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犯罪嫌疑人张某,男,24岁:犯罪嫌疑人王某,男,23岁。张某、王某系小学同学,二人初中毕业后均在家待业。一日,张某在公交车上扒窃他人钱包一个,钱包内有现金人民币2000元。扒窃得手后,张某找到王某,告知自己扒窃他人钱包的事实,并表示因怕被事主和公安机关发现,想尽快和王某一起将2000元花掉。王某当即表示同意,并建议同去某高档场所消费。此后的一天时间里,张某、王某在该高档场所吃饭、洗浴、唱歌,将2000元挥霍殆尽。被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经侦查将犯罪嫌疑人张某、王某抓获。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案情2013年3月15日,当事人张某到公安机关举报王某涉嫌诈骗一案,公安机关以张某与王某合同纠纷已经法院判决为由,作出不予立案的处理决定。2004年,张某投资开办了展翔汽配有限公司。2008年4月,王某在他人介绍下结识张某,得知张某因病无力继续经营公司,二人协商达成协议,由张某将展翔汽配有限公司所有的房地产及相关辅助设施转让给王某,由王某经营,转让价格为750万元,同时约定750  相似文献   

3.
彭颖  马峻 《中国律师》2010,(6):66-67
2007年底.被告人张某受王某等人邀请参与赌博,张某输去赌资4万余元。一年后,张某从朋友处听说王某与人赌博时“出千”(赌博时作弊)被抓,遂怀疑自己一年前赌博输钱系王某“出千”施诈所致.于是张某找来朋友陈某、李某等人,一起去王某家讨“说法”,要求王某退还“出千”作弊赢取的赌资3.5万元。由于王某拒不同意退还.张某就动手打了王某两耳光.并扬言如果王某不退还这3.5万元,就要砸烂王某的汽车、拆毁王某的房屋,还对王某进行人身威胁等。王某报案后不久,张某等3人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对张某的行为究竞该如何定性,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4.
[基本案情]2004年6月的一天,李某找到王某(1990年7月23日出生)说:“我今天领你挣钱去”,并把自己的衣服给王某穿上,通过宋某将王某介绍给张某。张某在一酒店房间内同王某发生了性关系,在发生性关系前,张某问王某多大了,王某说17岁了。事后,张某给宋某5000元钱,李某得4000元,李某给王某000元。公安机关对王某进行身体检查结果表明,王某身体未出现少女第二性征。[分歧意见]本案中,对李某构成引诱幼女卖淫罪,宋某构成介绍他人卖淫罪无异议,但对张某是否构成嫖宿幼女罪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张某实施嫖宿行为时,不明知被害人是幼女。案发…  相似文献   

5.
袁霞 《人民调解》2012,(12):38-39
2009年开始,江苏省昆山市王某在李某的介绍下向张某购买大闸蟹,但蟹款始终没有结清,至2011年8月20日,王某结欠张某大闸蟹款共计12万元人民币。经张某多次催讨。王某于2011年8月20日写下一张欠条:“王某结欠张某蟹款共计人民币12万元。  相似文献   

6.
[基本案情]2003年7月某日,张某指使王某劫取赵某手提的有关自己的一袋“黑材料”。王某遂持刀威胁将赵某装有“黑材料”的塑料袋抢走交给张某。王某事后得知;塑料袋里装的并非“黑材料”,而是现金人民币20万元;王某遂向张某索要“好处费”人民币2万元。[分歧意见]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存在如下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王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抢劫数额为人民币20万元。理由是:王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采取了以暴力相威胁的方法劫取他人财物(人民币20万元)的行为,其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丧失了对20万元现金的所有…  相似文献   

7.
王某侵占运输物品的行为该定何罪万龙,玉军张某临时雇请王某用手扶拖拉机运送货物,每趟运费为50元。张某随车押运。第一趟王某按约将一批货物运到。第二趟运送途中,张某叫王某停车等他一下,他到旁边商店里买点东西。王某见张某下车走进商店里,便驾驶拖拉机将价值8...  相似文献   

8.
王某、张某系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同性朋友关系。2011年6月20日,王某出资购买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区房屋1套,房价款为170万元,2011年7月27日,王某领取了该房屋的所有权证。购房后,王某、张某共同在此居住。2011年12月2日,王某作为售房人,与张某作为购房人签订了《存量房屋买卖合同》及《房屋共有协议》,成交价格为232050元,张某出资10万元(在本次买卖过程中并未实际出资),王某将上述房产的50%产权过户给张某,并于同日办理了产权手续(相关税费均由王某支付),双方领取了各自享有的50%《房屋所有权证》。2012年5月,王某、张某因生活琐事产生分歧,张某搬离了诉争房屋。后张某起诉要求对诉争房屋予以分割。  相似文献   

9.
被告人王某是某单位收款员。被告人张某无业。1991年初一天,张某找到王某,说自己正在做生意,缺少一笔流动资金,请王某帮忙解决。王某碍于朋友情面,就从自己保管的公款中拿出1万余元挪借给张,言明你挣了钱赶快还我。张某拿到这笔钱后就没了踪影。王某被以挪用公款罪依法逮捕后,在侦查终结前,因找不到张,又还不上这笔公款,被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定罪判刑。后参与共同挪用公款的张某因其它犯罪被逮捕。其交待了曾伙同王某挪用公款的犯罪事实。在被起诉前,张某家属代为退赔了全部挪用款及利息。法院在审理了张某的案件后认为:被告人张某与王某系内外勾结共同挪用公款,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王某在一次贩卖毒品海洛因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并在其身上收缴毒品海洛因约1克。经侦查,先后有四名吸毒人员对王某进行了辨认,并证实从其手中多次购买过毒品海洛因,每次数量约在1克左右,但具体多少,因还有向其他人购买的情况,故不能记清。被告人王某拒不交代其贩卖毒品的行为。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该案移送某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某市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诉称被告人王某多次向多人贩卖毒品海洛因,已构成贩卖毒品罪,请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在法庭审理中,公诉人出示了公…  相似文献   

