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璨  苑迪 《中国减灾》2014,(3):40-43
每年的3月1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在我国,民防部门正逐渐成为实施灾害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风险的重要力量。民政与民防都带一个“民”字,都具有抗灾救灾的职能,天然具有共同的“为民”目标。  相似文献   

2.
徐娜 《中国减灾》2006,(10):F0002-F0002
8月21—26日,由民政部和国际民防组织共同主办、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备灾与灾害应急管理培训班”在北京举行。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和国际民防组织执委会主席贝勒卡塞姆·凯特罗斯参加了开班式并致辞。这是我国政府首次与国际民防组织合作举办的国际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对推动我国民防事业的发展,促进国际民防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自国际民防组织19个成员国的22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相似文献   

3.
最近,闵行区首个社区避难所在春申万科社区正式挂牌。今后在发生特定的灾害事故时,居民们可以按照社区拟定的应急疏散方案,在较短时间内撤离到安全的地下民防工程内避难。据悉,上海将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区、街道。(镇)三级的民防体系,将民防工作覆盖到所有社区。  相似文献   

4.
宣勇 《中国减灾》2006,(10):10-14
8月21日,由民政部和国际民防组织共同主办、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备灾与灾害应急管理培训班”在北京举行开班典礼。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和国际民防组织执委会主席贝勒卡塞姆·凯特罗斯参加了开班仪式并致辞。此次培训班是中国政府首次与国际民防组织合作举办的国际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对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促进国际民防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自国际民防组织19个成员国的22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相似文献   

5.
民防ABC     
宣勇 《中国减灾》2006,(10):15-15
国际民防组织国际民防组织是在1931年成立的“日内瓦区国际协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2年后成为政府间组织。国际民防组织旨在加强和协调全世界防止和减轻平时自然灾害或战时使用武器造成的后果。我国于1992年加入该组织后,即当选并连任执行理事会成员至今。1996年10月,我国当选为该组织副主席国。  相似文献   

6.
<正>10月27日,由民政部与国际民防组织共同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国际灾害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应用培训班"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夏建新、陕西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董亚明、国际民防组织培训部主任Valérie LOH女士和民政部国际合作司代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杨思全主持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4,(19):46
正9月15日,由联合国外空司与民政部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管理国际会议—综合灾害风险评估"在京开幕。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庞陈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国家航天局、联合国外空司、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8.
我国台湾地区《灾害防救法》的公布施行,赋予消防权责机关新任务,其所防救的灾害急难除火灾及公安急难等事件之外,更包含各种人为灾难和天然灾害。未来的防灾、救灾,有赖政府建构有效的灾害防救体系和能力,并整合政府及民间救灾力量,将民防与全民防卫动员机制加以结合运用,以健全灾害防救体系,全面提升公私相结合的救灾机制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战争产物的民防体制,其职能在战后长期的相对和平环境中逐步向非战争领域拓展,从而产生了现代民防。在我国现有条件下,探索民防工作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社区在灾前预防、灾中应急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当前国际减灾的研究热点和实践趋势之一,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的开展尤为重要。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如何有效应对灾害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被称为"自然灾害的博物馆",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灾害防御与反应国际会议在开罗召开1993年11月23—25日在开罗召开了灾害防御与反应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国际民防组织(ICD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埃及政府共同组织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埃及、瑞士、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摩洛哥、黎巴嫩、津...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2003年"SARS"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灾害管理机制的建设: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了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框架;建立责任政府,加强政府部门的责任和透明;加强灾害管理的国际合作等。这对于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救助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8月22—24日,由民政部和国际民防组织共同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社区综合减灾国际研修班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国际民防组织13个成员国的学员、国内专家共约30人参加。民政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柴梅、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张学权、黑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吴小平、国际  相似文献   

14.
何其炎 《现代领导》2011,(3):F0004-F0004
2月28日,“3·1”世界民防日前夕,一场晚间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东方花园小区举行。负责组织演练的七宝镇政府、区民防办和区民防协会希望通过贴近实战的演练,探索高层小区遇到灾害时可靠的疏散途径。这是阂行区首度举办此类演练,也是上海市首次以应急演练方式纪念世界民防日。  相似文献   

15.
川友 《友声》2015,(1):17
<正>2014年12月6日至7日,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2014年度合作项目之一"灾害·生态·旅游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灾害管理战略论坛"在成都召开。四川省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业界管理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中外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论坛。论坛的主题是"灾害·生态·旅游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灾害管理"。为了推动长江上...  相似文献   

16.
全球十大灾害损失评估系统(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灾害损失评估是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国灾害特征和需求,研究开发并建立了适合本国或多国情况的灾害评估系统。作者在整理收集国际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基础上,从灾害损失类型的划分、评估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等方  相似文献   

17.
民防ABC     
●国际民防组织 国际民防组织是在1931年成立的"日内瓦区国际协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2年后成为政府间组织.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国减灾》2014,(21):64
正湖北:省减灾委部署2014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工作9月底,湖北省减灾委下发通知部署2014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宣传工作。通知指出,近年来湖北省人口老龄化加速,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迅速攀升,应高度重视老年人灾害救助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今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关注老年人,按照职责分工,扎实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04,(10):1-1
2004年10月13日(星期三)是今年国际减灾日。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确定,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了解今日灾害,为了明天平安”。其目的是,从过去的灾害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人们的减灾意识,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新西兰灾害紧急救援管理实行统一的综合的紧急救援管理体制。新西兰救援管理体系有三个层次:国家层次为民防与应急管理部(MCDEM);地区为应急管理委员会;市为应急管理委员会。三个层次的机构均隶属相应各级政府,在处理灾害时,各级政府的灾害协调小组(委员会)联合办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