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15,(4)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把民主制度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层民主不断发展,民主法治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本文试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个方面,论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一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统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三统一"的政治体制改革基本原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要发挥统一战线的大团结作用,完善民主参与机制;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协商作用,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发挥统一战线的多党合作作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领导人以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模式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路径 ,以尊重和保障人权 ,发展实际民主生活为着眼点 ,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工程 ,对传统政治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 ,使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世人注目的热点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对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作了专题的阐述,从而表明我国从来不回避政治体制的改革。他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随着整个改革发展进程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党  相似文献   

8.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题中之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途径.从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时代动力和其它动力等方面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动力进行分析认识,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  相似文献   

10.
我国走向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是与经济体制相对应的概念,特指实现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对存在弊端的原有政治体制的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一、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成果及经验1、改革的阶段性进展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经过20年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三中全会至1986年6月前;第二阶段,从1986年6…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随进行,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同时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也成为改革中的硬骨头.目前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规范、制约、监督权力上:树立起长期执政的权力自觉;尽快实施干部财产公开制度;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2.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宋才发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适度而有效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3.
沈春耀 《党建研究》2012,(12):61-65
党的十八大从我国改革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出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只有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耿宾  邢永亮 《传承》2009,(22):130-131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题中之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途径。从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时代动力和其它动力等方面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动力进行分析认识,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林燕 《新东方》2013,(1):5-8
党的十八报告在总结十七大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党的建设人民民主政治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制度、形式以及法治三个方面的目标,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义政治发展的基本道路和坚持党在改革中的领导地位、党的基本治国方略和基本政治制度三大原则,进一步部署了七个方面具体内容和要求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随着整个改革发展进程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政治体制的人民性●蒋文辉阎玲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民主政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亦日趋走向深入,肯定人民在政治体制运作中的根本性和基础性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方向。人民性作为民主发展程度的标尺,其广度和...  相似文献   

18.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张式谷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谨慎从事,因为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对于选择和创造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体制及其运作机制,对于政治体制改革中经常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判断与处置,都有很大的难度。只有经过反复探...  相似文献   

19.
郑凯旋  李国平 《传承》2013,(3):72-73,7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统一,既是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的两个根本前提和安全保证,也是政治体制改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20.
《人大建设》2006,(6):55-55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在近期的《中国新闻周刊》上撰文说,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绝不是某些人理解或主张的政权更迭。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要有政府和公民的广泛参与才会逐渐取得成效。政洽体制改革也不同于历史上的政治运动,而是应按照宪法精神和框架稳步、有序地进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携手并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