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羁縻州是封建王朝统治边疆少数民族的一种行政区划体制。羁縻州制始见于隋代末年,唐代广泛实行,宋代有进一步发展,到元、明两代则为土司制所代替,其推行时间长达六百六十年之久。今仅就苗族分布地区的羁縻州,包括今贵州全省和附近省区某些毗连州县,分别列举加以论述。可是这些羁縻州的里里外外,都有或多或少的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并非封建王朝专为统治苗族特设的行政区划。  相似文献   

2.
一、罗施鬼国 南宋时期,西南潼川府路(驻今四川三台县)南部边境羁縻州中“乌蛮”(彝族)贵族的势力发展起来,统治了今川南与贵州省西部连接的大片地方,脱离南宋王朝的羁縻,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地方政权,称为“罗施鬼国”,或写作“罗氏鬼国”。 今先录明、清以来有关黔西彝族历史发展的记叙,有助于对罗施鬼国的理解。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1《建置沿革》说:“汉为西南夷地,唐武德三年改牂州,四年,又改牁州。诸夷杂处,其部落有七,曰卢鹿蛮者,即今罗罗也,俗尚鬼,号主祭者为鬼主,居普里即今贵州(按,今安顺市),数出兵侵牁地,为罗甸国。元和八年(公元813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中国统一战线》2013,(4):78-79
责州省委统战部近日联合贵州留学人员联谊会(欧美同学会)共同组织贵州留学人员对制约黔西南州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专家学者结合《滇桂黔石墨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黔西南州“十二五规划”等为试验区把脉,围绕中草药、旅游、环保、石漠化治理、水利建设、生物多样性利用等方面,开出10余项项目发展处方,为助推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发展建设献策出力。  相似文献   

4.
明代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正式成立贵州省,“设贵州布政使司,而以长官司七十五分隶马,属户部。置贵州都指挥使,领十八卫,而以长官司七隶马,属兵部。”这是贵州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贵州省境域由此前漫长岁月的闭塞、分散状态变成为政治、军事、经济统一的一个行省。贵州历史上的这个转折,是经历若干世代,特别是十至十五世纪初的五百多年间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至元末(公元1368年),贵州境城的政治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早在七至九世纪的唐代,今贵州境域的绝大部分属于黔州都督府(中间曾一度改为黔中道),是“化外”“羁縻州”,除曾在播州(今遵义)、庄州(今独山)短暂地设立过都督府以外,政治中心一直设在黔州诒所(今四川彭水)。唐代三百年间省内一直未形成一个政  相似文献   

5.
民主的见证     
“当前,贵州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一定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这是今年三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时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现任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对责州发展之路的坚定表白。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多元性、山地生境制约、演变过程中明显的阶段性是贵州文化的重要特征。贵州文化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有地理区位环境的限制因素,有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制约,但自明清以来与中国主流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是贵州文化不断变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还分析叙述了贵州近代以来历史上出现的先进思想和仁人志士。  相似文献   

7.
杨佩  张峰 《协商论坛》2009,(12):12-15
2009年7月18日,郑州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中原城市群发展核心区域建设由此进入统一管理、统筹规划的新阶段。郑州新区西起中州大道、东至中牟县东边界、南至航空港区、北至黄河大堤,主要包括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国际航空港区、中牟产业集聚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以及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对应区域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面积约1840平方公里。郑州新区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的综合试验区,它不仅在郑州建设史上树立起一座里程碑,而且开启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新纪元。开发建设郑汴新区,是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中原城市群战略,整合区域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体制创新、发挥规模优势的重大决策部署。而占郑汴新区规划面积89%的郑州新区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发展任务,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郑州新区建设将为中原城市群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8.
保家礼 《创造》2003,(11):47-47
曲靖市是滇中城市群的次级中心城市之一,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珠江源头,东与贵州、广西两省区接壤,南与红河、文山两州毗邻,西与昆明交界,北与昭通相连,自古就有入滇镇钥之称,是云南省与贵州、重庆、四川、广西、广东等省交往的陆上通道。曲靖,文化古老、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80年,楚将庄跃入滇,就沟通了曲靖与中原内地的联系,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滇中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  相似文献   

