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类是俄罗斯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快速私有化原则的推进下,最重要的改革是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小企业私有化方式是"逐个地出售"。国有大企业私有化方式是"先把国有企业转变为国家拥有全部股  相似文献   

2.
宗寒 《人民论坛》2012,(15):19-21
观察企业是否垄断,要看它的资本集中程度,而不能仅看产品市场占有率争议二:国企全靠垄断发展吗?关注度:☆☆☆☆☆☆争议焦点:有专家认为,国有企业靠着国家资源获得的垄断地位是应该受到批判的,"国企垄断"、"垄断获利"、"打破垄断"等论调时常响起。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并不都是垄断性企业,国有企业与垄断并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3.
赵振华 《人民论坛》2012,(15):28-29
中国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国有企业有了巨大活力,民营企业也突飞猛进发展争议五:国企是在与"民"争利吗?关注度:☆☆☆☆☆争议焦点:"国企凭借垄断优势和政策优惠挤占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已成为流行观点,因此有舆论主张国企应退出所有竞争性领域,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空间。调查提示:在"您最关注以下哪些国企争议"调查中,与"民"争利得票率为53.3%,  相似文献   

4.
关注理由:继西方代表人物提出将中国国有企业压缩到10%的方案之后,国内又有人接过"分配改革"的旗号,提出将国有资产30-50%划拨为社保基金,并大赞"以国企红利充实社保基金是个好主意"。核心观点: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倡导市场自由的竞争和个人主义,主张经济、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私有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新动向:那种把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对立起来,继而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分割开来的思潮日益突出。其手法就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装,先去掉"社会主义"之睛,再冠以"自由"之帽,为私有化、自由化大开绿灯。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通过区分国有企业私有化还是国有企业重组这样的所有权是否变化的标准来确立俄罗斯东欧转轨经济模式和中国转轨经济模式。其中,东欧转轨模式中对国有企业迅速大规模私有化占有重要的、主导作用,这是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的激进的所有权改革思路。与东欧转轨模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并没有实行休克疗法,而是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转轨思路,在国家所有权不变条件下实行国有企业重组,以及强调国有经济与非国有部门共同发展,甚至组建"国家队",体现路径依赖的真实特征。从改革成效上可以看到华盛顿共识的局限性及中国方案的先进性和政治智慧,从而挑战了传统中央计划与市场经济简单两分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转轨模式的形成、演进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方案对世界其他转轨国家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承训 《人民论坛》2012,(15):16-18
不能说国有企业目前发生的腐败行为同国有企业的制度有什么必然联系。国企全民所有制的本质决定了同化公为私的腐败行为格格不入争议一:国企是否必然腐败?关注度:☆☆☆☆☆☆争议焦点:频频发生的国企高管腐败事例,使一些人认为国企的存在是中国滋生腐败的根源,甚至有专家提出了"公有制是滋生腐败的最佳制度"。但也有专家认为应当把国有企  相似文献   

7.
混合所有制经济可界定为"国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相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整体加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有效解决国有企业中"行政化"、"垄断化"与民营企业中的"家族化"等问题,缩小劳资分配差距。发展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公平的资产定价或对价机制以及资本混合后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同时要坚决反对国有企业私有化和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对国企以管资本为主和有效推动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的混合可以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两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王鸾凤 《理论月刊》2003,(6):129-130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是当代享誉盛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理论上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尤其是他在经济体制转型理论方面独树一帜的观点及其对中国的关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旨在重点分析他在经济体制转型理论方面关于私有化的理论以及该理论对我们国有企业改革所具有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9.
张占斌 《人民论坛》2012,(15):42-44
大国竞争更多体现在大企业间的竞争,国有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要努力担当起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争议九:大国竞争离不了国企吗?关注度:☆☆☆争议焦点:在全球竞争中,中国如何与强大的跨国公司相抗衡?谁能承担起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神圣责任?有专家认为,国有企业往往是"花别人的钱不心疼",容易忽视成本控制,而民营企业往往有更强的成本意识,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另有专家认为,民  相似文献   

10.
如何搞好国有企业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出路何在?这是国人共同关注的。本试从对俄罗斯私有化改革过程的分析入手,探讨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后的利弊,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我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英国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私有化的成果陶志彭英国是西方国家中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私有化起步最早、成果最为突出的国家。目前世界L有IOo多个国家在程度不同地效仿英国的私有化改革措施。英国前工贸大臣伊恩·兰就此评论说:“现在人们有关实行私有化的争论焦点已不...  相似文献   

12.
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最典型的私有化案例,撒切尔政府私有化实践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在研究私有化时要注意中外学术界对私有化涵义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的学术界通常所理解的私有化只相当于西方狭义私有化的概念;加强竞争是当前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喻权域谈到,近几年,有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鼓吹大量出卖国有企业,搞私有化,并且鼓吹“靓女先嫁”,即先卖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他们还创造了一种理论:出卖国有企业,只是把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变成了货币形态的国有资产(钱),不叫私有化。 这使我想起彭德怀元帅和他早年的那句名言:“崽卖爷田心不痛”。 “崽卖爷田心不痛”,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常见的事,常说的话。儿孙辈没经过创业的艰辛,出卖前辈遗留给他的田产并  相似文献   

14.
英国私有化的经验及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私有化的现实以及关于私有化正反两面的争论,让我们重新反思私有化政策的局限性,进而看到所有权安排、市场竞争和政府管制之间的密切关系,时我国30年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当前的金融危机情况下,如何对竞争性和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将所有权改革、市场竞争和政府管制有机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单独强调任何一方面改革都...  相似文献   

15.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政府出资兴建、政府管理的国营企业(或称“国有企业”)。“二战”之后,英国等西欧国家纷纷收购私有企业,使之“国有化”。近二三十年,西方一些国家又纷纷出售国营企业,使之“私有化”(privatization)。其理由是:国营企业的效率低,私有企业的效率高。所以要通过“私有化”来提高企业效率。 西方这股“私有化浪潮”的规模并不大,但它对我国的影响却很大。我国一些主张私有化的“著名经济学家”和“高参”,自以为找到了“有力的佐证”。他们振振有辞地鼓吹: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国有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创造》1995,(5)
周叔莲指出:深化企业改革要增强信心6月20日《中国改革报》刊登周叔莲在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对国有企业改革缺少决心有几种表现。一是感到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困难很多,主张丢掉国有企业,在发展非国有企业上下功夫,有人甚至主张私有化。二是感到深...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进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由于现实结果与其初衷相差甚远,私有化成为苏联解体20年来俄罗斯社会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普京执政前8年,对私有化政策进行了调整。2012年5月,  相似文献   

18.
张树华 《人民论坛》2012,(15):40-41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私有化"催生了私人资本特别是大资本的形成,导致了"财阀横行、寡头参政"的局面1991年底开始的俄罗斯私有化运动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所有制革命。私有化运动自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是继俄罗斯"政权大革命"之后的一场空前的  相似文献   

19.
邹东涛 《人民论坛》2012,(10):56-58
·国企改革·缩差共富·道德困境·房价调控*国有企业应当从竞争性行业进一步收缩,在非竞争行业特别是大型自然垄断性行业要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与其他行业平等竞争。但不能私有化*在一个具有"不患寡,而患不均"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贫富差距的过度扩大,必然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治理,更需要道德文化的约束*从长期来看,推出房产税,努力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住房价格合理回归才是最为基本的  相似文献   

20.
《创造》1994,(5)
私有化不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趋势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王忠禹最近指出: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私有化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国有经济也不可能被其他经济成份所代替式出现重大格局的变化。企业改革将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王忠禹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