11.
被告人王某,男,五十三岁,原系某单位事业科科长兼青年服务社经理。1987年7月,王某所在单位一位领导的儿子张某(男,三十一岁,系某公司业务员),找到被告人王某声称,他朋友姜某(男,三十三岁,某商店的经理,属集体企业),承包的商店资金不足,能否从服务社借款,并说借方如果用借款盈利后,将从所获利润中提取百分之二十的“好处费”给服务社;不盈利则还本付息。王某认为张某是上级领导的儿子,自己与其父共事多年,借给他款不会出问题。因此,王某从会计处支领十五万元限额转帐支票一张交给了张某。会计按王某的旨意,将借款做了某商店“垫付款”的帐目进行了处理。三天之后,张某转交给王某一张白条借据。  相似文献   

12.
[基本案情] 1999年7月,李某(系宁波市公安局特情)向宁波市公安局报告张某有贩毒嫌疑,后在该局侦查人员的授意下,李某就向张某求购海洛因。张因自己并无海洛因,就从冯某、王某处购入8.7克海洛因转卖给李某。交易结束后,张某、冯某、王某均当即被预先设伏的侦查人员抓获。1999年11月2日,宁  相似文献   

13.
张某、李某密谋用药物麻醉的方法强奸王某、赵某。按照预定的方案,张某购买了麻醉药物,李某则假意与王某、赵某相好。在四人聚会时,张某乘王某、赵某不备,将麻醉药物投放到王某、赵某的饮料之中。  相似文献   

14.
【案情】 犯罪嫌疑人李某,于1998年初先后14次为吸毒人员张某购买海洛因,每次以200元的价值购买0.1克,然后两人吸食。1998年2月一天,张某再次找到李某要求帮助买毒品,李带着张在一饭馆找到孙某,孙某以390元的价格购得海洛因0.46克,自己截留0.3克,其余卖给李、张,交货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以贩卖毒品罪将李某、孙某一并移送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06,(5):37-37
问:王某和张某有矛盾,一天,王某拿着大锤冲进张某的房间,打击了张某几锤,后被邻居拉开。当时张某被打到在地,王某占了上风。两人被邻居拉开后,张某拿起桌上的水果刀刺向王某.致王某重伤。请问:张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吗?  相似文献   

16.
2004. 15中国监察2002年12月,A市公安机关开展查处和取缔“黄、赌、毒”的严打整治活动。12日晚上11点左右,该市某派出所两名公安干警张某、刘某(二人均为中共党员)在对某宾馆突击检查时,发现旅客赵某(国家工作人员、中共党员)非法持有海洛因50克,并携带港币2万元。张某、刘某依法将海洛因和2万元港币予以扣押,并将赵某带回单位审查。途中,赵某许诺将2万元港币送给张某、刘某以求脱身。张某、刘某协商后将赵某中途放走,海洛因也“物归原主”,张某、刘某从中各收受了1万元港币。2003年5月,赵某因吸毒被B市纪检机关查处,交代了张某、刘某的上…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案情2013年7月,张某因工程建设需要急需钱款,遂向王某借钱。王某分三次共借给张某10万元,担保人为常山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双方约定:利息为月息1.85%,借款期限为12个月。借款期限到期后,张某并未给付王某本金,利息付至2014年10月29日,此后再没给付。2015年4月3日,王某以张某涉嫌诈骗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  相似文献   

18.
基本案情广西凌云县某村村民张某和王某是邻居,同在北京打工。2007年春节前,王某要回家过年。张某便将打工挣来的1.2万元钱交给王某,让其捎回家交给自己的妻子,王某表示同意。王某拿到钱后产生了占为己有的念头。回家后,王某给张某打电话,谎称回家时在火车上所带现金全部被盗。张某表示让王某赔偿4000元钱了事。王某拿出4000元钱交给张某的妻子,余下的8000元钱全部占为己有。2007年10月,王某酒后说出实情,张某听后非常气愤,向公安机关报案。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检察官》2010,(6):69-69
[案情]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张某一直希望找一个背景“比较硬”人帮忙。经朋友介绍。张某找到王某,请王某想办法解决两地分居的事情。王某提出,必须准备一笔钱用于打点相关工作人员。张某应王某的要求分多次交给王某现金共计15万元。王某每次要钱打点关系时,均声称是送给机关某个具体工作人员,并拒绝张某一同前往。半年后,张某始发现自己上当受骗,遂到有关部门告发。经查,王某将15万元中的大部分用于自己挥霍.仅有3万元分别送给了相关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0.
一、案情简介1994年 1月 ,犯罪嫌疑人张某在A省B市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 ,在经营过程中和B市公安局刑警队长李某交往密切 ,李某多次为张某经营过程出面协调各种关系。犯罪嫌疑人王某与张某自幼在一起读书 ,俩人称兄道弟。 1994年 8月 8日晚上 ,张某从李某 (涉嫌徇私枉法罪被立案侦查 )口中得知王某因涉嫌贩卖人口罪被C市公安局抓获 ,张某遂将此情况告诉王某的家人 ,王某的家人请张某帮忙把王某保出来 ,张某积极活动 ,疏通关系 ,1995年 8月下旬 ,张某携带王某家人给的 180 0 0元随同B市公安局办案人员赴C市 ,以调查取证为由 ,想借助B市公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