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说过 :“如果你要得到艺术的享受 ,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那么作为具有艺术修养的人 ,又将如何理解和看待当代书法艺术呢?首先 ,书法艺术不同于写字 ,虽然它的基础是写字 ,可一旦它发展成为了艺术 ,其第一功能即是让人感觉到美。当然这种美并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漂亮” ,这是一种艺术的美。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追求所呈现出的是不同倾向的美、不同感受的美。在这里 ,写字已不是目标 ,它只是作为基础、作为媒介、作为手段 ,其目标是艺术。当然 ,没有写字作前提就没有艺术 ,但艺术要高于写字。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观念转…  相似文献   

2.
汪莎 《求索》2013,(8):101-103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建构了他的美学体系。他对审美与艺术的剖析在西方关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他通过审美判断和艺术中关的密切联系分析出美的本质问题。辨别判断之美与艺术之关运用审美判断进行区分并详细说明了四个切入点,因为它是分析艺术之美的基础。艺术之美的根本点是判断之美,也就是取决于审美判断并高于判断之关。它与通过审美判断而得出的判断之美都是以无功利、无概念的形式为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事物通过审美判断都能成为艺术,因为艺术是审美过程的提炼.是以美为根本点的最终形式。  相似文献   

3.
张昀霓 《求索》2010,(8):121-123
诗性从源起到构建无一不与象似性息息相关。诗性美或通过外象似性模拟再现真实世界的形象美,或通过内象似性模拟展现对真实世界的艺术印象美。就象似性构建而言,诗性美集中体现在视象美、音象美和意象美。  相似文献   

4.
王治国 《求索》2014,(9):85-89
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生成往往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符号的能指性对象意义,以及这种符号在本民族反映和表达世界关系中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表达,即民族艺术的生成与表现总是具有感性形式的概念对象性,与纯粹艺术审美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席勒“游戏冲动”中的“经验美”,康德“反思判断力”中的“自然的理性的合目的性”的“纯粹美”,黑格尔“感性显现”中的“依存美”,分别从民族艺术文本生成的概念对象性审美、艺术象征表现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与艺术鉴赏判断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三个方面,阐明了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审美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海力波 《思想战线》2011,37(5):6-10
当前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在侧重发掘"艺术的社会性"的同时,却相对忽略了对艺术这一审美本体的言说,导致未能对艺术创作与审美批评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直接有力的回应。在具体的研究路径上,艺术人类学可以将对不同文化中审美认知体系的发掘与建构、尤其以对不同审美认知体系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作为重点,从而为深化艺术人类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视野,凸显出艺术人类学的学科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要求真善美的统一,要求在内容和形式的对应统一中表现出一种使人心动神驰的艺术的美。但是,这种艺术的美的表现形态,它给予人的感受在不同风格的作品中并不相同。 有的作品,以雄浑的笔墨,高昂的调子,豪迈的气魄,描写轰轰烈烈,乃至惊心动魄的生动场面,讴歌勇敢、刚毅、雄健、豪放的强有力的人物性格,乃至创造烈火狂飙、惊天动地的英雄  相似文献   

7.
领导艺术,简言之是指艺术化的领导方法。就艺术而言,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艺术。这是因为领导艺术中的美,不仅有悦于耳目,更主要的是它美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这在程度上是一般艺术所不能比拟的;同时,领导艺术来自领导者,它的成功会给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带来事业的成功,因此,领导艺术中的美,份量更重,含量更大,使人感受也更深沉。那么,领导艺术中具有哪些美学因素呢?  相似文献   

8.
<正> 毛泽东并没有把艺术审美追求仅限于一般艺术美.因为艺术美并不都是艺术典型美,要达到典型美,还需要创作主体进一步进行艺术攀登。典型美是艺术美的理想境界。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的最佳、最高境界是典型美。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作家艺术家应进一步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高级的文艺”,使其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达到使欣赏者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更好地帮助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这是对艺术美的最高标准的美学要求和历史要求。这种艺术要求的实质,是提倡作家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美创造时,不要仅仅停留在一般艺术美的水平上,而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通过艺术典型化创造更理想、更强烈、更集中的典  相似文献   

