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住房双轨制改革及其不平等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分配是社会主义福利的重要部分,但中国住房分配往往偏向于一部分权力单位或富有阶层,使得住房分配不平等的现象更加严重。本文考察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经过;探索了住房分配不平等形成的原因,进而探讨了住房分配的不平等现象是如何在中国住房分配的结构下得以延续的。  相似文献   

2.
以2010年广东居委会家庭"是否拥有二套房"调查来重新审视市场转型议题,结果发现:单位住房福利与二套房并没有关系;权力在二套房分配上依然有优势;教育资本的回报升降问题与市场条件有关,教育资本的二套房回报在大城市比在小城镇的优势有所减弱;年轻一代的独生子女家庭在二套房分配上有优势。这些发现说明,不能用纯粹收入的市场逻辑来解释城市二套房分化,中国住房市场并没有像市场转型理论所预设的那样"脱嵌",市场嵌入各种制度或结构因素之中,二套房的分化是市场、再分配及家庭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追求正义是人类生活的主题,当代政治哲学家不断为解决正义问题提供理论思路。罗尔斯提出两个正义原则,表达了对平等的关注。诺齐克从"持有正义"出发,论证个人权利是公正的底线。两位学者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公平平等论还是权利平等论。基于罗尔斯和诺齐克的社会应得理论视角,为缓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不平等的分配正义问题提供理论思路,通过系统的制度创新来实现限制"权力"和解放"权利"相匹配,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协调机制,从而解决我国分配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比与反差     
资产不平等:54:1 资产不平等比收入不平等更为严重。部分行业垄断性收入畸高,以及住房、医疗改革不完善等因素,加大了资产分配差距。在城市,人民币存  相似文献   

5.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消费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同时又是一个现实的经济学研究课题。对任何一种经济来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水平、分配结构既表现为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影响甚至决定经济发展和体制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过渡"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逐渐深化,由于"双重过度"时期里制度和非制度的因素,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消费需求问题越来越成为理论研究和社会、政府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欧美一直关注东欧国家转型后的住房体系对青年群体的影响,而我国大部分的相关研究却相对忽视了和我国拥有相似起点和转型过程的东欧国家住房体系和住房市场的变化,反而主要将研究的目光投向西方发达国家。在引入欧美政策研究过程中兴起的中观视角下,以东欧住房体系在转型前后的特征为背景,分析其青年一代的住房困境的特征和成因,可为我国住房体系改革、住房市场调控和解决年轻人住房困难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由于住房不平等现象以及住房市场失灵,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政府自主性是政府干预住房市场发展的政治基础.基于自主性逻辑,权力与资本的结合会导致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的双重失灵.政府自主性在住房市场发展中面临着释放市场与保卫社会的悖论.随着政府公共性的回归,住房市场发展中政府能力的提升路径包括:强化住房政策顶层设计、提高政府与市场合作能力、厘清地方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但收入差距令一些人诟病。人们并不愤怒市场经济,而是愤怒权钱交换的市场关系。市场经济需要竞争,需要有结果的不平等。但如果说竞争是社会这艘船前行的引擎,那么公平就是这艘船的压舱石。用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话说,这就是"公平的正义"问题,正义是一个社会合作体系里的最高价值。这里的正义主要指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划分方式,也可称作分配正义。社会不平等的合理存在,但这个不平等必须是可控的,符合社会整体的合作发展的。对此,不应只是考虑让权力退出市场,同时还应发挥政府对社会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会议决定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分配方式的转变,取消福利分房,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提租幅度,加快向市场租金并轨的步伐,刺激住房消费,住宅建设自然就成了全民关注的切身大事。这就给住宅设计人...  相似文献   

10.
对市场转型以来性别收入不平等的研究主要围绕四种重要解释机制--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社会资本以及家庭责任展开。通过文献回顾,文章试图厘清市场转型以来影响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收入不平等的核心因素,全面呈现有关性别收入不平等议题的已有研究进展,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1.
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中世纪的社会契约论也涉有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理论。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必然以社会公正作为自己的价值诉求,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政策调整,关注并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实现社会富裕文明,保证社会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东道国不同性别群体的就业和工资分配的影响日益加强,这一领域也逐渐引起了经济学者的关注。文章首先对FDI影响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理论机制进行概括和梳理,进一步针对FDI影响性别就业差距和性别工资差距的已有研究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FDI影响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梅艳玲 《前沿》2010,(20):43-45
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这一变迁以两个方面的转型为标志:第一,由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制转型;第二,由初级工业化向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当代中国社会出现了社会群体分化加快,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利益主体日趋分化;收入来源多样化,不规范收入引人注目;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利益主体关系紧张化;改革转型阶段风险分配的不平等利益分化状况。  相似文献   

14.
刘挈希 《创造》2004,(7):40-40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得到了最大的实惠,从而让广大干部实现了从"无产阶级"到"有产阶级"的飞跃.特别是200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统一政策、因地制宜、分别决策"的原则,在具体措施符合国家统一政策,保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云南省实际,摸着石头过河,加大了住房改革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着力解决住房分配货币化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等问题,发放了离退休干部住房补贴,同时加快了住宅市场化进程,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实行廉租住房制度,积极鼓励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转型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经验与国际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哈佛大学、世界银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大学、厦门大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就当前政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农民增收、城乡差距及收入不平等问题,制度创新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以及全球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与会学者从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当…  相似文献   

16.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非常关注民计民生问题,始终把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作为我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根本目标,并积极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扩大住房保障和房改货币分配覆盖面,为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租房补贴,切实解决了广大市  相似文献   

17.
平等关系不仅存在于公民之间,而且存在于公民与政府之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与政府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将导致市场分配和政府再分配的不公平。能否正确处理公民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飞速发展,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新四座大山”的出现使公平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政府决策的重点。机会的不平等,基本需求保障的不足,非法暴富现象的大量存在,官员的弥散性腐败及强势利益集团掌握公共辩论、主导转型政策,更使公平问题成为当下中国的突出课题。  相似文献   

19.
郇雷 《长白学刊》2015,(1):33-40
民主机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特定社会的经济不平等现象?经典民主理论认为,经济不平等与民主政治在本质上是相互排斥的。一方面,规模性的经济不平等会导致威权政治,从而阻碍民主转型的发生;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促使民选政府为了吸引选民选票倾向于实行有利于多数穷人而非少数富人的社会再分配政策,从而调节经济领域初次分配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间的经济不平等问题。经典民主理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共选择学派关于公民投票理性的分析;二是民主巩固学者基于社会阶层行动策略的政治博弈分析。现实政治的变化却表明,公民普选权的扩展并未有效遏制经济不平等的增长,这客观上挑战了经典民主再分配理论的可靠性,也为我们重新思考民主政体下的政治经济互动关系提供了经验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来经济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的实践呈现出结构的非均衡特征,突出表现为经济市场化过程中既存在着"化不到位"又存在着"化错了位"的问题,以及在国家结构领域表现为"政党国家化"与"去国家化"的双重面像。由于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分裂造成的结构性失衡,经济增长与分配正义的冲突正日益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转型时代的当下中国面临的进一步问题是,如何把市场的动力与民主的公平和合法性结合起来,寻找那些能够使市场经济的效率与多元民主的平等完美地结合起来的制度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