打击型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1例因脑外伤致死的案例。肉眼观察10例有轻重不等的大脑皮质挫伤;10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有脑干出血;1例有视丘下部出血。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见大脑皮质挫伤10例;其余挫伤,在距大脑皮质挫伤3cm的脑白质6例,视丘下部8例,丘脑、中脑各6例,桥脑5例,延髓4例,侧脑室壁8例及视神经4例。镜下检查挫伤远较肉眼为多。10例神经细胞有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及缺血性病变。9例大脑及脑干轴索、髓鞘有不同程度断裂、变性、排列紊乱、崩解及坏死,其中7例轴索断端查见收缩球。作者对脑外伤死因及法医学鉴定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法医检案鉴定工作中肉眼能见到脑干损伤出血或血肿等明显改变,将其作为死因诊断一般不会引发争议。但若头面部损伤轻微,仅镜下见脑干有出血损伤,是否可致死则值得注意。现报道1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已引起法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作者遇到 3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案 例   案例 1:某男, 40岁,某日下午 2时许(当日中午饮啤酒一瓶),因讨工资被他人用石块(约 4kg)抛击(相距约 2m)致左后枕部受伤,突然意识丧失,持续深昏迷,左耳后有一 3cm× 3cm头皮血肿,伤后 7天死亡。死亡当日尸检,尸长 167cm。头左枕部头皮挫伤 6cm× 3cm,呈暗红色,左耳后头皮下出血 5cm× 3cm,颅骨未见骨折。大脑基底部蛛网膜下腔出血( bas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以下简称为 BSAH),主要分布在左右颞极…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张益鹄 《法医学杂志》1998,14(4):247-250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法医病理实践中相当常见。尤尸检时头部损伤不重而仅见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其出血是外伤性还是病理性的鉴定相当困难。以往不少人忽视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作者根据个人的经验结合复习文献,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1概念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法医实践中经常使用但尚未见人给其以明确的概念。简言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iT8llllwhCsuharsclllwid1llltohe,ThAH)指的是因机械性损伤使血液在蛛网膜下腔积聚。作为出血原因的机械性损伤可以是各种类型的钝器伤、锐器伤或火器伤;损伤部位最多见…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aemorrage, TSAH)是一种常见的颅脑损伤,在法医病理尸检中尤为常见,可致猝死。国内外学者曾有酗酒后发生 TSAH的报道,大多在酗酒后因琐事被拳击头面部而引起,而本文报道二例主要是酗酒后本人自行倒地而引发 TSAH。作者就此二例尸检报告,结合文献进行死因分析。 1案例   案例 1:某男, 42岁,农民。某日中午在家喝了 4瓶花雕酒后骑车上街喝了一碗豆腐花,在返回家途中骑车撞倒在人行道上,不省人事,后被人送到家中,二天后死亡。   案例 2:某男, 33岁,工人。生前嗜好喝…  相似文献   

14.
在法医实践中,常遇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死的案件,在外伤性与非外伤性SAH的鉴别上引发争议。本文报道1例动静脉畸形致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损伤程度评定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案例资料余某 ,男 ,2 7岁。 1999年 11月 14日 13时许 ,被他人拳打脚踢头部、肩背部及四肢等 ,造成多处软组织挫伤 ,其中顶枕部及左颞部头皮下有小面积瘀血斑。当时伤者感头痛、头晕 ,但无呕吐、昏迷、抽搐及肢体活动障碍 ,无意识障碍及近事遗忘。于当天到医院诊治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处软组织挫伤”收入院 ;颅内血管造影检查 :颅内血管无畸形 ;颅脑CT检查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少量 ) ,余 (-)。住院保守治疗两周后好转出院。2 讨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原因是头部钝器伤造成的脑皮质挫伤和裂伤 ,少量的血液在蛛网膜下腔可经…  相似文献   

16.
38例单纯型脑干损伤法医学尸检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38例原发性单纯型脑干损伤致死案例法医学尸检所见的脑干损伤、致伤方式和致伤物等特点,并探讨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从208例脑干损伤死亡法医学尸检案例中,挑选出38例符合单纯型脑干损伤的案例,分析单纯型脑干损伤发生的案情、损伤的部位和类型等特点。结果38例中男性占绝大多数,农民明显多于其它人员;大多发生于纠纷斗殴中;头部拳击伤18例(47.4%);头皮挫伤19例(50.0%);头皮挫裂创9例(23.7%);未见头皮损伤7例(18.4%);受伤当时昏迷并很快死亡者34例(89.5%);其损伤为局灶性挫伤出血,有32例(84.2%)肉眼未能辨认出,镜检见小灶性出血:其中,桥脑18例(47.4%)、延脑10例(26.3%)、中脑4例(10.5%)、桥脑和延脑均有出血6例(15.8%)。结论原发性单纯型脑干损伤不仅存在,而且能致人死亡;应引起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1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 葛某,男,58岁,因纠纷与人撕打互扯倒地,数分钟后死亡. 尸体检验左前额4.9cm×0.8cm条形挫伤,左下唇粘膜0.2cm×0.1cm破损,左下颏1.2cm×0.6cm挫伤,顶部1.5cm×1.2cm头皮下薄层出血.颅骨无骨折,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未见出血,左心室表面见片状密集分布的点状出血,余未检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正在没有明显外伤存在的情况下,鉴定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比较困难。笔者通过对2例案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鉴定注意事项。1案例资料案例1马某,男,69岁。某日晨6时,因琐事与薛某发生争吵,随后被其持山刀砍伤。16时许马某被发现在卧室内赤身裸体死亡。尸表检验:右侧项、背部及右肩区可见数处条带状挫伤或片状皮下出血,余体表未见损伤。解剖  相似文献   

19.
<正>颅脑损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较为常见。按Greere等的CT分级标准,把厚度≤5mm并局限于1~3处的SAH定为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报道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中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占71.2%,故法医临床检验鉴定应予以足够重视。本文作者结合24例相关案例资料,对其法医学鉴定相  相似文献   

20.
10例单纯型脑干损伤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正> 拳击头面部造成脑干损伤而突然死亡。国内除有个别案例报导外,尚缺乏病理组织学检查。由于损伤仅限于脑干,肉眼检查无明显出血,易造成漏诊。现将我们尸解的材料,结合文献探讨这种脑干损伤的机理与特点,供法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