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滚雪球抽样,首先抽取新闻曝光率高的环保社会组织,然后再根据这些组织搜索其他环保组织,分析了中国50家知名环保社会组织应用社交媒体的现状;探究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来参与政府治理,改善与公众的沟通互动;提出了社交媒体下环保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新浪微博社区治理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社区治理,不同于传统的公司治理或政府治理,是一种混合型的"共同民主治理"。这种模式由"政府—企业—网民"三种力量联合构成,不同的治理机构各司其职、共同合作。其中,社区委员会主要负责维护社区基本秩序,实施社区治理;同时,国家机构参与监管,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公司也进行监督,保障微博正常运作;重要的是,每一个网民也实施自我约束和自律,由此创造出一种自治型的互联网社区。"共同民主治理"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互联网治理模式,发挥了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作用,也逐步培育了理性与协商精神,最终促成微博社区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王思洋  吴昊 《长白学刊》2010,(6):98-103
从保护投资人权益的角度看,公司治理的目标主要是防止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偷懒和滥用。公司治理有效性取决于治理机制的运行状况。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致使正常的公司治理机制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针对这种现象,政府需要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发挥必要的作用。政府干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是取代商业银行主要权益人发挥作用,而是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环境,使各种权益人能够并且愿意监督和约柬控股股东与经营管理层。  相似文献   

4.
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公民治理现代化是基石和重点。从历史经验和当前实践来看,中国公民参与治理的主要形式是“被动式参与”。要改变被动、实现治理目标,注重协同效应是良策。公民治理可以为当前国家整体层面的治理提供呼应和支持。通过深化改革实践,构建强政府、大社会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实现公民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高新军 《同舟共进》2013,(10):40-41,44
实现善治是地方治理制度创新要达到的目的。一般来说,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民众的参与,通过真正让民众参与决策,监督公共资金的使用,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满足民众的需求;二是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督,通过对政府各个部门运作的数据收集分析,发现政府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提高政府运作绩效的方法。无独有偶,笔者2013年4、5月份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研究中心访问期间,就遇到美困地方治理在这两个方面有代表性的制度创新案例。  相似文献   

6.
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公民治理现代化是基石和重点。从历史经验和当前实践来看,中国公民参与治理的主要形式是"被动式参与"。要改变被动、实现治理目标,注重协同效应是良策。公民治理可以为当前国家整体层面的治理提供呼应和支持。通过深化改革实践,构建强政府、大社会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实现公民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下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燕飞  卿艳艳 《求索》2010,(6):76-77,55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公共危机频发时期,但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单独应对危机,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第三部门、媒体、企业和公民多元参与的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框架是必然趋势。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与媒体成了公众心中两大权威,参照协同治理理论,从理念、实践和法制三个维度构建政府与媒体协同治理关系,有利于公共危机的治理。  相似文献   

8.
多元共治视角下的基层治理模式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让公众充分了解和参与政府决策,有力监督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要在全社会形成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氛围,鼓励普通大众和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打造民主、高效、协商的社会治理参与平台,推动基层治理模式的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媒体与政府关系的主要理论,提出新媒体与政府这一矛盾统一体的关系:理论上两者应从单向关系走向互动合作,实践中新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与政府对新媒体的规制并存;反思了媒体与政府的现实关系,在两者关系的处理中,存在多重竞争目标的融合,博弈中的力量不均,理想角色的现实差距,法治漏洞中的行为失范,社会信任危机的加剧等问题;提出了新媒体和政府关系重构的思路和设想:治理理念的合作化与平等化、新媒体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治理手段的集成运用、两者自我完善的强化。  相似文献   

