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国宪政建设论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识宪政应当把握宪政初始的、本原的含义,即以宪法来合理分配和制约权力。而判断宪政的基本标准就是宪法是否得到认真实施。宪政建设是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政治文明以及制度强国、兴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中国的宪政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宪法,高度重视宪法的监督实施;必须加强和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高度重视宪政的具体制度、具体程序的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2.
张楠 《法制与社会》2011,(7):168-16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政是以宪法为依据治理国家的民主政治。宪政建设是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政治文明以及制度强国、兴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中国的宪政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宪法,高度重视宪法的监督实施;加强和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高度重视宪政的具体制度、具体程序的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展党内民主;并且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3.
宪政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宪政的成功,没有宪政文化的支持,宪法制度是不可能实施、确立与巩固的。中国百年的宪政道路也表明,宪政文化的缺失必将导致宪政工具主义,宪政必须以宪政文化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相似文献   

4.
宪政是民主前提下的一种治国理念,它要运用到治理国家上还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宪政制度是一个体系,它不仅是法律制度,而且还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建设法治国家、宪政国家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宪政制度的建设不仅要解决法律制度的问题,还应当考虑人文因素、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于商品经济的薄弱与自然经济的发达、我国传统文化对宪政核心价值的偏离以及宪法的实际运行情况等经济、文化和现实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宪政意识的缺位。为了培育公民的宪政意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保障宪法实施,建立健全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制,从而构建宪政意识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司法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宪政制度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在宪政精神的指导下进行.在宪政制度下,政府与人民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政府的权力产生于人民的授权,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由此决定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确立以"公民权利本位,政府义务本位"的观念.在宪政制度下,需要通过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等权力制约模式来确保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克服政府自利性现象. "宪政"就是"限政",即政府的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严格限制.因此,在宪政制度下,树立有限政府的理念就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如何保障检察学理论体系的后续研究达到预期效果?第一,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进行检察理论研究。第二,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进行检察理论研究。必须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我国的宪政制度和司法制度实际出发,联系我国检察制度发展的实践,结合检察工作与检察改革目标,研究检察学学科体系建设。第三,要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党内民主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宪政视角来看,就是在宪法法律框架内,全体党员都有权按照民主的程序和形式,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一切重大事务。将党内民主纳入宪政视野,对于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建设法治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宪政视域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就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依法执政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的重要保证。依法执政事关党执政的合法性,又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依法执政,首先必须自觉地以宪法为根本准则,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的实施。只有坚持依法执政,才能不断完善民主与法治,加快宪政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预算制度与宪政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从宪法角度看,我国预算制度存在公开性不足、权力配置失衡、民主偏于形式以及府际关系模糊四方面的缺陷。这既是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是我国宪政建设中必须克服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宪政建设与法治建设浑然一体的国家建设,二者密不可分。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宪政建设的水平和法治建设的水平紧密联系。依法治国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标志,宪政建设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本质上就是依据宪法治国;宪法和宪政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从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入手,探讨在中国进行宪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探讨宪政制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实现宪政是现代国家政治的根本标志和常规形态,宪政之于中国可以说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推进我国宪政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宪法,处理好遵守宪法与党的领导的关系,积极培育宪政文化,切实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高度重视宪法的监督实施。  相似文献   

13.
走向世界的中国宪政——制度与文化的百年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制度和文化的交互作用出发,探讨中国宪政在民主、法治、人权和分权四个维度上的百年进化历程。百年宪政之路表明,中国宪政要取得进步,必须首先克服"国情论"和"本土论"的误区,虚心吸取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制度经验。中国只是世界文明大家庭中的一员,和其他民族与人种有着同样的人性需要和追求。这就决定了中国宪政也必然具有世界各国宪政的某些共同特点,并为了共同的人性目的而遵循某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统治规律。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历程尤其表明,中国宪政并不是世界宪政的例外,而是日益融为世界宪政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人民自觉拥护宪政理念并主动产生制度建设的诉求,中国宪政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并为世界宪政文明贡献独特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钟纪法 《中国监察》2008,(23):54-54
新世纪新阶段开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新局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全面把握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时代特征。必须坚持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规划部署、研究起草法规制度,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坚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把战略性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相结合,坚持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要坚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我国首次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二00九—二0一0年)》发表。通过人权和宪法以及宪政的规律性联系可以看到,在我国宪政建设和人权保障的总体布局中,必须致力于充分实施人权规划,加强宪政建设从而全面的实现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6.
宪政是基督文化的内生物。近代的自然权利说和契约论思想为宪政的价值取向与制度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进行了实证分析。而人性至善论和等级论却是中国宪政之路的思维障碍。当代中国宪政目标的真正实现 ,必须首先实行法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7.
徐雅飒 《法制与社会》2011,(31):153-154
面对新形势下党的执政条件、任务和环境的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从宪政制度设计和立法上保证、坚持党的执政地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其次要理顺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实现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合理对接,进一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从财税制度的视角研究清末预备立宪中的宪政建设问题。通过对预备立宪期间及其前后有关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清末预备立宪开启了近代新型宪政式财政制度的先河,为整个宪政的筹备与推行初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现实基础,是宪政实践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宪法的宪政取向与缺失--基于中国现行宪法的文本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人类政治智慧的发明中,宪政是最有可能实现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和公正,最有利于保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制度设计和价值理念,现代宪政蕴含的逻辑至少包括人民主权、宪法法律至上、尊重和保障人权、权力机关优位、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监督和制约公权力等方面.我国现行宪法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宪政文明的价值取向,但仍存在着宪法价值取向上国家主义至上和过于理想化倾向、宪法基本原则表述不明确、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保障乏力、国家权力分配体制不明确、秩序缺位和面临宪法实施困境等宪政缺失.对此在宪政建设过程中必须予以正视,以弥合宪法与宪政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检察制度改革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检察权独立,才能更好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法律的统一实施,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的宪政建设。本文试图从检察权独立的宪政基础,中国宪政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理顺三大关系来分析和探讨检察权的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