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拔、培养和造就年轻干部,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理解干部的“四化”方针,不断解放思想,确立不论资历看实绩,不拘小节看主流,不看年龄看水平的用人观念,念活人才真经,大胆启用年轻干部。把有奉献精神,愿意为人民谋利益;有经济头脑,发展经济的思路清晰;有竞争意识,具有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有求实的作风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的年轻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目前全镇共有镇管干部108名,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有45名,占总数的41.6%;21个村支部中,4名村支部书记年龄在35岁以下,占总数的19%。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源源不断培养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大计。”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如何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锻炼成长,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服务和推进科学发展大局?笔者认为,古人的三句诗词对年轻干部的成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柳河县委努力探索培养选拔德才兼备 年轻干部的新路子,使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陆续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全县共提拔年轻干部141人,其中有8名 同志成长为县局级后备干部,有2名同志走上了县级领 导岗位。 选拔──拓宽渠道,创造条件 一、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完善选人方法。 1998年以来,我们实行了组织集中推荐、组织推荐与考试考察相结合、公开选拔三种方式。1998年,由组织集中 推荐年轻干部850人次,我们从中选拔了500名平均年 龄35.5岁的乡局级后备干部。1999年,采取组织推荐与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19岁副乡长、80后美女县长、90后副局长等年轻干部话题频现网端,引起广泛热议,质疑声一片。如果说对一名年轻干部的破格提拔有不同声音,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年轻干部“逢提必疑”几成定律,“破格提拔”更是被打上了“暗箱操作”的标签时,那就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反思了。破格提拔干部要全面正确看待。我们党历来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现阶段党的事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也需要一大批年纪轻能力强闯劲足的干部,因此对于符合培养条件的、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看准了,大胆培养使用,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一些“经验丰富”的“过来人”,告诫自己身边的年轻干部.不要“锋芒大露”,“言外之意是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于是,在“过来人”的言传身教下,一些原本“锋芒毕露”的年轻干部.开始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没了年轻人固有的勇气、锐气和朝气,甚至个别人连才气也显现不出来了。笔者认为,作为年轻干部.除了要有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品质外,还要敢于露“锋芒”。 一是要敢于露正气。年轻干部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不能有“过洁世同嫌”的顾虑。在工作中,要敢于坚持公平、公正、公…  相似文献   

6.
朱理国 《支部生活》2004,(12):26-26
不久前,富源县下派了96名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这些年轻干部静下心来、沉下身来,努力过好“四关”,真正和农民同吃一锅饭,同于一样活;认真当好“六员”,力求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全县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7.
近闻某地竞选镇长,一名年轻人发表“施政演说”:“我的话很简单——和官大的人在一起,不觉得自己官小;和官小的人在一起,不以为自己官大;  相似文献   

8.
李鸿忠书记在出席湖北省年轻干部成长工程中青班开班式时,勉励年轻干部要在志存高远中坚定信念,在服务群众中纯洁党性,在艰苦环境中砥砺意志,在抵制诱惑中提升定力,在改革攻坚中勇担重任,带头保持党的纯洁性,自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融入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聆听书记的讲话,笔者体会到,作为一名年轻党员,要把理想、信念、责任、担当融人自己的血液,要脚踏实地、甘为人梯,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相似文献   

9.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笔者认为,对待年轻干部,应多一些宽容,少一些非议;看待年轻干部,多用“望远镜”,少用“放大镜”。用“放大镜”看待年轻干部,极其容易产生“逢提必疑”现象。清华毕业生焦三牛被提拔重用,一如既往地引起舆论“口诛笔伐”。客观也说,当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总体匕邑公平公正、健球洧序的。毕竟,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关系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0.
刘志华 《党课》2013,(4):57-58
随着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从“29岁市长”周森锋到“23岁副县级干部”焦三牛,再到新近的24岁南京团市委副书记石磊,近年来各地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可谓硕果累累、成效显著、导向明显。在欣喜看到年轻干部选用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笔者以为,就当前年轻干部的选拔工作整体而言,仍需谨防以下“四种危险”:  相似文献   

