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以甘孜州乃中心的四川西部生态脆弱区农村贫困面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环境教育处于很低的水平。该文指出,在贫剀地区农村开展环境教育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彭伟  戈银庆 《前沿》2010,(24):18-20
西部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然而,基于经济发展需要的对自然长期的无节制掠夺,导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生态耦合链的断裂。这不仅使西部民族地区陷入贫困—生态脆弱的恶性循环,而且危及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求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的途径,实现生态经济耦合链的重接,成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研究地域集团生产生活方式与生息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藏区宗教神山朝圣的生态人类学解读对于反映藏族生产生活、思维心理与青藏高原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对于思考藏区宗教神山的现代旅游体验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藏区宗教神山朝圣是藏区特有的人文特征,需要客观地看待和分析这种现象。藏区以外的旅游者慕名而来,对于藏区宗教神山的保护、对于藏区神山朝圣地和旅游业界都会是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中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和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该文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双贫困"的基本特征,从生态环境脆弱、文化教育落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趋边缘化以及生态补偿制度缺失等方面探讨吉林西部贫困问题形成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谭键 《新东方》2012,(2):27-29
生态安全是人类的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基本权利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目前,海南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栽和调节能力减弱,面临的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笔者从成胁海南生态安全的具体原因入手,可以从强化资源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治污水平,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提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戒杀生"是藏传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在当前我国藏区,"戒杀生"对藏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当地"戒杀生"的全民性影响、综合性影响和政治化影响,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出对藏区生态危机的担忧和藏区生态法律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是控制生态退化、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落实《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具体措施,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四川横断山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横断山区既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2004年,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反贫困为目标的生态移民工程在这里开始试点,两年的实践证明,生态移民的双重目标直接导致移民意愿的双重性,出现了生态移民大部分为非自愿移民,小部分为自愿移民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四川横断山区出现了四种生态移民安置模式,即:高山农业居民移民模式——人林异位;高寒草原移民模式——退牧还草;干旱河谷区移民模式——易地致富工程;横断山区边缘区——市场化引导的自愿移民。四种模式并存的局面,为成功实施生态移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杨原 《公民导刊》2013,(11):35-35
<正>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决定,将开县等11个区县列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如何助推生态涵养区的发展,是这11个区县人大必须研究的新课题。生态涵养区是一个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保证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开县集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是限制开发区、移民聚居区、生态脆弱区,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如何实现市委的发展意  相似文献   

10.
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然而其开发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阐述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涵义 ,分析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及其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从经营管理、旅游产品及空间利用格局三个层面上阐述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败的系统工程。从法律制度上解决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现实根据、核心内容和实现保障,是有效建立和实施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紧迫任务。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根据是实现民族地区在缓解贫困中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根据是环境建设和保护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原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可以设计为静态框架结构和动态实现安排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2.
黄晓园  侯明明 《求索》2011,(10):1-4
生态文明动态评估是评价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生态足迹理论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构建生态文明综合绩效评估模型,并对全国和云南省生态文明相关指标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经济增长快速推进的同时,资源消耗也同步增长;虽然资源利用强度不断加强,污染物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由于环境综合影响绩效相对较低,限制了生态文明快速发展。本文就生态文明评估绩效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云南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奋斗目标,根据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现就建设生态广西作出如下决定。一、生态广西建设的重大意义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积极进展。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长期以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经济总量明显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口过快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消除贫困成绩显著,资源合理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促进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强了我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加快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我区人口基数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耕地、煤炭、石油、铁矿等重要资源较为匮乏,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消耗较高,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致使部分江河湖库和局部海域水环境质量下降,酸雨问题突出,一些地方不合理的资源开发造成局部生态破坏和退化,水土流失、石漠  相似文献   

14.
金鑫 《前沿》2013,(22):77-79
可持续发展是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东北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地区,同时又作为全国蒙古族最集中的民族聚居区,通辽市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业生态系统脆弱、区域经济推动力有限、农村社会演进滞后三个方面的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0,(6):92-92
宋言奇在《人文杂志》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社会资本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传统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农村社区,尽管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特定的客观情况,社会资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讲仍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6.
《重庆行政》2014,(2):I0004-I0007
正作为生态保护发展区重要区域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大山纵横、沟壑密布,可谓"七山二水一分田",面对生态脆弱和经济贫困的双重考验、建设用地差和农耕条件差的双重制约、资源环境差和开放能力弱的双重压力,唯有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才能挑战"双重考验"、破解"双重制约"、缓解"双重压力"。为此,彭水县牢牢抓住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所带来的政策机遇,正务实抓好六项重点任务,切实推进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晋政办发[2015]106号忻州、吕梁、临汾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规划纲要(2016—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将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纳入本地区和部门"十三五"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2015年11月2日(此件公开发布)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为推进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综合治理,统筹各方资源优势,实施多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生态思想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统一,应从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进行考察.马克思生态思想包含的内容: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思想;资本是生态恶化的根源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仅限于自然维度的考察,缺乏全面性.全面考察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在理论上有助于驳斥西方学者攻击马克思忽视生态问题的谬论;在实践上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成果,体现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认识的新提升。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生态文明至少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制度三个要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全民的生态道德素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善我国现代化建设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应以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基础、以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为核心、以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为根本。  相似文献   

20.
生态道德与以德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决环境问题不仅有赖于科技、政策和法律 ,而且要依靠道德的力量 ,即“以德治环境”。环境保护需要道德力量支持 ,我国国民生态道德意识薄弱有种种表现 ,“以德治环境”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修养。为此 ,应改革干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制度保障机制 ,增强领导干部践行生态道德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