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就反映出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鲜明特点.从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的历史可以看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历史经验中升华并为历史所证明的正确的理论原则,是党建理论的一次创新和飞跃.在它的指导下,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的"5·31"讲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三个代表"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学习贯彻"5·31"重要讲话精神,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教学活动,研究、回答、解决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及思想问题,提高马列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张文平  卢云 《桂海论丛》2001,17(6):11-12
中国共产党至今已经走过80年历史,回顾80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经受住血与火的严峻考验,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今天拥有6400多万党员的大党,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三个代表",并努力做好"三个代表".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江泽民同志对党的历史经验归结到这三个问题上,作出如此深刻、精辟的科学总结,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不仅仅在于更好地认识过去;更重要的是吸取党的宝贵经验,在新世纪更好地开辟未来.面向新的世纪,牢牢记住历史的经验,更好地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只要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我们党就能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党章,以新的角度,新的视觉提出了"三个代表",规定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三个代表"是对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的历史实践和作为执政党的现实性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八十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的真实性和忠实性."三个代表"最伟大的现实性,就在于要从新的角度,辩证地形成了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党建体系,从而解决了作为执政党如何建党的重要课题."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是中国共产党80年成长壮大的成功经验.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是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的自觉意识,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可以从多方面展开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卫继周 《前进》2006,(9):24-25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总书记的讲话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着眼,高度论述了保持党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意义、主要经验和基本要求,是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指针。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坚持和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两个八十年"的历史,并运用"三个代表"思想,分析解读"两个八十年"的历史,历史地回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践行"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和重大的政治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及其所领导的政府部门是践行"三个代表"的主要力量.公安机关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在践行"三个代表"的过程中,发挥着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是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 ,“三个代表”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思想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第一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党 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江泽民第一次把“三个代表”作为 80年最重要的经验 ,指出 :“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 ,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 ,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 ,带领人民胜利前进 ,归结起来 ,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虽是一个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概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本文通过对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四个方面"断裂问题"的思考,从该"二重性"中归纳出现代性的"同一性"即时代精神、理性精神、主体精神、发展精神,并尝试性地揭示现代性该四个主题精神的最初意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下发生的"演变",从而关注现代性的"同一性"与加深对现代性"二重性"的理解和认识,给予现代性本质的一种澄明。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近年来出现的众多文化现象也成为这一问题研究的素材。然而这一划分本身在消费时代的合理性还有待探讨,通过回溯源于西方的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历史,阐释这一二元划分的思想基础,在消费社会及媒介构建下这种思想基础遭遇的颠覆,进而得出结论:二者的二元划分已经不能成立,由此产生的争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以来,学界、政界以至社会各界,对“政绩观”错位带来的种种弊病与不良后果普遍引起关注,莫让“政绩”成“政疾”的呼声日盛。但是,人们对那种公开以“政疾”冒充“政绩”,功过混淆、鱼目混珠的现象,却至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鉴于此,有必要大声疾呼:莫把“政疾”当“政绩”。“政绩”与“政疾”本来是两码事“,为政者”所取得的成功为“绩”,存在的问题为“疾”,两者不该混淆。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明明是“政疾”的东西,摇身一变,冠冕堂皇地成了“政绩”。例如,有些地方盲目决策,乱上项目,劳民伤财,造成…  相似文献   

14.
感受"另类"     
当我们把城市中的一切都变成游戏的时候,突然发现“另类”可爱。“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当一个物件的分类不好归位时,人们常常叫它“另类”。的确,音乐评论人实在无法将臧天朔的《老玉米》归入哪一类?通俗,民谣,还是ROCK?那些崇尚伟哥的男人们扯着嗓子在歌厅里一路狂吼:“要有一副好身体,就请你吃老玉米……”似乎唱出了阳刚。“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另类”前卫,而“时尚”大众。“另类”并非时尚,但可以变为时尚。面对传媒一…  相似文献   

15.
韦有多 《桂海论丛》2002,18(1):24-26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领导核心.我们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既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更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三个代表"与"以德治国"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干部"是党员的一项基本权利,<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作了制度性规定,使这项权利由原则走向制度迈开了第一步.然而,要建立完善的罢免撤换制度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即罢免或撤换的主体与对象;罢免或撤换的依据;受理机构与程序.  相似文献   

17.
18.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严格的概念性表述.第一次提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第一次指出"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第一次提出,全党同志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第一次点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一次提出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而且要坚持其"科学精神".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应当从哪些方面解放思想.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标准.第一次系统科学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第一次提出新形势下应吸收"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并重申了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第一次系统提出我们党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