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是法律赋予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监督作用,但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怎样正确认识开展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是摆在县级人大常委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姚赣英 《时代主人》2007,(11):30-30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人大常委会的神圣职权,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工作是县级人大常委会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县级人大常委会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监督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树立人大监督的权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曹震 《人大研究》2012,(8):27-30
笔者在县级人大常委会从事调研工作16载,参加过16次地市级召开的县级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监督工作座谈会,出席过1次省举行的县级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监督工作座谈会。迄今,监督法已经颁行6个年头了,最近因为要做监督法的讲座,细读了监督法以及辅导资料和一些关于人大常委会监督调研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区、县级人大常委会相继成立了工作委员会,为常委会监督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笔者就如何充分发挥工委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谈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朱克珍 《人大建设》2005,(11):43-44
对“一府两院”的执法情况、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是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量最大、内容最多、范围最广、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一项基本职权.监督工作开展得好坏,已经成为衡量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就现实状况来看,县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与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6.
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1月换届以来,信丰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立足本职,紧贴中心,以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为着力点,迈出了依法监督的坚实步伐,为加强全县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留下了一连串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监督法》颁布实施后,县级人大常委会应当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要求依法开展预算监督工作,同时,还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工作,突出预算监督重点,抓预算监督实效,从“严”字入手,使已经批准的预算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听取和审议县级“一府两院”的工作,是法律赋予县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县级人大常委会对县级“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监督的有效形式。近几年来。各地在提高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质量方面作了不少探索,取得了很多经验,笔者认为。要提高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质量,关键在于“三个抓好”。  相似文献   

9.
组织开展时“一府两院”及其组成部门的工作评议,是县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有效方式。笔者认为,要确保评议工作取得实效,需紧扣“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对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实施监督,是宪法赋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更为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我区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和要求,在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采取有力措施,增强了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知道,监督手段或形式的选择和使用,是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服务的。  相似文献   

11.
在县级人大常委会的职能职责中,监督工作应列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首,用好监督权是监督法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基本职责。潋江县人大常委会历年来都扎监督工作放在首位,做到以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为核心,以突出人大工作重点为基准点,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统筹全局,用创先争优的精神突出工作实效,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对“一府两院”开展工作监督,  相似文献   

12.
监督权是县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之一。权力需要监督和约束.“一府两院”行政、司法权只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才能最大程度实现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国家为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的高效行使.制定了监督法。然而,由于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职数总体较少,加上有相当一部分委员是兼职的,而常委会监督的对象既多又广.常委会内设工作机构对外行使权力又有局限性.很难确保监督权行使到位,很有可能使常委会对“一府两院”某些领域工作的监督弱化甚至成为“盲区”。笔者认为,要在现有制度下加大实施监督工作的力度,实现推进工作的目的.人大常委会应该强化以下五种监督力量的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3.
《天津人大》2008,(10):20-21
监督法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做好监督工作的行为规范,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年多来,河东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监督法,积极探索监督的新方法,提高了监督质量,增强了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4.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实施对“一府两院”的有效监督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依法监督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努力增强监督效果。近年来,贵州省息烽县人大常委会“六个强化”积极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朱斌 《公民导刊》2009,(5):18-18
忠县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历经九载,对同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可喜的成绩。2009年4月10日,重庆市忠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忠县县级预算审查监督办法》。这标志着,忠县县级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实现了法规与实践真正意义上的结合。从此,忠县县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正式步入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柴清玉 《人大建设》2007,(12):16-17
监督法的亮点之一是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方式进行了规范。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监督方式,对于做好监督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加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是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也是建设廉洁高效公务员队伍的需要。近两年来,西畴县人大常委会把强化监督职能和加大监督力度纳入整个人大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并抓出实效。  相似文献   

18.
从多年人大监督工作的实践看,要增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实效,必须认真分析人大常委会各监督职权的构成,依照法定的形式和程序,根据监督工作不同阶段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监督中的督促与处置两部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强制力和实效。  相似文献   

19.
朝晖  张斌 《人大建设》2008,(2):36-37
《监督法》的施行,无疑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虽有“尚方宝剑”在手,但笔者认为,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职权时仍必须突出一个“敢”字。  相似文献   

20.
路榕 《人大论坛》2009,(6):11-14
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工作,行使好监督职权,这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5月7日,来自全省九个市、州(地)人大常委会(工委)主任就人大监督职能这个重要课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