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用卡的运用也逐渐普遍起来,而犯罪分子更是瞄准了信用卡制度的不完善和法律的漏洞,使信用卡诈骗罪也在近年来逐渐成为金融诈骗罪领域中的一项主要犯罪活动,而实践和理论的分歧使此项犯罪的司法认定存在诸多的争议,作者拟就此问题作详细的解释,为防范犯罪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
李春旭 《前沿》2013,(8):72-73
近年来,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人们在亨用信用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利用信用卡犯罪成了典型的一种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信用卡盗刷情形及责任等问题,为信用卡盗刷后如何避免损失扩大及如何预防信用卡盗刷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2个月疯狂刷卡120万》一文刊出后,引起了读者朋友们的普遍关注。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信用卡犯罪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犯罪分子通过怎样的操作才能实现信用卡诈骗?被诈骗走的钱财由谁来承担?我们又该如何来防范此类犯罪呢?带着这些疑问,本刊特约记者走访了国际信用卡组织专家。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已成为当代社会犯罪的趋势,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涉及信用卡犯罪类案件,其作案的隐蔽性与案件本身所蕴涵的高科技技术是侦破此类案件的难题。如何让犯罪分子在犯罪发生时留下更多的信息是侦破此类案件的关键。本文利用指纹扫描技术在用户使用信用卡交易的同时保留下交易人的指纹信息,为公安机关侦破此类案件提供证据,同时也可以起到预防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诈骗案件的立案应谨慎,严格刑法入罪,对信用卡透支到期不还的行为不能都以犯罪论处,刑法重在打击恶意透支行为。侦查机关应分析犯罪分子作案规律,严密布控,伺机抓获现行,或从涉案信用卡入手挖掘侦查线索。侦查人员应注重现场勘查,从犯罪分子遗留信息如监控录像记录、指纹、通信和住宿登记信息等入手突破案情。还可以通过对POS机商户的业务进行排查,发现可疑线索,集中查处一批信用卡诈骗案件。侦查中,应注意针对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进行证据收集,如伪造的或作废的信用卡、催收记录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利用信用卡进行的诈骗将会与日俱增。此类犯罪主要有三种方法,其特点表现为:内外勾结、异地作案,连续作案。当前,此类案件增多的主要原因是:执行银行规章制度上存在漏洞,信用卡网络技术落后,特约商户把关不严,银行之间互不通气,个别银行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因此,要预防此类犯罪,必须对症下药,从健全规章堵漏洞,加强宣传教育强素质等方面入手。侦破此类案件也必须从所用信用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是信用卡诈骗罪最为常见的犯罪类型 ,应将以虚假申办材料从银行骗领到信用卡的持卡人列为此类犯罪的主体。对侦查对象明确的恶意透支案件 ,侦查工作应围绕查明其恶意透支犯罪事实和获取其恶意透支犯罪证据展开。对侦查对象不明确的恶意透支案件 ,应根据对骗领信用卡人骗领时留存的各种书面材料的分析发现线索 ,及时向有关特约商户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以查明透支者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比较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和其他三种信用卡诈骗行为在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以及责任转化等方面的差异,得出恶意透支应当独立定罪的结论,并做出立法设计,同时就恶意透支罪相应的主体范围、非法占有目的和银行催收问题提供了司法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用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和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信用卡从 1979年传入中国,至今虽然只有 20余年的时间,但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我国各类银行信用卡已达两亿张,年交易额超过万亿元。伴随着信用卡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类信用卡犯罪也日益猖獗,其中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诈骗银行资金表现得尤为突出。恶意透支造成了银行资金的巨额损失,严重阻碍信用卡的推广使用,所以,预防和打击恶意透支,对于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银行资金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相似文献   

10.
信用卡被认为是当今最便利、快捷、安全的支付手段,但现在它的安全性受到了挑战:针对信用卡的金融犯罪越来越多,一些持卡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人盗走了卡中的钱,由此还引发了储户与银行的纠纷。信用卡中存款失窃,通常是因为密码、账号泄密,被犯罪分子利用。而密码、账号又是怎样泄露的呢?图省事、设置“魔鬼号码”。“111111”被金融界戏称为“魔鬼号码”。许多人为了省事,密码设定为“111111”,密码简单易记,然而,在方便自己时,更“方便”了拣到或偷到存折者,许多储户为此蒙受了巨大损失。柜员机上贴“通知”,请君入瓮送钱来。不法分子先开…  相似文献   