10.
公司债权人作为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其应否参与公司治理、如何参与公司治理等问题成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一个研究课题。法学界展开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职工参与制度方面,较少涉及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问题;即使涉及也只是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角度提出公司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应参与公司治理;本文就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体和形式选择与大会制度问题进行探讨。一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体选择公司债权人是对特定公司享有要求其为特定行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特定当事人,其构成和分类较之公司股东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1.
美国城市治理的历史经历了等级治理、市场主导、交互治理的变迁,当下正走向混合治理模式。城市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政府组织一般采用市长负责制、议会—管理者政府、委员会政府三种形式。除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外,市民或作为个体或结成团体参与城市治理,治理手段多元。治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城市社会的分裂与隔离;郊区自治与大都市碎片化;政治文化和市民参与减弱。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政治文化下,美国城市治理缺乏保障基本社会公平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事务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企业家和商业实体手中,治理活动淡化了政党色彩和政治分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性议题在公共领域的凸显,全球治理理论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基于分担政府责任、提升国家形象和加强国际合作的考虑,中国应推动NGO参与各类全球治理活动。通过比较分析可知,当前中国NGO存在着数量相对偏少造成总体发展缓慢,资金相对匮乏导致难以持续发展,以及传统理念的制约尚未被彻底消除等不足。因此,为促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活动,我们应逐步放松对各类NGO的行政管制,提升其国际参与能力,形成相应的独立监督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文化互促的内在逻辑关系:电子政务文化治理既是电子政务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内容之一;分析了中国电子政务文化治理面临的挑战:即电子政务文化与既有相关文化关系的冲突、与公职人员认知和素质的冲突、与传统行政模式的冲突及其自组织的冲突;提出了推进中国电子政务文化治理的策略建议:政府主导、公众参与、鼓励社会文化创新、注重发掘和培育新文化、改善政风环境、强化制度建设与监督落实、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等。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对中国公众参与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新媒体的概念界定及其对公众参与的影响;论述当前公众参与面临的现实困境: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地方政府的消极应对、媒体公器私用的腐败、公众素养的缺陷,以及制度化参与渠道的欠缺无不阻碍着公众参与实质性影响的发挥;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完善中国公众参与的对策:必须借助于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要从转变治理思路做起,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新媒体的监管,建立制度化参与渠道,媒体和公众则需加强自律,共同推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参与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的中国腐败呈现出集体化、灰色化和高层化特征。对此,党中央从十八大以来开始采取了一系列崭新的措施,包括加强中央监督、推进制度建设、拓展公众参与等。这些反腐倡廉实践展现了国家治理的新思维,而且也反过来助推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包括政府内部管理的理性化、市场运行的规范化以及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本文据此认为,下一步中国廉政建设更应当朝着强化国家治理能力的方向推进,重点在反腐常态化、反腐扩大化和反腐法治化三个着力点上加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大》2011,(21):36-36
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建议,因公共事件被问责的官员复出应提前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他认为,现行的官员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缺乏监督力,会极大削弱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青年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是新时代的全球治理重要议题,也是全球青年事务的重要发展方向。青年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路径和特点研究需要观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治理机制的青年参与特点,分析主要发展特点,提出对于我国青年参与气候治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是青年参与气候行动的主要推动力量,主导青年气候议程。欧洲青年群体的气候行动影响力广泛,并容易外溢至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气候参与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国际制度建设能力和话语影响力,缺少国际媒体的关注,但是青年声音和诉求正在逐步提高。青年气候议题正在进入全球治理层面,逐步主流化成为全球议题之一。我国应该提高追踪全球青年气候参与的动态机制,强化自身的青年诉求和影响力,发挥中国青年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逢九 《电子政务》2011,(11):47-54
阐述了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运用。探究了政府、媒体、公民、NGO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治理模式,并剖析了这些主体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针对困境的实践路径和对策:发挥政府的核心主导作用,健全网络法制体系和信息公开体系、加强舆论监督管理和官员素养建设;重视媒体的引导作...  相似文献   

19.
论目前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建英  孔卫红  张丽 《前沿》2010,(20):53-55
网络参政作为一种民主政治形式,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目前,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积极影响日益凸显,即网络参政实现了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使民主化的进程加快;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实时性的民主参与成为可能;加强了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使公民监督权的行使具有现实意义;催生出政府吸纳梳导民意的创新形式,使得"网络问政"制度化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20.
《公民导刊》2010,(7):3-3
发轫于新河、泽国两镇的参与式预算,而今已在温岭大地上广泛推行。这项公共预算改革,以人大为主要推动力,有序组织社会公众以民主恳谈为主要形式参与政府年度预算方案讨论,人大代表审议政府财政预算并决定预算的修正和调整,实现实质性参与的预算审查监督,在全国首开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