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济特区实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钟坚在中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10多年社会变革中,最激动人心的乐章,莫过于沿海经济特区的迅速崛起。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添了异彩。(一)“创办经济特区,是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而经济特区理论则是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精神,不断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实践,提出一整套经济特区的科学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特区理论体系。第一.经济特区的性质性“社”不姓“资”。经济特区的性质是什么?特区姓“社”还是姓“资”?这是经济特区一成立便索绕在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从根本上弄清这个问题,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特区,正确地制定特区的有关方针。政策,积极…  相似文献   

3.
以创新为灵魂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特区的理论基础。发展经济特区将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创新把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上,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经济特区建设的  相似文献   

5.
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和倡导者是邓小平同志。为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为了创办经济特区和强国富民,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对经济特区主要有四大贡献:一、认真构思经济特区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特区的构想,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实事求是。邓小平说:“这几年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5页)全国的经济建设怎么搞,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不能坐而论道,必须亲自实践。但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鉴于历史上搞经济建设一哄而起,一哄而…  相似文献   

6.
赵白鸽 《新东方》2008,(11):11-12
创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立足全局谋一域、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海南,就如同改革开放全局中搏弈一枚关键的棋子。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省肩负着改革开放试验场和开创大特区事业的双重使命。同时,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基础薄弱、资源短缺的省份,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特区从设立、开发到逐步壮大,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经过15年艰苦的探索与奋斗,经济特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推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充分发挥了“窗口”、“试验田”、“排头兵”的作用。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作出的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由于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经济特区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久前,江泽民总书记对经济特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经济特区要为加快建立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好的经验;经济特区要通过深化改革和…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凭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杀出一条血路",不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而且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经济特区的伟大实践,是在创造物质文明奇迹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特区精神。关于特区精神,每个经济特区都有自己的总结和提炼。最早创立的深圳特区精神是"改革、开放、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经济特区要不要“特”、应不应该继续“特”、如何继续“特”的争论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关注,从专家学者到政府官员,从地方民众到中央高层,都对这场争论极为重视。特别是,到1995年底中央确定的给特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基本到期,也就是说,从1996年开始,许多减免关税的优惠政策已不复存在。靠优惠政策启动和起家的经济特区怎么办?经济特区怎样“特”下去?下一步如何发展?本文将对此作些探讨。 一、经济特区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980年中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子和有效途径。17年来特区依靠中央给予的带有“含金量”的特殊而优惠的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改革,有力地推进了特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建立的经济特区,已经走了十六年光辉历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上写下了辉煌一页。如今正处世纪交替的关键时刻,中国经济特区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重新认识特区的特殊政策 建立若干经济特区作为全国改革的试验区,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因为,要在经济特区进行试验,不是一般的试验,而是事关国家大局的试验,即如何在  相似文献   

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实践。我们党作为这一实践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能否胜利地推进这一实践,取决于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特区建设急需大批善于驾驭市场经济的各级领导干部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面临着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如何按照市场经济和经济特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海南的开发建设。建省办特区6年多来,我们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黄景贵  高莹 《新东方》2010,(6):7-14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特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经济特区是中国社会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启动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是自上而下完成转型社会制度变迁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4月13日)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就是要充分肯定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功绩,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宝贵经验,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唐璐 《半月谈》2004,(3):87-89
2000年,印度前商工部长马朗宣布将以中国经济特区为模式建设印度式经济特区。从那时起,有关经济特区的讨论在印度就没有停过。今年1月8日,在印度内阁批准由中央为经济特区立法,并原则同意再设立23个经济特区后,这场争论算是暂告终结。未来无论经济特区法案是否按时出台,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印度将加快建设经济特区步伐。目前印度经济增长率预计是7%左右,而经济特区的增长率高达23%。第二,印度将不会再像当初那样盲目模仿中国,新经济特区肯定是在仿效中国经济特区模式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特区一开始就是作为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场而设立的,随着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的"试验场"作用应逐步发展到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从一九八○年开始,我国先後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市举办四个经济特区已经四年了。社会主义的国家为什么要举办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这是许多关心中国的读者经常提出的疑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经济特区为基地,沿海、沿边、沿江地带并正在走向全方位、立体化的格局。 一是建立经济特区。在国土上划出一块地方实行有别于国内的特殊政策,采取减免关税及其他优惠办法,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也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希望海南继续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办好海南经济特区,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海南进一步深化开放改革、办好经济特区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盛勇  谭键 《今日海南》2012,(1):32-33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指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海南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体制等优势,在建省办经济特区多年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对海南发展思路不断进行完善和提升,坚持改革开放、探索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海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2009年12月31日,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迎来了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经济特区是特殊历史时期产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区政策优势的"特"将逐步淡化乃至消失,特区立法权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显然,这是对经济特区的一种狭隘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庆祝海南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指出"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要求深圳打造法治城市示范,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显然,经济特区作为改革"试验田"的使命被党和国家寄予了更大厚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