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审查逮捕阶段证据的运用影响到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应坚持依法、客观、公正审查提请逮捕案件的证据,对非法证据坚决排除;存在瑕疵的证据可附条件逮捕;证据不足的应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附条件批准逮捕是对我国现行逮捕制度的一种发展和创新,对于预防和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提高工作效率和办案质量、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和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等具有积极作用。现行附条件批准逮捕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可以在适用范围、条件、程序,以及跟踪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权的目的是通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进行监督,从而确保逮捕权的正确运用。文章通过对附条件批准逮捕的适用范围、判断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在审查证据单薄的刑事案件的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时所用的证据标准存在差异,提起公诉的证据审查更严格于批准逮捕时的证据标准,因而很难避免存疑不起诉案件的出现。这类诉讼风险发生在合理的限度内就是正常现象,国家应从立法上建立相关的制度来应对此类合理诉讼风险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附条件逮捕是司法部门对证据有所欠缺但已基本构成犯罪情况下而适用的一种强制措施。正确适用附条件逮捕措施有利于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法律缺乏对这一制度的明确规范。为完善附条件逮捕制度,首先应当立法规定审查、决定、撤销逮捕这一附条件逮捕制度的适用程序,明确规范附条件逮捕制度的适用对象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基层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受理的提请逮捕、批准逮捕及不批准逮捕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得知,新《刑事诉讼法》对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的细化,进一步降低了逮捕率,提高了逮捕质效。但同时,审查中仍存在公安机关够罪即报捕、审查批捕较封闭、重罪行危险性分析轻人身危险性分析、捕后轻判率仍较高等问题。因此,建议,在审查逮捕中应明确公检双方责任;完善社会危险性证明制度;落实听取嫌疑人、辩护律师意见制度,以提高审查批捕的诉讼化程度和公开性,最终使社会危险性条件的适用更为科学、更具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7.
审查逮捕诉讼化,主要是指公安机关与犯罪嫌疑人在人民检察院的主持下,解决是否对犯罪嫌疑人适用逮捕措施的结构关系,其不仅适用于批准逮捕环节,也适用于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和侦查羁押期限延期审查环节,其主要内容是审查羁押理由与羁押事实。审查逮捕诉讼化的模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审查逮捕诉讼化需要证据开示,但只需要满足特定事实指向和程度指向即可。审查逮捕诉讼化涉及实质审查,但有别于审查起诉阶段的实质审查。  相似文献   

8.
<检警关系指导规则(试行)>是以人权保障为视角,对当前检警关系的全面探讨和反思,对实践中常见多发问题的尝试性解决,为海淀区基层检警执法行为提供的指导性行为准则.<规则>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对检警工作方式、方法的制度化创新,包括规定了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制度、细化了附条件批准逮捕制度、审查批捕阶段律师介入、退补程序确立了"慎延审、少退补"原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弥补了现行法律在检警关系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审查逮捕阶段提审犯罪嫌疑人制度是指侦查监督部门在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阶段作出是否批准逮捕决定之前,对涉案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制度。对此制度,《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九十七条有所提及:在审查批捕中如果认为报请批准逮捕的证据存有疑问的,可以复核有关证据,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该规定赋予检察机关对存疑的报捕案件有提审犯罪嫌疑人的权限,但是并未将此列为必经程序。审查逮捕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它关乎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这一刑事诉讼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对于审查逮捕阶段提审、讯问犯罪嫌疑人具有相当程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审查批准逮捕是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的第一道关口,该环节的办理质量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诉讼程序能否顺利进行,因审查逮捕阶段的审限只有"七天",且主要是书面材料的审查,致使审查逮捕阶段排除非法言词证据面临较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审查逮捕环节排除非法言词证据存在的难点,并指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附条件逮捕制度的确立加强了逮捕程序的案件分流功能。通过对"基本构成犯罪"和"重大案件"的界定,可以明确逮捕各分流程序的案件范围和适用前提。该制度的案件分流功能具有减少审前羁押、加强对严重犯罪的有效控制和提高审查逮捕效率的作用。一般案件和附条件逮捕案件,适用不同的程序。  相似文献   

12.
职务犯罪案件批捕权由上一级检察机关决定,对加强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监督制约,确保检察权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权的依法正确行使,提高职务犯罪案件办案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对的措施主要是:调整自侦部门侦查办案模式;建立自侦案件的报捕证据标准并探索确立职务犯罪案件附条件逮捕制度;规范自侦部门与侦监部门的配合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批捕权配置是司法改革争议的焦点问题,主要表现在批捕权与检察权关系的分歧、批捕权配置的科学性之间的冲突、批捕权配置的科学性与现实性的冲突等方面。影响批捕权配置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考虑科学性问题,还要考虑司法改革的社会历史因素(非理性);同时司法改革不能仅从一个局部去修修补补,而要从整体上进行革命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附条件逮捕实证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颁行<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确立附条件逮捕制度,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两年来已适用附条件逮捕多例.通过对这些案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附条件逮捕案件存在"三多"现象,即外来人口多、共同犯罪多、因缺少相关鉴定材料而适用该措施的多.同时,附条件逮捕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适用范围上扩大化、对证据条件把握不准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附条件逮捕案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开始适用附条件逮捕以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通过对近两年适用附条件逮捕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该机制对于保障重大案件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强化侦查监督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该机制目前也还存在适用范围不明确且有扩大适用的趋势、个别案件逮捕标准被不当降低、决定程序不严谨、长期羁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民检察院行使批捕权有其法律依据。在批捕权配置中 ,对批捕权与检察权关系、批捕权配置的科学性之间、批捕权配置的科学性与现实性之间存有争议或冲突。运用历史相对主义哲学的观点来分析 ,影响批捕权配置的因素是司法改革的整体性、科学性和非理性。  相似文献   

17.
逮捕权是程序性裁判权,国外由法院行使,逮捕疑犯必须经过正当程序,而我国是检察机关以行政决定机制行使逮捕权,不符合逮捕权司法属性,改革的关键是由中立机构以司法审查方式行使逮捕权。改革现有工作机制,推行批捕听证程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既能实现刑事诉讼目的,又能实现权力制衡的宪法功能,在应然上具有合理性,在实然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职务犯罪案件审查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是加强自身监督、规范检察权行使、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后取得了强化监督的效果,但也暴露办案期限紧张、附条件逮捕缺乏法律依据、听取律师意见程序有待细化、不服逮捕缺乏救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立法建言和制度改进,使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在惩治腐败与保障人权间寻求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