11.
黄远固 《当代党员》2008,(10):17-18
当前,注重对市管领导干部后备人员的培养,是落实“培养年轻干部”举措的重点。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我市市管领导班子中40岁以下的干部只有186人,其中35岁以下的有13人,仅占0.6%。  相似文献   

12.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 笔者曾对某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当问及“你信仰马克思主义吗?”有25.4%的人表示“不信仰”:在问及“你认为共产主义能实现吗?”27.1%的人认为“不可能”:“你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吗?”30.9%的人“不认同”。  相似文献   

13.
李金宁 《共产党人》2009,(10):24-24
平罗县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把基层和生产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主阵地,让年轻干部在复杂条件、困难条件下,得到锻炼,得到成长,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领导水平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县委先后选派88名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后备干部到规模以上企业、重点项目工程、乡镇和新农村示范村队以及县信访局等一线岗位挂职,先后选拔62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目前,全县13个乡镇领导班子中,40岁以下的干部占56%,35岁以下的干部占28%。有8名年轻干部担任乡镇正职,6名35岁以下的妇女干部担任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14.
张东霞 《党课》2006,(10):60-60
近几年来,挂职锻炼作为促使优秀年轻干部早日成长成熟的重要方式,在组织人事部门得到了普遍应用。步成长起来,走上了领导岗位,但也有部分年轻干部对挂职锻炼存在三种不良心态,值得关注:一是“镀金心态”,认为组织提拔是迟早的事,工作拈轻怕重,急于求成;二是“怕事心态”,认为挂职身份尴尬,办事瞻前颐后,该管的不敢管;三是“自傲心态”,认为自己能力强,挂职锻炼显得多余,不愿深入基层办实事。这些错误心态势必影响挂职锻炼的实际效果,制约挂职干部的健康成长。笔者以为,年轻干部在接受挂职锻炼时更需在调垫心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宁组 《支部生活》2009,(7):42-42
今年,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宁蒗县开展了公开竞聘事业单位领导和公开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经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和民主测评考察等环节,13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被聘任为县直四所学校和医院的领导干部。同时,30名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拔到乡镇副职岗位。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标志着宁蒗县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真正提高,择优而任的选拔基础才会坚实可靠。当前,在干部工作的问题上,应注意防止和克服重选拔使用,轻培养教育的倾向,切实改进和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   一、培养教育年轻干部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   首先,从我们党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看。国际上主要面临着三大挑战:在政治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加速发展,科技进…  相似文献   

17.
年轻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共党史中共益阳市委副书记蒋建国邓小平曾告诫青年:“要学点历史。”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对工作不利。作为一名年轻干部,确实应该把学习中共党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采完成。世纪之交的年轻干部,继往开来,肩...  相似文献   

18.
杜景才 《党课》2007,(6):64-64
为整合社会人才资源,强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江苏省如皋市组织实施了“三百三线”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工程,分别选派百名年轻干部参与招商引资、拆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9,(5):63-64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日前对全国31个省、区、市1552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9%的人期待在选拔年轻干部时能真正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同期人民网开展的相同主题的调查显示,54.3%的网友认为目前年轻干部在“作风上过得硬、品行端正”方面最需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近期,一系列年轻干部‘‘火箭”式提升的新闻受到持续关注。从远大于肯定的质疑声可以看出,公众对这些年轻干部的提拔抱有明显的怀疑感。根据已公布的调查结果,一些组织在选拔年轻干部时确实存在违规行为。这当中,既有人为操作因素,也有制度不健全的漏洞。但从认识层面上来说,正是因为部分组织对干部年轻化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了非合理选拔。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干部年轻化”这一概念进行再梳理,切实把握其实质及实现途径,以正确指导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