9.
在肯定艺术的道德性、实践性和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与功能等方面,罗斯金堪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位杰出的艺术批评家.罗斯金早期认为"以美为艺术的核心",主张"典型美"与"重大美",然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变迁,他转而重视艺术的社会价值并彻底摒弃"唯美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艺术批评转向社会批评.  相似文献   

10.
夸张变形是艺术处理中常用手法,艺术家出于达意的需要,强化客观物象的某种特点,采用不同程度的夸张、变形,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生活中的美与丑是两种相对应的不同性质的侧面,艺术家要真实地表现事物本质的美与丑,必须定向地夸张、  相似文献   

11.
曹晓静 《前沿》2013,(1):194-195
东路二人台脸谱艺术的特色是在演员脸部的核心位置画上动物、植物、水果、花草,将这些图案与人的五官融为一体,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特征。通过视觉文化解读东路二人台脸谱艺术的文化自觉意识,可以发现其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冀北、晋北等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喜、怒、哀、乐的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东路二人台脸谱艺术是集劳动、生活、艺术趣味、人文思想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二人台表演艺术增添色彩与活力,是感悟生活之美、感悟家乡之美、感悟传统文化之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记得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艺术中.简洁是伟大、真实和美的本质。确实.爱能把握美.美能产生艺术。  相似文献   

13.
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298.00元敦煌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使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艺术相碰撞、相交融、相汲取,凝结成人类文化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产生了独一无二的、综合性的艺术群体和新型的文化艺术形态。本书为2020年广西好书之一,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以及文化比较学、艺术哲学与美  相似文献   

14.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是情感性较强的学科,因为一篇篇美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拜读江苏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中国军旅文学鉴赏》,我突然记起勃兰克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说过的一句名言:“艺术是至高无上的,艺术是光明,艺术是火焰……唯有艺术的美和艺术的大胆放肆才给人生赋予了价值。”用艺术的大胆创新和艺术的美概括  相似文献   

16.
朱梅梵 《理论月刊》2008,(5):119-121
科学教育教人求真.艺术教育教人求善.真与善之于人生,在由感悟科学美与艺术美而终向人生之大美.认知美、感悟美、创造美是人审美境界发展的三个层次递进的阶段,是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之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同旨趣.当前,学校教育特别重视科学教育,其中感性内容较之知性内容薄弱.艺术教育则是弥补当前学校科学教育重知性轻感性少悟性之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情歌在语言运用上素朴俗白,清浅自然.透过口语化的语言,我们能发现其审美特征的三个层面.直白泼辣的意趣美、素朴粉饰的情趣美、俏皮机敏的谐趣美.通过美的三个层面,不仅让人感受到布依族情歌语言清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体味到布依族崇尚"朴质真纯,自然高妙"的审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上好一堂课是一种艺术享受,相应的看一节好课也等于一次艺术欣赏。聋校教学更是艺术的体现。它指的是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美,包括:语言美、手语美、教态美、情感美、氛围美、素质美等。教学美是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体现出来的,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闪光,是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的体现。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整体体现。教学美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精通,对手语表达的熟练,来源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教学基本  相似文献   

19.
布依族情歌在语言运用上素朴俗白,清浅自然。透过口语化的语言,我们能发现其审美特征的三个层面。直白泼辣的意趣美、素朴粉饰的情趣美、俏皮机敏的谐趣美。通过美的三个层面,不仅让人感受到布依族情歌语言清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体味到布依族崇尚“朴质真纯,自然高妙”的审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1):42-45
1928年,蔡元培先生在杭州的西子湖畔创立了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他在开学典礼上说:“艺术是创造美的,实现美的西湖既有自然美,必定要再加上人造美,所以大学院在此地设立艺术院。创造美,借以真正的完成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