11.
心理痕迹指犯罪分子在犯罪预备、实施和既遂后的心理活动过程 ,包括犯罪预备过程中的心理痕迹、犯罪实施过程中的心理痕迹、犯罪既遂后的心理痕迹三种形态。研究犯罪分子的心理痕迹对分析犯罪目的、犯罪分子的情绪、犯罪分子的心理健康水平、犯罪分子的个性特点等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当前银行营业场所存在的治安隐患令人堪忧 :如临柜工作人员少 ,男女搭配不当 ,防暴自卫能力弱 ;部分职工素质不高 ,执行制度不严 ,甚至参与犯罪 ;计算机系统防范外界入侵乏力 ,硬件防范设施差等等 ,给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严重危及国家资金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安全。为此 ,要从完善软、硬件方面着手 ,提高银行营业场所的安全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付利用计算机贪污郭瑞海自从1986年我国首次发现利用银行计算机犯罪以后,这类案件呈直线上升之势,作案手段也越来越智能化了。某银行计算机程序员篡改信用卡系统中客户余额累计部分原程序,使计算机失去信用卡总额余额部分与客户分户帐总余额部分的相互核对功...  相似文献   

14.
东莞市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 ,商品经济高速发展 ,刑事犯罪形势趋于严重 ,犯罪活动日趋科技化、智能化 ,尤其是在杀人、绑架、勒索等案件中 ,犯罪分子经常会利用先进的公共设施进行犯罪。如绑架勒索案件中案犯通常要求事主将勒索款存入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存折或信用卡中 ,因此 ,案犯在办理存折或信用卡时往往会在银行的监控录像里留下身影。如何更好地提取录像里的图片资料供侦查使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 ,处理这类问题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一是直接拍照法 ,即用照相机对监示器直接拍照 ;二是视频打印法 ,即一边观察录像带内容 ,一边根据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入,金融业务也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犯罪分子为牟取暴利将犯罪目标对准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犯罪日益猖獗,犯罪手段和方式也花样多变,给司法机关打击诈骗银行贷款的犯罪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从贷款诈骗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银行贷款的被害环节两方面入手,指出要遏制金融诈骗犯罪,必须不断完善金融业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设备建设、促进金融监管协调、利用法律手段开展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16.
李劲鹏 《公安教育》2023,(11):42-46
<正>自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的第一张信用卡后,我国信用卡发卡数量稳步上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开立银行卡数量已达95.73亿张。近几年,信用卡诈骗犯罪是公安机关打击金融诈骗类犯罪的最主要类型,而恶意透支占全部金融诈骗犯罪案件的七成至八成。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程序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7.
程启芬  秦锐 《公安研究》2004,(10):48-52
银行承兑汇票是犯罪分子诈骗金融机构的主要工具之一。签发无资金保证的、真实的银行承兑汇票诈骗金融机构,出票人及贴现申请人等同伙应当认定为票据诈骗犯罪,有关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应当区别情况追究行政责任,或者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8.
对公账户因具备限额高难监控、易获取被害人信任等特点而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当前,利用对公账户犯罪已经成为一种隐蔽性强、犯罪链条组织化产业化、跨境犯罪多发、手段不断升级的新形式犯罪,存在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强、跨境抓捕取证难度大、银行存在管理漏洞和警银协作机制不完善等侦防困境。为解决此类案件的侦防难题,提升打击、防范此类犯罪的效率,应从串并案件、加强国际警务协作、完善警银协作机制、建立科学预警机制和加强舆论宣传等方面寻找斩断犯罪产业链条的思路,以求通过多元化方案建立利用对公账户犯罪的打击防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较之以往有所增长,且出现了新的不法态势.即在实践中出现这样的案例:妹妹办卡,哥哥使用并恶意透支;父母办卡,子女使用并恶意透支;行为人从多名朋友手中借其信用卡使用并恶意透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根据这一定义,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持卡人”,但目前尚没有司法解释明确“持卡人”的范围,从而使司法实践中在处理该类案件上存在争议。本文将在现有争议的基础上,重点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信用卡诈骗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类新型犯罪。对于假借信用卡非法获取财物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是否一概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犯罪,国内外理论和立法并不统一。以我国信用卡交易的实践及其交易规则为基础,分析我国信用卡诈骗犯罪的行为构造;在借鉴、考察国外相关立法和未来信用卡发展趋势等的基础上,提出:作为一种现代新型犯罪,我国刑法中的信用卡诈骗罪兼有传统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双重属性。由此,可以有效避免实践中对相关犯罪行为定性上的分歧,并能适应未来信用卡犯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