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书中女性人格的特征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构成体,许多因素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其中文化对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地特有的文化氛围的双重作用,女书中的女性形成了叛逆与屈从、独立与依赖、刚毅与软弱并存的矛盾与对立的人格特征,矛盾与对立成为女书中女性人格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外貌老实本分、敦厚谦和、恋爱顺利、家庭健全,具有常态生活并表现人格正常的杨树明却在持续13年间先后作案13起,残忍杀害和重伤十多名女性。其犯罪行为的异常及掩饰的人格异常在案发后才被揭示出来。解析可见,双重人格源于他心理的多种冲突,其中无能与自尊、压抑与欲望,闲极无聊与生活压力均成为他人格双重表现的背景;而认知偏执则成为他人格偏差的重要原因,从而使他无法自我调整,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3.
在作为马克恩主义哲学主要来源之一的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整个现实表现为一种完满的、生动的、必然的联系,而精神及精神的自由构成了这种联系的本质和核心。黑格尔同时认为,精神概念倘若不把人格作为自己的内涵,就只能是一种“无生命的、无色调的和站不住脚的普遍性”。①本文试图通过论述黑格尔关于人格与精神、绝对人格同个体人格、神性与人性等关系的理论,揭示精神与人格在黑格尔那里的分裂,并剖析黑格尔的“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5,(1)
<正>呼格吉勒图18年沉冤昭雪引发人们反思。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发生强奸杀人案,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凶手,很快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时年18周岁。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赵志红所交代案件中就包括毛纺厂厕所女尸案。2014年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呼格吉勒图案,25天后宣布了判决结果:原审认定呼格吉勒图犯故意杀人罪、流氓罪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区诸多"去行政化"改革实践渐趋搁浅,学界对基层行政性与自治性的关系展开新一轮讨论。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基层社会中国家行政权力"进""退"过程进行考察,认为"行政化"具有能力取向特质,行政性与自治性不是彼此消长的对立实体,而是国家体制下基层治理能力的不同面向,互促共生。"行政化"之所以成为问题,缘于行政性有实质行政性与形式行政性之分,形式行政性对自治无增益并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因此"去行政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弱化形式化行政性而非追求"纯净"自治。  相似文献   

6.
民族认同的建构既需要认知民族的共同性,又需要认知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两者相互对应、彼此作用,共同构成了民族认同建构中极富悖论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正确认知民族认同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建构民族认同的多元共存认知,则是走出民族认同二元对立认知困境的出路。民族认同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的认知演变,乃是建构各民族和谐共存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浅析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互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一种为社会确立秩序和价值的学说,包括"礼"、"名"、"仁"。道家思想是一种认为世界本质是不确定和富于变化的学说,"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即"自然"、"无为"、"谦退"。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对立又统一,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是交相互用,彼此互补。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理论视野下,曾经作为合法和整一性力量的元叙事丧失了合法地位,曾经无限乐观的人类理性被放置在一个慎重的空问中考虑,曾经被压制的"他者"--非理性、女性等由边缘靠近中心.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系列和<第五个孩子>等作品中,作者利用虚幻想象和现实描写两种创作手法,着力凸显差异的地位从而解构"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实现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基于彼此差异的相互尊重.  相似文献   

9.
正4月底发生的冲鸟礁事件,最终发酵成岛内"5·20"政权交接前夕最重大的政治事件,该事件也像一面镜子,让各界将蓝绿到底谁"爱台"看得一清二楚。当然,蓝绿双方对日本态度的严重分歧,已远超出蓝绿恶斗、彼此"为反对而反对"的范畴,而是双方在如何对待历史、民族认同、统"独"立场等重大问题上严重对立的必然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人格教育的基本内涵着手,阐述了人格教育视野中的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认知、坚定的人格信念和规范人格行为,提高人格行为责任能力。并结合学生工作实际,探索了人格教育框架中辅导员的工作途径,对立足人格教育的辅导员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论与儒家理想人格理论之间的差别、对立的分析,来揭示当代中国人在理想人格模式选择的矛盾解决方法。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和儒家理想人格理论都以各自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它们之间的殊异是与各自对人性的规定密切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21,(3):66-67
正第二章两岸对峙与隔绝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后,坚持反共立场,图谋"反攻大陆"。美国鉴于台湾对其围堵新中国、对抗所谓"共产主义阵营扩张"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将台湾纳入同盟体系,阻止统一台湾。大陆方面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一、20世纪50年代初两岸军事冲突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两岸双方处于严重的军事对峙、政治对立状态,彼此武装冲突不断。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相似文献   