9.
党会先 《人民论坛》2011,(8):208-209
两汉时期是我国民族政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贵州的民族政策是两汉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央政府处理与贵州民族地区的关系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一内容的研究主要有二:从政治建制、经济开发、文化影响等角度研究当时中央对贵州的经营;不同时期不同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倾向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贵州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之一,人口为全省总人口数的31.4%,居住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但由于历代反动统治者实行歧视、压迫和隔离政策,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也就相对地落后于中原其他各地,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极为缓慢。地广人稀,地区间也呈现着极大差异,在同一时期内,各种社会经济形态并存。在货币流通上也是如此,各个朝代的货币同时流通,有的地区已经使用金属货币,而有的还用缯、帛或贝,有的甚至是物物交换,以有易无。这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货币流通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夏绍先 《思想战线》2001,27(3):94-96
唐宋中央王朝和南诏、大理国统治者,出于自身的统治需要,都积极主张输出和吸收中原文化,为中原文化在南诏、大理国社会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中原文化之所以得以在南诏、大理国社会广泛传播,主要是南诏、大理国社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原文化来适应社会的变动,以协调自身社会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贵州的自然环境及丰富的地产资源是发展经济的优势。但是人口的增长及封闭传统文化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落后又导致了人口的增长。因此,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首先必须加强人口的控制。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使其得以合理的综合利用,是贵州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夜郎之争与文化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夜郎”是一个在西南地区经常被提到的词语,尤其在近年的四川、贵州等6省市“夜郎”属地之争中特别引人关注。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文化旅游资源的越来越受重视,神秘的夜郎文化也被当作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并出现了抢夺“夜郎”牌的文化资源之争。在这种争论不断深入之际,如果我们对其进行冷静思考,不难发现各地的终极目的都是想借“夜郎”发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单纯地为开发文化而开发文化难以真正体现其价值,夜郎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必须与经济发展和旅游、文化等相结合,才能产生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试析突厥丧葬风俗汉化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化是突厥丧葬风俗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其兴起后的数百年中 ,突厥与中原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先进的汉族文化对其长期的影响促使突厥 (特别是阿史那和阿史德两个核心部族 )在丧葬风俗的发展变化上走过一条汉化的轨迹。本文主要从时代的角度 ,以东西突厥相比较的方式 ,试图分析论证突厥丧葬风俗在中原汉族文化影响下逐步演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长期以来人们思想封闭、观念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已经转型升级,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温饱型向健康型转变,这种转变带来了居民消费革命、市场革命,继而带来农村产业革命。在贵州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解放思想,对传统产业进行革命,培育发展新型经济,深挖民族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文旅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源泉,同时还要注重乡村振兴的多样性、主体性、文化性,确保振兴后乡村的特色,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与贵州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从全新的角度提出通过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较好地解决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确保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安全 ,以此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论贵州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嵘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105-109
历史上贵州各民族创造了多种农耕经济文化类型,贵州的传统农耕文化因其诸多可持续发展因素而能够传承至今。时至今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贵州农耕文化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重建,将为贵州农耕文化的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贵州文化的定义、外延、内涵、特征文化价值等作了简要的论述,并认为贵州文化、贵州文化资源在发展贵州就、发展贵州文化产业、文化商品方面,在社会、经济、文化三者协调发展方面,具有无比的文化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确定扶持加快发展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贵州仅有毛南族。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贵州省毛南族集聚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滞后,贫困问题仍十分突出,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我省毛南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贵州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凡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3):177-180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贵州民族高校图书馆是完成这项任务的主力军。在建设民族文化资源库的过程中,民族高校图书馆自身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