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中美《上海公报》签署 30年来 ,“中美台”三边关系互动的曲折历程留给人们许多有待深入反思的问题。作者认为 :第一 ,不能盲目夸大美国因素对两岸关系互动的影响力 ,两岸中国人的意志才是两岸关系互动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 ,“中美台”三边关系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制约 ,美台关系必须服从于中美关系及两岸关系的利益要求 ;第三 ,中美对抗不符合两国根本利益 ,随着中美共同利益的深化 ,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歧见将趋于淡化 ;第四 ,“反对台湾独立 ,反对武力解决” ,维持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当前美国对台政策的“底线” ;第五 ,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寻求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政治基础是台湾民众利益之归宿。  相似文献   

2.
日前美国参议员科宁发出信函,以两岸战斗机数量不平衡鼓吹对台军售先进战机。与此同时,一向积极推动对台军售的美国在台商会会长韩儒伯也扬言现在是台湾向美国提案采购F16C/D先进战机的最佳时机。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刻,美国军火商人与政客却在全力鼓噪对台出售先进战机,台湾也窃喜,积极争取。台美此举不符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形势,不仅无法确保所谓的“台湾防卫能力”与“台湾安全”,反而只会加剧两岸军事竞赛,破坏台海和平,最终拖垮台湾。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两岸和谈的政策立场,是出于维系台海“不统、不独、不战”局面的战略考虑,以保证自己在台海地区的最大战略利益。美国既不希望两岸举行统一谈判又希望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复杂心态,表现在一方面希望两岸进行谈判,降低敌对状态,另一方面又长期对台提供军售,使其增加与大陆相抗衡的资本。此一“双轨政策”对两岸和平关系的构建,有着不同方向的影响,往往起了互相抵消的作用。由于中国政府对台湾当局谋求“法理台独”的强烈反应以及台海紧张局势的升高,美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两岸政治谈判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反对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美国的上述战略考虑,在反对台湾“独立”、维系两岸和平这一点上,与中国政府的立场有相通之处,客观上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4.
谢文 《两岸关系》2000,(8):28-35
6月,美国中国问题专家何汉理在谈到两岸关系时表示,由于台湾新领导人已经放弃了1992年海协、海基两会共识,不再对统一有所承诺,导致两岸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共识正在瓦解”。 何汉理说,从台湾新领导人处理两岸事务的方式及其就职演说中,“我看到台湾与大陆的一  相似文献   

5.
“台独”的论调使两岸上空阴云密布,此后台湾社会乱象丛生,大陆保持着“听其言,观其行”的谨慎姿态,美国新总统上任.将要确定对台军售问题,两岸关系风云变幻。在上个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两岸关系问题再次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两岸统一再等十年?——访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曾重郎记者:从 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到民进党上台执政。两岸统独之争愈演愈烈。如今台湾社会政局动荡,股市下跌失业率上升,民众信心崩溃,陈水扁的支持率也大为下降。其中原因是什么? 曾重郎:这其中原因很多但陈水扁回…  相似文献   

6.
孙云 《两岸关系》2005,(12):11-13
2005年是我对台政策成效显著的一年。大陆不断推出对台新举措,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连宋郁访问大陆,两岸出现了新一波的交流热,台湾民众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了更新的体认和期许,长期主导两岸的对抗性结构有所松动。两岸互动的这种新局面,必将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两岸互动新局面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推动“一边一国论”、“公投”、“制宪”、“正名”及文化教育上的“去中国化”等“台独”活动,不断挑衅两岸关系,使两岸和平与稳定的基础不断受到破坏,两岸关系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台独”活动的加剧,大陆也把遏制“台独”…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5,(3)
<正>2月国台办发言人:两岸关系的底线不容挑衅针对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近日接受美国《外交政策》采访时的言论,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日应询表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这具有不可辩驳的法理基础和事实依据。两岸关系的底线不容挑衅。任何不利于两岸关系的言行都违背两岸同胞的意愿,损害两岸同胞的利益。台湾成立资通标准协会拟推进两岸合作制定5 G标准因应全球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发展趋势,台湾经济主管部门3日在台北正式成立"台  相似文献   

8.
台湾当局自今年元旦讲话提出“统合 论”表示要“共同寻求两岸永久和平、政治统合新架构”后,2月15日在接见美国前亚太助理国务卿罗斯时又声称,台方“有心改善两岸关系,完成两岸关系正常化”;2月17日在接见美国前联邦众议员索拉兹时又称“台湾希望重启两岸协商大门”“已经作好与大陆复谈的准备”。台湾当局的这些讲话似乎显示了台湾当局对打破两岸僵局、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是很“积极主动”的。但2月 23日,在台湾方面规划两岸关系的重要文件“国家统一纲领”届满10周年之际,国民党、新党、亲民党等在野党都纷纷举办纪念活…  相似文献   