13.
莫静施 《广东民政》2009,(11):43-43,46
如上文所述,我国社会工作者需要本土化、需要借鉴吸纳儒家思想,看似因为要迎合我国本土的儒化社会,实际却是由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内涵与儒家思想彼此相通、所以欲扩充社会工作者的人格内涵.则可传承儒家的为人之道。本文欲先阐明社会工作与儒家思想之间的相通性,然后详细分析社会工作者该如何传承与超越儒家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14.
李白的对庄、屈“并之以为心”的理想人生模式在中国士人心态轨迹中有着“始”的重要地位,它的具体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庄”与“屈”的思想行为的彼此渗透,整合屈原和庄子实现理想人格的过程,继承并发扬庄子和屈原的人格独立性。以这种人格影响为基础,李白作品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境界的伟大与情感的激越。  相似文献   

15.
王俊 《长白学刊》2014,(5):85-90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特征,一直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质疑者从当前社会生产力条件下生产与需求的对立出发认为"按需分配"不可实现。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劳动的具体形式也会不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创新性劳动的作用将日趋显著,创新性劳动普及化将成为未来社会生产发展的趋势之一。创新性劳动的普及化将会使生产与需求的对立成为历史,并带来生产方式与分配方式的革命,使实现"按需分配"的实际条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政府作为理性的行为主体,强调政府理性,坚持维护政府利益和政府形象,却忽视了来自公众意见的表达;对于公众而言,更是以"理性人"自居,强调公众理性。两种理性逻辑彼此对立,缺乏沟通,最终导致政府信任不断流失。因此,应该嵌入公共理性,实施理性层面的逻辑改造,提升政府信任。  相似文献   

17.
是否用武力解除伊拉克的武装,法、德、比等国坚定地与美国唱起了反调,经历了两次扩大的北约第一次面临“分裂”的危险。在欧盟内部,也出现了彼此对立的两种态度。欧洲各派力量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从价值观层面分析,现有的社团监管价值观基本上都是二元对立的:监管和被监管。二元分离的价值范式会给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既对现代公民的公共性培育十分不利,又无法建立真正的社会信任。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出路是从二元对立的价值范式走向一元的价值共识。只有从价值目标定位的层面上双方达成一致,才会改变二元对立的价值范式。超越秩序本身以及隐藏在社团现象背后的价值目标实际上是具有一致性的。双方在本质上并不彼此矛盾和冲突,彼此不应该对立起来。追求人民福祉是双方的共同初心。超越个人奋斗的幸福需要纯粹公共性建构的幸福和仁爱公共性建构的幸福。两种公共性联合起来一致地最大限度地放大劳动幸福程度,才能使每个人的劳动幸福权得到最大化保障和实现。社团及其监管部门只有以放大劳动幸福程度为价值目标定位,才能彼此达成真诚的合作共识。只有在公共性建构的基础上,以劳动幸福权最大化保障为价值目标定位,才能消除社团监管中的二元对立价值范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和资本逻辑导致"实践的异化",从而使在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变成"在实践异化"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对立,这就必然导致生态危机。马克思还认为,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需要革命的实践,即共产主义的实践,才能彻底扬弃私有制和资本逻辑导致的"实践异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进而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彼此辩证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谈谈网络期刊的特点及与传统期刊的融合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以"新媒体"标榜的网络媒体触角迅速地伸展到学术理论期刊层面。网络期刊也可以称作新媒体期刊,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技术为依托,有固定网址,在虚拟空间编辑出版学术或理论性文章的电子刊物。由于网络期刊具有传统期刊难以比拟的特点和优势,所以,对传统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但二者关系不是对立的,它们能够融合对接、互为补充,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