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二、埃及 1、圣战组织(Jihad Goup)70年代后期成立的埃及伊斯兰极端组织,分为两派:一是由阿巴德·阿勒祖马尔领导的早期圣战派;二是由阿曼·阿勒宰·瓦西里领导、自称为“征服者先驱”的新圣战派。阿曼·阿勒宰·瓦西里现在阿富汗,是本·拉登“新世界伊斯兰阵线”组织中经济事务的主要负责人。圣战组织将被关押在美国的“瞎子谢赫”(教长)奥马尔·阿卜杜勒·拉赫曼尊奉为精神领袖。目标是推翻穆巴拉克政府,建立伊斯兰政权。该组织还要求根除西方对穆斯林国家的影响,并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作为攻击目标。  相似文献   

2.
一1 999年 1 0月 2 1日 ,在印尼人民协商会议总统竞选中 ,拥有 350 0多万会员的伊斯兰教师联合会主席及民族复兴党 (创建于 1 998年 7月 )创办人阿卜杜拉·拉赫曼·瓦希德 (印尼人俗称其为“古斯杜尔”)当选为印尼共和国第四任总统。年届花甲的瓦希德曾两次中风 ,行动不便 ,一眼几乎失明。但他思路清晰 ,精力过人。上任不久 ,即风尘仆仆出访 2 0多个国家 ,一方面重塑印尼在 1 998年 5月暴乱中受损的国际形象 ,另一方面争取国际援助 ,振兴印尼经济。与此同时 ,他采取措施削弱军人势力 ,巩固文官政权 ,着力重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争取实现民族团…  相似文献   

3.
阿卜杜勒·泰益·马赫穆德(ABDUL TAIB MAHMUD)于1981年3月接替他的叔叔阿卜杜勒·拉赫曼·雅库布(ABDUL RAHMAN YAKUB)出任马来西亚北波罗洲沙捞越州的首席部长。他领导着由马来人-梅拉瑙人穆斯林选区占支配地位的沙捞越土著保守联合党  相似文献   

4.
馬來亞联合邦总理东古·阿卜杜拉·拉赫曼在倫敦談判“馬來亞合併”之后,12月5日囘到了吉隆坡,他可能面臨着一場政治風暴。为迎接他囘來而佈置的閱兵“欢迎”仪式,并未能驅散瀰漫于当地人民中間的不安甚至怨憤的气氛。拉赫曼自己似乎很緊張,这并非由于在倫敦進行了什么艰巨的討价还价(事实上是没有的),而可能是由于意識到他向英國賣身投靠(尤其是在軍事基地問題上),不僅在馬來亞,而且在婆罗洲三个地区——沙撈越、文萊和英屬北婆罗洲,  相似文献   

5.
1971年,巴基斯坦的东方省(东巴)变成了独立的国家——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这充分说明民族利益是高于所谓的宗教一致性的。但是,从巴基斯坦这样的“标准伊斯兰国家”分离出来,这并不意味着伊斯兰教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因素已经停止了对国家社会发展一切领域的重大影响。然而,新成立的穆吉布·拉赫曼政治对存在于东孟加拉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之间分不开的密切关系注意不够,就导致了后来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以及国家宪法的多次修改。孟加拉国成立后,为了强调独立,割裂与巴基斯坦的联系,穆吉布·拉赫曼政府及议会宣布,废止巴基斯坦联邦宪法,宣称奉行政教分离原則,取缔与宗教有关的各政党。孟加拉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联邦自1957年新加坡独立并实行自治后,由于新加坡国家小而且大部分是华人,使得英国和马来亚担心新加坡会演变成共产党国家,对国内正发生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冲突的马来亚构成威胁。1960年新加坡大选时,出现了共产党获得议会席位之多出乎意料之外,使新加坡政府的地位为之动荡。马来亚人开始担心共产党势力将渗透到本国。马来亚总理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认为马来亚很有必要联合新加坡以便共同抵抗共产党,同时,也  相似文献   

7.
东姑·阿卜杜拉·拉赫曼是马来亚及之后成立的马来西亚的首任首相。1951年,在拿督翁(Dato Onn bin Jafar)打算接纳其他族群为马来亚联邦成员,而失去巫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信任的情况下,东姑(人们广泛熟知他这个名字)成为巫统党主席。任巫统主席期间,他与华人、印度人族群政党组建了行之有效的联盟,即联盟政党,并在1957年马来亚联邦独立谈判和1963推动组建大马来西亚联邦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他虽然能成功地战  相似文献   