9.
1996至2006年的两岸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政治震荡和政治对话交错期(1996年初祖国大陆对台军事演习至1998年“汪辜对话”),两岸政治关系持续紧张期(1999年“两国论”出台至2004年底台湾“立委”选举),两岸关系重大转折期(2005年胡锦涛主席发表“四点意见”至2006年首次两岸经贸论坛召开)。总体而言,10年来两岸围绕一个中国原则进行了尖锐复杂的斗争,祖国大陆坚定地捍卫一个中国格局,使得两岸政治关系震荡倒退,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政冷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的4、5月间,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虽然两党都是“在野党”,但以其在台湾的地位及其影响力,加之两岸及国际社会给予的极大关注,连、宋的大陆行无疑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巨大而又广泛之影响。这种影响归纳起来是:“民间关系之空前升温”、“政党关系之巨大突破”、“政治关系之有力推促”。一、两岸民间之关系——空前升温在整个影响两岸关系各因素组成的系统当中,尽管从直接影响而言两岸的民间关系处于最为底端的位置。但  相似文献   

11.
地缘政治中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中具有 特殊重要的意义。中美冷战时期,台湾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地缘战略工具。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 台湾在该地区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大幅下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美关系被美国的战略决策者 定位成战略上的竞争关系,台湾对美国而言的地缘战略价值再次上升。这正是台湾问题具有长期 性、复杂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政治关系有所改善,经济关系突飞猛进,然而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明显妨碍到两岸经济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在两岸关系步人“深水区”之后,两岸双方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巩固“一中框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开启政治对话进程,深化媒体交流合作,努力推进两岸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为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台湾当局始终反对中美大使级会谈。美国为了安抚台湾,每次大使级会谈后都向其通报内容。然而,尼克松当政时期,美方向台方的通报却隐瞒了最敏感的内容,即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新表述和中美举行高级会谈的事宜。然由于美方的通报涉及与中方讨论"台湾问题"及签署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联合声明,台湾当局向美方提出了交涉与抗议。蒋介石本人也深受打击,不再信任尼克松。尽管尼克松勉力安抚蒋介石,不断重申美国将坚守对台承诺,但都不能减轻蒋的疑虑。台美关系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而敏感。  相似文献   

14.
马英九上台执政后,美国对台政策的着力点由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转向正面评价台湾当局调整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的改善。美国的上述调整虽然有其现实的国家利益需求,但决策环境的变化也在对美国传统的对台思维和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未来四年,美国会继续发展美台关系,保持对台海局势的影响力,但随着两岸对话的不断深入,美国对台海局势的关注度可能会有所降低,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也可能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因应全球区域一体化的浪潮,台湾当局力推自由贸易协议(FTA)战略,但成效不佳。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以缓和并稳步发展,台湾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当前,台湾当局的FTA战略目标逐渐从传统的中南美洲“友邦”逐渐转向亚太地区,从单纯的“政治驱动型”向“政治经济平衡型”特征转变。未来,台湾当局FTA实践的进展,并不单纯取决于台湾当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身份,更取决于两岸经济整合的深度和两岸政治互信的程度。台湾当局FTA实践的经验,对于未来参与TPP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美国所倡导和力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得到了台湾当局的积极响应。美国基于牵制中国主导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扩大对台贸易出口的双重动因,对台湾加入TPP表示支持。而台湾当局出于拓展“国际经贸空间”,提升美台实质性关系,并减少对大陆经济依赖度等多重目的,也积极谋求加入TPP。但是受制于两岸关系的现实以及中美关系的大局,加之台湾岛内经济自由化程度远未达到TPP的要求,台湾当局加入TPP的过程势必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7.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与实践。在形成对台工作的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的同时,确立了一系列的理论要点。它们是——把两岸关系定位于"共同家园"的关系,两岸关系的实质是中国的"和平发展",把两岸现状定位于"尚未统一",确定了两岸和平统一的"过程论",把两岸统一的途径定位于"共议统一",构建未来"一个中国"的方式则是两岸"共同缔造"的中国。这些理论要点是对"和平统一"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成立的美国国会台湾连线已成为美国国会议员介入美国对华、对台政策的重要渠道。本文对台湾连线成员在第110届国会众议院的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加入该连线的议员多来自美国南部,来自那些亚裔人口比重较大、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台独”组织FAPA活跃的选区。外交委员会成员、意识形态保守议员和共和党议员参与台湾连线几率较高。基于台湾连线分布的特点,本文提出理性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国国会因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1977年至2006年共15届美国国会共计240余件涉及台湾问题的提案进行了分析,发现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发展.共和民主两党斗争、利益集团和选区利益压力、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台独"势力对国会议员的游说接触、利益收买,是决定美国国会涉台提案出现的主要原凶。国会的涉台提案行为,对中国的统一大业、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起了极其消极的作用,但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它们无法改变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