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机关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总任务,加强检察监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过硬队伍,更好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为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审判制度、检察制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律师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必须深刻领会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重大成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忠诚履职担当,不断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立足司法职能服务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正>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一直在改革探索中前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审判制度、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律》2016,(1):123-127
2015年.是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开局之年。随着司法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改革措施的落地生根,司法体制改革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凸显。一系列举措实现着“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更好照进百姓心田”的使命,一系列案件审判践行著“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承诺。  相似文献   

5.
郭志远 《法学杂志》2020,(2):105-114,14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本轮司法体制改革在司法管理体制、司法权运行机制、人权司法保障机制以及司法便民利民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应从构建司法人员选任制度、实现司法权力优化配置、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及建立科学的司法改革评价体系等方面完善司法体制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2013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个多月以来,司法体制改革成了法律界、法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研究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建设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浙江省法学会于去年12月27日下午召开了“浙江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研讨会”。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丁祖年,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祺国、张雪樵,  相似文献   

7.
为一步提升法院文化建设实质化水平,蒲江法院紧密结合地域特色和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融入本土文化精髓,把法院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推动司法改革、彰显公平正义的“硬支撑”。近三年已有72项工作和120人次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先后被命名为全市、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以盖碗茶调解室为依托构建诉讼服务文化体系被省高院表彰为“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要“有条件地建立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除机制”。检察机关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有责任立足检察职能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检察工作新机制.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少年司法体制改革进程。在此语境下.拟对未成年人相对不起诉记录限制公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管见。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2011,(12):14-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司法行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具体体现,凝聚着司法行政发展历程中积累沉淀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司法行政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力推动司法行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人民法院改革,总体上潜含着对标形式主义法治司法模式的取向,其目标可概括为“让司法更像司法”。这种由内向视角导引的改革,对塑造我国司法的基础形态、完善司法的基本要件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司法与社会需求的疏离,使司法改革的红利难以充分转化为社会的实际获得。在还原主义立场下回溯司法的基源性理论,司法是一种制度建构的产物、一种公共产品,司法应当尊重“消费者体验”。着眼于外向视角,提升司法能力亦应成为法院改革的取向之一。在今后继续深化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过程中,应以影响司法能力的基本要素作为改革的着眼点,通过司法能力的提升实现司法的社会功能,满足和实现社会对司法的需求,以“让司法更能司法”。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第二年,山西省汾阳市人民法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追求,  相似文献   

12.
樊守禄 《河北法学》2007,25(12):192-196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体现出来的公平正义;司法公正是相对的;司法实现公平正义面临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实践公平正义必须做好社会理论的、法律制度的和司法人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担当催动步履,奉献铸就成绩。过去一年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制定发布《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托新科技激发制度活力,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势更加显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更加可期可感。截至发稿时,全国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两会已落下帷幕,“营商环境”“互联网法治”等关鍵词热度不減。本组专题将从这两个角度呈现地方法院的亮点工作,展现一年来人民法院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的司法智慧。  相似文献   

14.
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三个至上"原则,体现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司法体制改革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和保障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旭 《检察风云》2014,(23):16-1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定》明确了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等三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司法真正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这次司法体制改革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沈洋 《中国审判》2021,(5):50-53
“以数字正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在此前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强调。在与信息化同频共振的改革浪潮中,人民法院从未缺席。近年来,随着智慧法院建设向纵深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陆续融入审判执行场景,并不断释放效能。尤其是在我国法院建成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网后,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数据积累、机器训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有力地推动了相关行业的飞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提出司法制度要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可见会议精神最鲜明的特征是更加强调了执法为民中的"为民",要求司法改革紧紧围绕民生、民意开展,以实现、保护人民利益为改  相似文献   

18.
深化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可行路径之一,但“以审判为中心”与人民陪审员制度两大改革面临“循环困境”。在司法证明的视角下,可以通过司法证明科学化路径推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际应用,进而将这一技术主义方案作为“以审判为中心”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司法证明科学化的引入于我国司法实践具备必要性与可行性,从限缩范围的精准适用、构建两种诉讼格局下的多元司法证明方法以及明确司法证明科学化的程序规范三方面入手,即可建立以司法证明方法为核心的技术主义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3月25日公布了《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简称“三五”纲要)。本文结合“三五”纲要及全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推行的各项改革举措,论述了人民法院在司法公开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个多月以来,司法体制改革成了法律界、法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研究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建设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浙江省法学会于去年12月27日下午召开了"浙江省深化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