8.
孟加拉国于1996年2月15日、6月12日先后举行第六、第七届议会选举。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举行两届大选,是因为以卡莉达·齐亚总理为首的执政党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在第六届大选中获得了一半以上的议席,而主要反对党人民联盟、民族党、伊斯兰大会党及左翼民主联盟加以抵制,要求民族主义党下台,由一个中立的看守政府主持、监督大选。民族主义党开始时坚决反对此种要求,声称此举“违反宪法”,之后修改了宪法,规定以后大选前执政党要预先交权,由中立看守内阁主持日常工作并监督大选,并于3月30日同意反对党的要求,交权下台。盂加拉国总统阿卜杜尔·拉赫曼·比斯瓦斯任命前最高法院大法官哈比卜·拉赫曼为看守政府总理,并宣布6月12日重新举行全国选举。  相似文献   

9.
试析阿富汗民族国家建构的阶段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富汗的民族国家建构从11世纪开始,可以分为5个历史阶段:中古(阿富汗统一国家基础的形成)、近代(阿富汗国家的形成及其早期发展)、现代(阿富汗的独立及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当代(阿富汗民族国家在曲折中发展)和1978年"四月革命"以后(阿富汗民族国家走向解构).这里面有4个问题值得注意:阿富汗作为欧亚弧型地带多民族国家进行民族国家建构典型之一的意义;第三世界弱小国家的安全保障和中立问题;君主制在第三世界现代化中的作用;阿富汗与伊斯兰世界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亚洲 阿富汗 6月26日,伊斯兰党主席古尔布丁·希克马蒂亚尔宣誓就任政府总理。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2月2日,扎耶德·本·苏尔坦·阿勒纳哈扬再次当选总统,任期5年。 巴基斯坦 11月5日,前国民议会议长马利克·迈拉杰·哈立德被任命为看守内阁总理,接替被解职的人民党主席贝娜齐尔·布托。 巴勒斯坦 1月21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当选为民族权力机构(自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2.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3.
1917年11月7日,斯莫尔尼宫沸腾的欢呼声向全世界宣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991年12月25日,镰刀锤头国旗的悄然降落宣告了社会主义苏联从地球上的消失.短短74年转瞬即逝,苏联于一夜之间突然崩塌,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不解,同时也为中外学者研究这一20世纪的"历史之谜"留下了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动摇了在伊朗乡村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伊朗的发展。伊朗传统的社会结构也因白色革命的成功推进而发生了激烈变革。经济现代化的长足进步客观上要求政治领域进行相应变革。巴列维无视这些变化 ,继续强化君主专制 ,推行独裁统治 ,致使新兴的社会阶层无权分享政治权力 ,传统的社会力量被摧毁。巴列维国王的独裁统治引起伊朗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推翻巴列维王朝成为伊朗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战斗目标。因此 ,白色革命后伊朗经济现代化进步趋向与政治领域滞后状态之间的矛盾构成巴列维王朝覆灭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初俄罗斯经济迅速反弹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 ,俄罗斯经济走势一改经济转轨以来连续下滑的颓势 ,出现触底反弹并持续增长的积极迹象 ,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增长主要的仍是经济严重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 ,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的存在 ,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从俄罗斯转轨以来的经济走势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持续好转的原因及经济增长前景 ,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有一定启示的。  相似文献   

18.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9.
南海局势与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领海基线法案",把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光星仔礁宣示主权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海洋法的新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就成了捍卫领土主权、维护合法海洋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东北经济落后原因诸说评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振兴东北经济必须准确找出其落后的原因。现学术界提出的“结构说”、“体制说”、“国企比重过大说”、“项目怪圈说”及“东北人观念落后说” ,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又都不很全面、完整 ,尚有其他原因需加以分析说明。国家在改革、发展战略与政策抉择上“失算” ,使东北地区收入过低 ,人才大量流失 ;在东北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缺乏必要的资金补偿与支持 ,这都是造成东北经济落后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全面科学地找出东北经济落后的真正原因 ,才能保证应对方针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