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法学界一直在推动着法律职业化的步伐。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法学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将来从事法律工作的职业法律人,而法律要应用于实践必须通过法律思维。法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真正的法律人思维,尤其是推定、解释和论证三种法律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
法律诊所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法学教育模式。法律诊所在教学中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增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而且突破了传统的法学教育教学模式,增强了法学教育的整体效果;通过法律诊所教育,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使法学教育本身在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提升、法律信仰形成方面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法律教育比较发达,是一种大学本科教育后的法律教育模式,具有职业教育和实用性特点。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利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判例教学和诊所教育方式,并注重发挥法律图书馆在法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国的法律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法律素质培养视角下的大学法学教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少量课堂讨论的大学法学传统教学方法,是不能完全适应培养法律应用人才的要求的,要想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大学法学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大学法学教学培养学生法律素质至少应抓好三个方面的教学:法学理论教学先行,扎实基础知识;法学实践教学后继,架通理论与实践;乡土人情的教学贯穿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社会常识。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专门人才成为了法学院系的时代责任.然而,传统法学教育侧重法律知识的传授和理解,缺乏对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对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逐步形成了“两型四化”法学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即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通过构建课程体系科学化、教学手段多元化、师资结构复合化、实践环节实战化的运行框架,全方位训练学生法律思维,打造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于一体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研究、课程改革、学生法律职业能力训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法律职业化要求与大学法学教学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化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亦是各国法学教育欲实现的重要目标。法律职业化要求对大学法学教学的影响是全面的。大学法学教学应作出应对:在法学教育模式、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法学课程设置、法学教学师资水平以及法学教学方法等方面需作出相应调整和改进,才能适应法律职业化要求。  相似文献   

7.
法律思维训练是法学教育的基本问题,但是法律思维训练问题未能引起法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对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思维训练的不足,必然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低下,毕业后难以尽快适应法律工作。因此,法律思维的培养应明确规定在法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并将其作为法学专业的最基本的培养目标之一。为此,应进行法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法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对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制度保障和法律教育等途径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水平、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信仰,才能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9.
高职法律实践教学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职法学教育仍然处于一种摸索和开创的阶段,目前大多数高职法律院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就是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很少考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很少进行职业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更是很少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实践性法律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法律教学方法,如何在高职法律教育中开展法律实务情景训练和诊所式法律教育这两种教学方法,是本文探索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的内容与特点是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意识。作者考察了我国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指出我国实施诊所法律教育需要在经费支持、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推进法科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我国高等学校的法律院系应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伦理教育培养法科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通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信息技术科学的学习培养法科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法律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法科学生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2.
法律职业者在具备法律知识、法律技巧的同时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促使他们将体现公正理念的法律加以完美地实施和体现。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学科地位不明确、职业道德未作为法学教育目标,而且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落后、教材研究不足。因此,要在大学法律教育中开设专门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编写专门的法律职业道德教学教材并创新法律职业道德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法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对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聚焦于培养公民素质、促进法治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强调法律教育与思政课融合有利于学生道德与法律修养的共同塑造,引导学生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思政课了解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具有综合素质和社会担当的公民,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中央深改组通过的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具体制度和措施,为法学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封闭的法学教育体系、轻视法律职业技能、忽略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模式无法承载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赋予法学教育的重任.为此,应改革法学教育,明确法学教育机构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基础地位,加强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法学教育规模逐渐扩大的当下,将不同层次的教育进行准确定位是摆在法学教育者面前的突出课题。法律高职教育是有别于法学普通教育的一种特定层次教育模式,法律高职的特点为宪法学教学确定了基调。如何通过宪法学教学,深化法律高职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法律素养,是对高职宪法学课程定位的目的所在。宪法学自身的教学功能为宪法学课程定位确立了基准,社会对于法律职业人才的要求为宪法学课程确定了方向,要实现宪法学课程的定位目标应当将宪法学与其他高职法律课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法律实践观念与法律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法律教育不是指专门的法律院校和法学院系对学生进行的法学专业教育,而是指目前在所有非法学院校中对学生进行的《法律基础》课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通过“知”、“情”、“意”、“行”这一过程,真正内化成为自身的道德,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做知法、守法、护法、用法的公民.通过介绍大学法律教育的定义、特点、基本内容等引出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增强法律意识的渠道.  相似文献   

17.
法律思维方式是现代人应有的人格构成要素。企业应当培养员工以法律为准绳、以证据为根据、以程序为中心、以理由为支撑的法律思维方式。要培养这样的法律思维方式就必须学习掌握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的活动主要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行为主要是执法行为。在公安院校的法律教学中,核心问题在于培养学生的执法能力。培养学生执法能力的关键在于在法律教学中要做好课程定位、教学方法和人文精神三方面的工作,使学生在学习领悟知识的同时,注重从人性的角度来认识法律,吸取法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并形成法律思维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执法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传统电大法律专业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以本为本”的课堂讲授。这种单一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开放教育教学的客观需要。根据开放教育法律专业教学的规律性和学员的特点 ,重视法律教学的实践性 ,把案例分析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和实习教学法与传统课堂讲授法有机结合 ,贯穿实施于法律专业教学始终 ,才能为我国培养造就一大批较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0.
法律职业教育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法律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法官和律师 ,而旨在培养包括律师、法官及公务员等在内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律职业教育也不仅仅是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 ,法律职业教育包括三个阶段即通识教育、法律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诊所式法律教学只是作为一种律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方式 ,是在完成通识教育及法律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并不适用法律教育的整个过程 ,也不适用所有的法科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